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汝窯那麼珍貴,這篇文章寫出了內幕!

為何汝窯那麼珍貴,這篇文章寫出了內幕!

關於汝窯的傳世數目有兩種說法,一是根據《中國陶瓷史》的說法,認為傳世不足百件。另一種說法是上海博物館出版的《汝窯的新發現》中列舉了傳世汝窯瓷器六十五件,且註明了出處。根據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統計,目前已知傳世汝窯瓷器為七十七件。另外根據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館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傳世汝窯青瓷一覽」的統計,世界範圍內收藏的傳世汝窯共計七十四件。

北宋 汝窯天青釉圓洗 上海博物館藏

北宋 汝窯天青釉玉壺春瓶 大英博物館藏

北宋 汝窯天青釉盞托 大英博物館藏

故宮博物院收藏傳世清宮舊藏「故字型大小」汝窯瓷器十五件(另有兩件為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獻。尚有一件原清宮舊藏借撥給了國家博物館,實際流傳有序的汝窯瓷器故宮博物院現藏有十七件),另外屬資料性質的汝窯瓷器一件(孫瀛洲先生捐獻,底刻「丙」字)。

本期介紹的八件傳世故字型大小汝窯瓷器分別舊藏於如下地點:

「芥字型大小」—造辦處、重華宮廚房存放兩件

清初在紫禁城皇宮內廷養心殿置造辦處。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年),除裱房等留在殿內外,其餘遷至慈寧宮茶飯房。康熙三十二年開始設立作坊。康熙四十七年(一七〇八年)全部遷出養心殿,後又將部分作坊設在慈寧宮南、白虎殿(已廢)北的青瓦建築里,負責製造各種物品。

內廷西六宮以北五座院落統稱為乾西五所,始建於明初,與東路的乾東五所相對稱,由東向西分別稱為頭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每所均為南北三進院,原為皇子所居。清代乾隆皇帝即位後,將乾西二所升為重華宮,頭所改為漱芳齋並建戲台,三所改為重華宮廚房,而後拆建四、五所改建建福宮及花園,從而徹底改變了乾西五所原有的規整格局。

宋?汝窯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徑一二·八厘米?底徑九厘米?高三·二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芥三七七?舊藏收貯地:造辦處、重華宮廚房

底刻「丙」字,銘乾隆御制詩文。詩文如下:「淡青冰裂細紋披,秘器猶存修內遺。古丙科為今甲第,人材嘆亦或如斯。」乾隆甲午春御題。由此看來這件洗上面的「丙」字的刻寫要早於乾隆御題詩的刻寫時間。

宋?汝窯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徑一二·八厘米?底徑八·九厘米?高三·二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芥三七七?舊藏收貯地:造辦處、重華宮廚房

「籠字型大小」—南庫四件與「劍字型大小」—樂壽堂、遂初堂一件

樂壽堂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其南是養性殿,其北有頤和軒。樂壽堂仿長春園淳化軒規制,其南北庭院東西廊壁嵌敬勝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為退位後的寢宮,御題「座右圖書娛畫景」聯句,故此堂亦稱寧壽宮讀書堂。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閣為寢室。

遂初堂位於寧壽宮花園中軸線上,古華軒後,為寧壽宮花園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嘉慶、光緒年間重修。乾隆御筆匾額,典出晉孫綽之《遂初賦》。乾隆皇帝曰:「宣祖(康熙)臨御六十一年,予不敢上同皇祖,是以踐阼之初,蒼天默祝,至六十年即擬歸政,冀得遂初心愿,如踐阼之初所盟宿忱。」故命名為「遂初堂」。

宋?汝窯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徑一三·六厘米?底徑九·二厘米?高三·二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籠一五八?舊藏收貯地:南庫 底刻「乙」字

宋?汝窯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徑一三·四厘米?底徑九·二厘米?高三·四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籠一五八?舊藏收貯地:南庫 底刻「乙」字

宋?汝窯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徑一三·五厘米?底徑九·一厘米?高三·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籠一五八?舊藏收貯地:南庫 底刻「乙」字

宋?汝窯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徑一三·九厘米?底徑九·一厘米?高三·八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籠一五八?舊藏收貯地:南庫 底刻「乙」字

宋?汝窯天青釉盤及局部

口徑一九·三厘米?底徑一二·六厘米?高三·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劍一一三?舊藏收貯地:樂壽堂、遂初堂 底刻「壽成殿皇后閣」銘

「成字型大小」—齋宮、誠肅殿一件

齋宮在紫禁城內廷乾清宮的東面,西六宮區的南面,與乾清宮西面的養心殿區域兩相對應。此區域院落為清雍正朝修建,為皇帝大祀典禮之前在宮內齋居的處所。

齋宮區院落前為齋宮門外院落,齋宮門內為齋宮與其後殿誠肅殿,前後二殿以東西遊廊連接。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季全國海選報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皇帝宿於齋宮舉行齋戒期間,齋宮丹陛前會設立齋戒牌和銅人,皇帝與陪祀大臣都佩戴齋戒牌,各殿宇門前也懸齋戒木牌與簾額。

宋?汝窯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徑一八·五厘米?底徑一二·五厘米?高三·九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成三三五?舊藏收貯地:齋宮、誠肅殿


「夜字型大小」—頤和軒、重華宮廚房一件

頤和軒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南有樂壽堂,北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

頤和軒面闊七間,進深一間,單檐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頤和軒前月台左側設有日晷,月台接甬路與樂壽堂相通,甬路兩側各設琉璃花池。軒兩側有游廊連接樂壽堂,廊壁鑲嵌敬勝齋帖石刻。

宋?汝窯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徑一二·九厘米?底徑八·九厘米?高三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夜二二?舊藏收貯地:頤和軒、重華宮廚房

底刻「乙」字


「鱗字型大小」—慈寧宮東跨院、古物館庫房一件

「號字型大小」—寧壽宮、體和殿、蹈和門內西北屋一件

寧壽宮位於皇極殿後,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初為寧壽宮後殿,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至四十一年將前殿建為皇極殿,原匾額移至後殿,遂改稱後殿為「寧壽宮」。

體和殿位於西六宮的翊坤宮之後,原為翊坤宮的後殿,清光緒年間將此殿改為前後開門的穿堂殿,名曰「體和殿」。殿為黃琉璃瓦硬山頂,面闊五間,前後開門。東兩間相連,慈禧太后居住儲秀宮時曾在此進膳。

宋?汝窯天青釉圓洗及局部

口徑一三厘米?底徑八·九厘米?高三·三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鱗四?舊藏收貯地:慈寧宮東跨院、古物館庫房 底刻「乙」字

宋?汝窯天青釉刻御題詩文碗及局部

口徑一七·一厘米?底徑七·七厘米?高六·七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宋?汝窯天青釉刻御題詩文碗及局部

口徑一七·一厘米?底徑七·七厘米?高六·七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瓷一二二〇四號四?舊藏收貯地:寧壽宮、體和殿、蹈和門內西北屋

乾隆御制詩文:「秘器仍傳古陸渾,只今陶穴杳無存。卻思歷久因茲朴,豈必爭華效彼繁。口自中規非土匭,足猶釘底異匏樽。盂圓切已廑(《御制詩文集》中寫作「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乾隆丁酉仲春御題。


「總字型大小」—外廷洪憲館兩件

一九一一年清遜帝溥儀退位後居住於紫禁城內廷,外朝由北洋政府接管。一九一四年二月四日成立了古物陳列所,所址設在紫禁城外朝部分。此前,當時的內務部與遜清皇室將盛京(瀋陽)故宮、熱河(承德)離宮兩處所藏寶器二十餘萬件運至紫禁城,然文物存放之地尚未解決。時內務部與外交部協商批准從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中撥出二十餘萬元建文物庫房,其基址選定在原咸安宮基礎上。當年六月開工,歷時一年,於一九一五年六月正式建成,交付使用,這是中國近代建成的第一座專門用於文物保藏的大型庫房。庫房為兩層樓西洋式建築,其中所藏集歷代古物之萃,青銅、書畫、陶瓷、金玉,至珍且奇,因定名曰「寶蘊樓」。一九四七年,古物陳列所併入故宮博物院,寶蘊樓所藏文物遂逐步移出。

宋?汝窯天青釉盤及局部

口徑一九·六厘米?底徑一三厘米?高三·四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總五四二?舊藏收貯地:外廷洪憲館 底刻「蔡」字

宋代能夠收藏汝窯瓷器的蔡氏可能只有兩人,一人為徽宗時宰相蔡京,他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獲得皇帝賞賜的機會大大多於常人,從而得到汝窯瓷器的機會也會很多;另—人為蔡京的兒子蔡絛,他是宋徽宗的駙馬,宋徽宗曾七次至其府第,賜予無數珍寶,其中很可能就有珍貴的汝窯器

宋?汝窯天青釉刻御題詩文三足洗及局部

口徑一八·五厘米 底徑一六·九×一七·一厘米 高四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總五三八?舊藏收貯地:外廷洪憲

乾隆御制詩文「紫土陶成鐵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辭本契退藏理,宋詔胡誇切事談。」乾隆戊戌夏御題館。


其他

另有留字型大小(未參加南遷文物)一件,原藏古物陳列所。外借國家博物館一件,舊藏地點不詳。郭世五(郭葆昌)捐獻兩件。

綜上所述,通過對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的十七件汝窯器物分析、排比,以及對其傳承過程的追考,結合當時清代乾隆皇帝對這些汝窯器物的褒獎和讚譽,可以明確得知,當時部分收藏到皇宮中的宋汝窯瓷器來源於進貢或是呈獻。清代對宋汝窯的認識只是停留在對某些歷史文獻的解釋,以及對汝窯瓷器的欣賞。這是一種歷史的局限性,通過這次解讀可還原當時人對汝窯的認知,也是對現代人通過科學手段對汝窯調查、發掘、整理的肯定—正是諸多現代陶瓷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使我們能夠看到如今汝窯的歷史全貌。

宋?汝窯天青釉弦紋三足樽及局部

口徑一八厘米?底徑一七·八厘米?高一二·九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留字型大小(未參加南遷文物)

宋?汝窯天青釉圓洗及局部

口徑一三·七厘米?底徑九·三厘米?高三·七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撥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

宋?汝窯天青釉盤及局部

口徑一六·九厘米?足徑九厘米?高三·一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獻

宋?汝窯天青釉盤及局部

口徑一七·一厘米?足徑九·一厘米?高三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琺琅彩與粉彩的鑒定要點
書房裡沒方硯台豈能稱雅:部分古代名硯賞析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