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瑪米亞算不算120廠家裡最厲害的?

瑪米亞算不算120廠家裡最厲害的?

所有內容均為原創,配圖來自群友和網路,所有水印保留

最下方為微信自帶廣告,支持本號點一點

120世界中的傲慢與偏見

如果你要問120廠家裡哪家最厲害,如果不出所料的話,一般人都會回答哈蘇或者是祿來,哈蘇和祿來的奇蹟都不是自己早就的,而是哈蘇,祿來,蔡司,施耐德一起創造的,哈蘇和祿來都很難憑藉自己活下來。所謂精工技術,日本人能夠模仿並且超越。

和哈蘇、祿來相比,日本廠家在名氣上有劣勢,就算性能遠超哈蘇祿來,人們仍然條件反射地認為瑪米亞,賓得,勃朗尼卡,富士不可能比哈蘇和祿來好,至少他們的鏡頭不可能超過蔡司和施耐德。

不過今天我們將通過文章來分析一下,日本MAMIYA公司到底是不是120膠捲相機世界裡最牛的一家公司。

Mamiya

瑪米亞這個牌子現在已經沒了,這家日本最大的120相機品牌最終還是沒能扛過時代,最終隕落。

mamiya其實是日文「間宮」的音譯,所以這個牌子應該翻譯成「間宮牌」,它是發明家間宮精一菅原恆二郎聯合創造的品牌,誕生於1940年。

MAMIYA公司主攻120相機,也廣泛涉獵135領域,其相機製造涉獵面恐怕只有富士可以匹敵。為什麼我們說MAMIYA是120里最牛的呢?我們一條一條來看。

涉獵廣

瑪米亞最瘋狂的地方無外乎於其瘋狂的涉獵面,我專門給大家做了個圖來看看:

這是120相機里6個主要品牌在各個畫幅的各機種分布情況,只考慮60年代以後。

瑪米亞是唯一一個在旁軸,單反和雙反三個領域都有機種的120品牌,雖然在畫幅覆蓋面上,瑪米亞佔了6個,而富士佔了7個。

但是就常用的645,66,67的7個領域(因為120雙反不加配件基本都是66的)里,瑪米亞佔了5個,勃朗尼卡佔了4個,富士、哈蘇、都是3個,賓得和祿來各2個。

總體來看,瑪米亞是120廠家裡涉獵最廣的,真的是什麼都造!

這還只是其一,讓我們看看其二,各個技術有沒有鏡頭群:

從更換鏡頭的角度來看,瑪米亞從1960年後的所有120相機都是可以更換鏡頭的,就連6X9技術相機Mamiya Universal都是可以換鏡頭的。

此外,還有瑪米亞7,瑪米亞6,都是非常驚世駭俗的可更換鏡頭120旁軸系統。

在一個領域能夠換鏡頭就代表在這個領域需要開闢一套鏡頭,因此瑪米亞有著非常豐富的鏡頭群和鏡頭系統。

所以,瑪米亞的120鏡頭種類也是所有120相機廠家裡最多的,但是就單個系列的鏡頭數量來看,瑪米亞沒有哈蘇V和賓得67那麼龐大的鏡頭群。

獨特的機種

說道瑪米亞就要說一下它們獨特的機種。

C系列雙反,這個系列雙反是鼎鼎大名的,特別是後期的C330更是玩相機的人沒有不知道的。瑪米亞的C系列雙反是有史以來唯一一套可以換鏡頭的雙反相機(其實早期也有其他可以更換鏡頭的雙反,但是都么有形成系列),更換鏡頭是兩個一組,取景和攝影鏡頭是配套的。

雙反,皮腔,可換鏡頭,應當說瑪米亞把這三家幾乎不可能放在一起的事情放在了一起。

C系列鏡頭(後面是快門類型)

Chrome

8cm f/2.8 - Seikosha-MX

13.5cm f/4.5 - Seikosha-MX

135mm f/4.5 - Seikosha MX

18cm f/4.5 - Seikosha-MX

65mm f/3.5 - Seikosha-S

80mm f/2.8 - Seikosha-S

105mm f/3.5 - Seikosha-S

135mm f/4.5 - Seikosha-S

18cm f/4.5 - Seikosha-S

Black

55mm f/4.5 - Seiko

65mm f/3.5 - Seiko

80mm f/2.8 Copal

105mm f/3.5 D - Seiko

105mm f/3.5 DS Seiko

135mm f/4.5 - Seiko

180mm f/4.5 - Seiko

180mm f/4.5 Super - Seiko

180mm f/4.5 Super - Seiko-SLV

250mm f/4.5 - Seiko

全系列信息

MAMIYA6,MAMIYA7,這兩個可換鏡頭旁軸系列堪稱相機歷史上究極經典的相機之一。在他們之前,富士已經出過一大堆從645到69的旁軸相機,有許多皮腔旁軸66相機,早期也有更換鏡頭DE 670旁軸相機,但是MAMIYA6和MAMIYA7是全新的電子機器,沒有同領域機器,即使是概念接近的也只有BRONICA的645相機。

這是MAMIYA7的4枚鏡頭的基礎數據,這套鏡頭的性能真的很厲害,瑪米亞7之所以那麼有名和這套超高素質的鏡頭有著莫大的關係。

瑪米亞的光學能力其實特彆強。

RB,RZ系列6X7模塊單反,瑪米亞也有哈蘇概念的120單反,但是直接出在6X7這個畫幅上,成就了RB,RZ這一整套輝煌的系列。雖然BRONICA有GS-1概念和其接近,但是無論名氣還是銷量都無法同日而語。

瑪米亞與日本品牌對比

日本120的主要廠家是瑪米亞,勃朗尼卡,富士和賓得,其中瑪米亞和勃朗尼卡主攻120相機,富士比較全面,大頭在膠捲上,賓得的主力在135相機上,120產品少但是做得很精。

從這四家來看,瑪米亞是120里做得最大的,也是搞得最豐富的。勃朗尼卡相對單調,就是做模塊化單反的, 被騰龍吃了以後做了個旁軸。勃朗尼卡ETR系列和瑪米亞645系列相比,後期的645系列要明顯比ETR好用得多,勃朗尼卡ETR出到1988年就不再出了,而瑪米亞的645後面實現了自動化,一直延續到數字時代。

至於富士,賓得我覺得和瑪米亞沒有太多的可比性,富士公司的主力一直是膠捲,在相機方面做得很雜,雖然有不少精品,但是不成體系。賓得在120隻有67和645兩個系列機種,和瑪米亞多面開花也沒有可比性。當然,賓得的兩套機子都非常經典。

瑪米亞與哈蘇,祿來對比

過去的商業攝影里,120相機使用最多的是哈蘇相機和瑪米亞相機,哈蘇相機不用說,經典沒話說,而瑪米亞相機的專業性也是得到世界範圍認可的。根據我這裡的資料,在90年代的日本,商業攝影最常見的機型就是瑪米亞RB67,而在歐美則是哈蘇500CM,不過90年代祿來的6000系列也越來越多地被用作商業攝影機器。

而在歐美,瑪米亞67單反也是各種專業攝影的利器。

瑪米亞和哈蘇,祿來對比是很困難的,因為這不是瑪米亞和哈蘇,祿來拼,而是瑪米亞和蔡司拼,如果純看機身的功能和性能,瑪米亞當然領先哈蘇和祿來,但是你要算上鏡頭的話,蔡司鏡頭的力量完全能夠扭轉我們的觀念,哪怕各種各樣的測試已經表明瑪米亞鏡頭驚人的素質。

瑪米亞是不是120廠家裡最厲害的?其實我也不知道,就像有人堅持認為尼康,佳能就是比不過徠卡一樣,就像有人堅持認為自動機就是沒有手動機好一樣,所謂好壞,也許都只是在大家的一念之間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膠捲迷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最後的寶麗來撕拉片相機,185JP,NPC195
哈蘇 VS 勃朗尼卡

TAG:膠捲迷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