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從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為什麼啃不下敘利亞這塊硬骨頭?

從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為什麼啃不下敘利亞這塊硬骨頭?

原標題:從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為什麼啃不下敘利亞這塊硬骨頭?


14日,美英法圍毆敘利亞之後,親西方人士期盼的第二輪導彈襲擊並沒有發生,連準備的跡象也沒有,否則,按特朗普的脾氣,早就發特恐嚇了。



當人們從第一輪圍毆的錯諤中冷靜過來後,發現美英法也不是那麼團結了,它們國內也是矛盾不斷。


馬克龍16日表態希望美軍能留在敘利亞,白宮馬上反駁。美法最根本差異在於對待俄羅斯態度上,馬克龍希望跟普京溝通,並準備如期前往莫斯科。

英國國內對特蕾莎.梅的決定相當不滿,她是在沒有得到議會授權的情況下達戰爭命令的。2013年,卡梅倫可不是這樣做事情的。


另外,特雷莎·梅老公菲利普·梅也被爆出他就職的美資集團(Capital Group)是BAE軍火公司最大股東,而BAE公司在襲擊後股價大漲。


Capital Group同時還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股價也應聲上漲,這一家子順便發了筆橫財。


美國更亂,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剛宣布白宮要對俄羅斯採取新一輪制裁,馬上被白宮打臉,稱她思維混亂,新制裁只是考慮而已,黑莉在電視採訪中回擊,稱自己沒有思維混亂。



老頭對黑莉的搶戲行為很生氣,他沒發推特呢,黑莉居然宣布了。


軍方跟白宮也有矛盾,國防部長馬蒂斯認為空襲敘利亞前需要經過國會批准。但是,老頭否決了馬蒂斯的提議,執意要硬幹,以洗刷自己通俄的嫌疑。


敘利亞方面沒有什麼改變,還撿到兩枚未爆炸的巡航導彈,屁顛屁顛裝上飛機送到俄羅斯了,好東西當然要大家分享,搞不好某國也會派來人圍觀。


本來,ISIS和自由軍被打敗,戰事就應當結束了,背後棋手不要再跳出來。讓敘利亞恢復重建,讓難民回家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美國可以接受三分天下局面,阿薩德+庫爾德人+親美反對派。現在好了,老頭帶頭圍毆之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今天表示,俄羅斯不會接受西方國家瓦解敘利亞的企圖。這等於宣布法國的折中方案失敗。

不知老頭牙口怎麼樣?再啃這塊硬骨頭的話,估計牙齒得掉光。七年了,從奧巴馬,希拉里到特朗普,花了這麼多錢,扶持了那麼多「民主逗士」硬是沒能推倒阿薩德,哪裡出問題了?因為美國霸權在衰落。


劇本第一幕


2009年奧巴馬入主白宮,共和黨幾名「反恐猛將」(中央司令部的彼得雷烏斯,CIA的布倫南,國防部的蓋茨,駐阿美軍最高指揮官麥克里斯特爾)都得到了留任和晉陞,說明美國對中東政策並沒有什麼改變。


奧巴馬最輝煌戰績是擊斃本.拉登,大仇已報,本該專心於國內民生。但很少有人知道,奧巴馬下達空襲命令是四天一次,比小布希高十倍,居然是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尼克松有句名言「如果總統這麼做是非法的,但總統這麼做了,就意味著合法。」


奧巴馬和特朗普在許多軍事命令,嚴格來說都是非法的,不過,他們驗證了尼克松的名言。誰會起訴奧巴馬,特朗普?


美國搞掉伊拉克和阿富汗這兩個遜尼派政權後,最開心的莫過於伊朗,問題是伊朗才是最大的眼中釘,這是個黑色幽默。


伊核問題愈炒愈烈,而以色列擁有300核彈及運載導彈,整個西方媒體卻「一無所知」。以色列還不斷要求在伊朗擁核之前,對其實施軍事打擊。


這件事最好美國來干,對伊朗實施單方面經濟制裁,包括與伊朗做生意的全球企業。順便對中興公司表示一下遺憾。


以色列負責暗殺伊朗科學家,以及網路攻擊。

伊朗實在難搞,德黑蘭也不打算屈服。幸運的是,美國手裡還有一張牌,因為敘利亞內戰的成功策動,令這位伊朗唯一的盟友幾乎面臨滅頂之災。搞掉敘利亞可以削弱伊朗和俄羅斯的存在力量。


劇本早就準備了,可憐的阿薩德,他從來沒有像薩達姆那樣挑釁過美國,甚至有點親西方,敘利亞當年還參加過「沙漠風暴」行動。它唯一的敵人就是以色列,因為1967年,以色列侵佔了戈蘭高地。


對美國來說,阿薩德是一個可以團結的力量,但敘利亞跟俄羅斯及伊朗的傳統友誼,使得美國下決心除掉阿薩德政權。推翻與團結,對美國來說當然推翻更拿手,「顏色革命」可不是蓋的。


內戰一起,美國就想在敘利亞設立禁飛區,像對待卡扎菲那樣,但是,任何這種嘗試,都在安理會受到了俄羅斯與中國的阻止,薩科奇的「奧德賽黎明」不靈了。


與卡扎菲相比,阿薩德政權更加鞏固,社會支持度非常高,軍事裝備精良,背後還有俄羅斯和伊朗。在充分評估風險之後,美國首選代理人戰爭模式。


叛軍的軍火和金錢由沙特和卡達提供,組織和訓練由約旦和土耳其完成。西方國家負責全球輿論控制。



這齣戲的代價是數十萬敘利亞平民死亡和流亡,當然,人道主義災難的罪責要全部推給阿薩德,美國是永遠的「人權」捍衛者,輿論就是這麼引導的。


戲,演砸了


幾年打下來,連美國也覺得不對,看起來不像「民主逗士」與「專制魔王」的正義之戰,而是遜尼派極端勢力跟什葉派掌權者之間的權力爭鬥。ISIS是最猛的一支反對力量,偏偏又是美國不能公開扶持的勢力。


劇本卡住,美國很難說服人們相信這一場「民主」戰爭,敘利亞是中東世俗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它的社會秩序本來應當就是阿拉伯世界的模板。


美國卻要反其而行之,要讓極端宗教勢力上台,除了在輿論上將阿薩德形容成比ISIS更可怕的魔鬼之外,美國無法欺騙民眾。


阿薩德有什麼?有廣泛的民意基礎(這是美國不敢接受提前大選的原因),黎巴嫩真主黨的資金,伊朗的武器和人員,俄羅斯的政治支持,阿拉維派的死忠部隊。


以色列認為敘利亞內戰是黃金機會,它不但可以趁機徹底擊敗大馬士革的敵人,還能重創老對手黎巴嫩真主黨。


對美國來說,它可以收穫一根勒死伊朗的絞索。


這齣戲雖然掛著民主的招牌,人權的幌子,但都是布景而已,這場戰爭沒有好人與壞人,只有一位聖人,那就是「白頭盔」。


白頭盔臭大街了,西方還捨不得扔掉,的確,也沒有可替換的宣傳工具。白瞎我以前對你這麼好……



當巴林亂起來的時候,美國不是為「民主」感到欣慰,而是頭疼,因為第五艦隊總部就設在巴林,所以沙特馬上出手平息了巴林的「民主」鬥爭。

「阿拉伯之春」本意就是為美國打造中東新的勢力範圍,與民主沒有一毛錢關係,否則,巴林國王為什麼能得到美國的保護?


敘利亞問題久拖不決,阿薩德還站穩了腳跟,美國無論是否接受現狀,它都無法擺脫另一個問題:


奧巴馬被以色列逼入了牆角。猶太人可以左右美國政治,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不過,美國也不用擔心阿拉伯人團結起來對付以色列,它們永遠是分裂的,更何況最終要消滅的是伊朗這個非阿拉伯國家。


2013年之後,俄羅斯的深度介入,使得美國在敘利亞計劃更難實現,戲,只能硬著頭皮演下去。


特朗普來了



奧巴馬拍拍屁股走了,他幾乎沒有留下什麼值得稱道的成績。


特朗普不一樣,一開始,他就被親西方的中國大V視為「反派」,希拉里才能扮演它們的母親角色。


從嘲弄敵視到跪伏頌揚特朗普,親西方媒體和自媒體只用了半年時間,特朗普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戰略大師」,儘管誰也不知道他到底能幹成什麼?你就當真的聽。

特朗普個性張揚,急於表現出自己的勇敢和決斷,而英國和法國渴望在世界舞台上重新嶄露頭角。三位新上台的大佬一拍即合,斬雞頭,喝血酒,馬上桃園三結義。


在默克爾眼中,這三位都是國際政治新手,德國對俄羅斯政策顯得老練圓滑,實際上德國有足夠的實力逼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退一步,當然,德國也要付出相當代價。


默克爾不願參與這種事,更不想捲入軍事行動,她只是口頭上支持盟友對阿薩德軍隊的打擊。前天,德國已經在請求美國准許德國企業不參加對俄制裁。


當敘利亞問題需要中國幫助時,中國願意給美國一些面子,問題是特朗普卻對中國急不可待地發起了貿易戰,還觸動中國最敏感神經--台灣問題。


美國步伐亂了。


奧巴馬戰略規劃:


建立TPP,實現兩個目標:


一,剝奪日本貿易特權,撬開日本經濟(零售,金融,製造業,農產品)將日本與美國權力體系進一步捆綁。安倍也願意接受這些協議,他內心一直是恐懼的。


二,圍堵中國,在貿易上形成「合法」壁壘。


重返亞太,顯示美國支配地位。所以當鳩山由紀夫提出讓沖繩美軍基地搬遷建議後,美國馬上把他搞下台,震懾所有小盟友。


奧巴馬留給特朗普是一盤複雜的棋局,然而主張老戰略的謀士們,幾乎全部被特朗普炒了魷魚,老頭更相信自己和女兒女婿的判斷。


在敘利亞問題上,沒有搞定土耳其是特朗普最大的失敗,原本,土,以兩國是鉗制中東的最得力助手。結果,因為庫爾德人勢力大漲,土耳其坐不住了。


美土關係惡化,導致土耳其向俄國靠近,而美國也很難在敘利亞見好就收,把精力集中到印太戰略上。


美國越是想將敘利亞硬啃下來,中俄越是會加大對阿薩德支持力度。就看特朗普能在中東耗多久,英法這兩根老油條比美國還精。


從全球角度來看,美國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秩序,這個戰略外包裝是「普世價值」,得到了許多親美人士的響應。但特朗普一再強調「美國優先」「美國例外」,又使得「普世價值」成了個謊言。


普世價值與美國優先,是無法同樣存在的兩樣東西。普遍性與特殊性如何達成和諧?這就上升到哲學問題了,也許有一天,歷史會證明特朗普其實不是一個商人,他居然是個哲學家。


作為經濟強國,中國更有活力,而美國的公共信貸需要依賴中國的財政儲備。美國優勢地位在一點點喪失,由美國長期領導的全球自由化貿易秩序,正與美國變得越來越不合拍。


從美國傳統戰略思維來說,像基辛格,布熱津斯基這些謀士,都反對拿耶路撒冷問題去過度刺激阿拉伯人。


在亞洲問題上,他們主張「亞太觀念」而不是「印太」,布熱津斯基就特別反對跟印度接近,奧巴馬賣給印度先進武器時,他就批評過,印度是個社會混亂,制度混亂的民主國家,為了它跟中國關係搞緊張,不值當的。

特朗普卻相信卡扎利亞(《時代》主編)的建議,認為印度可以成為像以色列那樣的盟友---《後美國世界》一書。


特朗普身邊沒有一個真正的謀士,將來誰能為美國呈上《出師表》?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老頭不懂這些,說他能活兩百歲的白宮御醫,被提為部長,為了噴中國病倒在旅途的蒂勒森被炒了……


再過兩月,全球兩大狠角色要見面了。不知道會不會打起來?還是把女兒嫁過去?


推翻阿薩德是個沒希望的計劃,這口老牙是啃不動這塊硬骨頭的。化學武器已經變成鬧劇,記者靠鼻子聞都可以寫報道。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中東問題,最需要的不是戰爭,不是輿論,不是「革命」,而是耐心,這恰恰是特朗普最缺乏的素養。

跟中國玩政治把戲,老頭還是再修鍊幾十年再說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沙月光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普京祭出核動力巡航導彈,2018捨我其誰?
(二)美國是如何將俄國大選玩弄於股掌之間?

TAG:後沙月光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