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不逢時!當年美國想法太奇特 才有了這個「奇葩」戰艦

生不逢時!當年美國想法太奇特 才有了這個「奇葩」戰艦

瀕海戰鬥艦並不是軍火商炒作的產物,其如今定位略顯尷尬,主要是因為美海軍曾設想的作戰環境和當前現實出現「差距」,也算是一種「適應不良」。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

瀕海戰鬥艦其實可算作是美海軍SC-21(21世紀未來水面艦艇計劃)計劃中衍生產品,該計劃雖在2010年被取消,但依舊誕生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而瀕海戰鬥艦的前身則可追溯到SC-21計劃中「Street fighter」小型戰鬥艦概念。

具體來看,「Street fighter」概念原指一種噸位小、速度快,能進行所謂「快進、快出」作戰的艦艇,主要也是用於如反恐、反海盜等非傳統作戰。不過,在之後的發展中,「Street fighter」的概念被擴充(原計劃中的「Street fighter」排水量僅有幾百噸),也就誕生了如今可執行多種任務的瀕海戰鬥艦。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需要注意是,美軍這種在別國瀕海地區活動的設想,主要也是建立在其擁有較「絕對」制空、制海權的情況下。不過,隨雷達探測距離、反艦導彈射程增加等因素,即使在瀕海戰鬥艦隱身能力較突出的情況下,對擁有一定近岸防禦能力的國家而言,瀕海戰鬥艦這種作戰模式風險依舊偏高。

瀕海戰鬥艦

另外,就所謂模塊化而言,瀕海戰鬥艦在實際使用中也不如預期。按計劃,瀕海戰鬥艦更換其反潛(ASW)、獵雷(MCM)、水面作戰(SUW)及特種作戰等模塊時,時間是要求在幾小時之內的。但據2012年海軍行動指揮部(OPNAV)報告顯示,這一過程至少需要幾周,且在實際部署中,進行模塊轉換的情況很少發生;到2014年,瀕海戰鬥艦從獵雷(MCM)向水面作戰(SUW)轉換仍需96小時;到2016年之後,這種所謂「模塊化」也不再被過於強調,而是以「各司其職」的方式進行部署,曾經的「模塊化」也漸成其保留優勢。

瀕海戰鬥艦投放無人潛航器

至於和普通護衛艦相比,瀕海戰鬥艦由於在設計時所注重方向不同,如速度、隱身等,這也導致其同噸位艦艇中(自由級(三體)排水量約3100噸,獨立級排水量約3500噸),火力配置相對較弱。不過,在其它方面,同樣得益於模塊化,在進行單一任務時,相關設備的更換及增減還是比傳統艦艇方便的。此外,在航速上,兩級瀕海戰鬥艦都可輕鬆超過40節,對於其它現役護衛艦而言,是難以追上的。

斯伯丁Spalding 64-284/74-606Y 耐磨PU藍球 NBA室內外比賽 籃球

¥230.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力全開吧 的精彩文章:

本是同根生 奈何名字早被「搶」所以才有不同名字
空客A320與波音737有何區別?哪型班機乘坐更加舒適?

TAG:火力全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