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海龍:誰說中國人沒有信仰?

宋海龍:誰說中國人沒有信仰?

經常聽到「中國人沒有信仰」的論斷,雖不信服,但總也找不到充分的反對理由,直到讀了辜鴻銘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

什麼是宗教呢?

百度百科中解釋說:宗教起源於對未知事物的解釋,實質上一種精神寄託和人文關懷。

人們有時會這樣開玩笑:你就傻活著吧。是的,傻活著是幸福的;如果人的困惑和苦惱能解決的話,也不會感到痛苦。就是對未來無法化解的苦惱才導致了人們對超自然力量的需要。

人一旦擺脫了原始的動物生活,有了思考的空暇,來自對未來不可感知的恐懼和重負就需要尋求某種寄託以求得安寧。

在電影《一九四二》中,張涵予飾演的傳教士安西滿穿梭於難民之中,他希望能給逃亡的人們帶去精神的關懷。為什麼難民更容易發展成教徒呢?因為他們很難把控自己的命運,在生活的驚濤駭浪之中,像浮萍一樣飄忽難定,所以當宗教這塊木頭出現在茫茫大海中時,可憐的人們便毫不猶豫地緊緊抓牢,換來了暫時的平靜和安全感。

那麼宗教是如何達到這種效果的呢?

辜鴻銘說:「宗教是通過給眾生以安全感和永恆感來減輕這種負擔的。面對自然的威脅力量和他們同類痛苦而殘忍的激情,面對由此產生的神秘和恐怖,宗教給了眾生一個庇護。」

耶穌基督說:「我賜予你們和平,這和平是世界不能給予的,也是世界不能從你們那裡取走的。」這就是宗教帶給人們的安全感,它極大地減輕了人們的神秘負擔。

對宗教的起源和作用有了簡單的了解後,我們開始說說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

辜說:與其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不如說中國人不想要宗教也許更為正確,我們沒有感到對宗教的需求。

前面我們說了,從靈魂覺醒的那天開始,它就需要找到寄託,如果這寄託不是宗教,那除非這事物可以代替宗教消除人們的負擔。在中國,這一替代物就是儒家學說的哲學和道德規範體系。

儒家學說何以做到這一點呢?

孔子之前的周公創造了中國首部的君子之法,稱為《周禮》,他第一次賦予婚姻以合法性,今天我們還把婚姻聖禮稱為周公之禮。這一度保證了中國家庭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此後,孔子將婚姻聖禮的範圍擴展至國家君臣、社會交往等各層面加以應用,就形成了三綱的社會體系,孔子稱之為名分大義。

所以我們看到,臣子遵從皇帝就像妻子遵從丈夫,家庭宗教就上升為國家宗教。這就保證了國家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於是,中國這一洋洋大國,就無需宗教而能和諧相處了。

儒家學說是不是宗教?

儒家學說並不是宗教。但正如辜鴻銘所言:儒家學說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這一點,它不是宗教,但能取代宗教,它使人不再需要宗教。

廣義的宗教總是包含一套行為規則在內的教導體系,正如我們所知的基督教和佛教都教導人們行善贖罪,儒家學說中也自由其約束整個民族的行為規則,因此,我們說儒家學說已經成為一種宗教的等價物。

同時,儒家學說與宗教又有著明顯的區別——宗教是通過超自然的神來教導人成為一個好人,而儒家學說則關注在現世生活中如何成為好公民。

《論語學而》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君子做人治國的根本在於仁,外化於行則是孝順父母,敬愛兄長。

唐君毅說:儒學的精義,凝聚在一個人的人生之中,而不是神的言行;它通過一個人一生的所作所為,乃至後世百代來證明,而不是通過神跡來證明。儒學的義理終究是人間的事情。

宗教會不會消失?

那麼,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未來不可知的重負也會減弱直至消亡,我們能否預測宗教會消失呢?

我的想法是不會。

人們對宗教的需要始於其可以減輕靈魂的恐懼和負擔,但這種需要並不會終於此。或者說,宗教的生命力另有原因。

法國將軍茹伯說:「人不能真正公正地對待他的鄰居,除非他熱愛他。」

宗教對於構建社會秩序的作用根源在於愛,換作孔子的話說就是「仁者,愛人」,遵從此法就會獲得正義的榮譽感。也正是這種正義的榮譽感,使人們自覺服從道德行為準則甚至超越了個人的利益訴求。

這或許是宗教存在的正麵價值。

最後,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人有信仰,只是我們的信仰不需要依託宗教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山海說 的精彩文章:

TAG:中山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