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街上的時髦女郎,可能窮得身無立錐之地

街上的時髦女郎,可能窮得身無立錐之地

在女權意識高漲的今天,竟然有很多拚命工作的年輕女性,包括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生,都窮得身無立錐之地,甚至每天要與飢餓進行搏鬥。

這不是胡扯八道,這是日本NHK拍攝的社會紀實片。因為這些女性每天都打扮入時,所以,沒人會把貧困和她們聯繫在一起。因此,NHK記者把這種貧困定義為「看不見的貧困」。

在報道中,有位受訪者感慨:

「哪裡還有什麼理想啊……我最想要的就是能夠擺脫現在的狀態。不用為了打工而起早貪黑,早上能夠正常時間起床、上班,傍晚按時回家。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我只要偶爾感到小小的幸福就夠了。」

這種女性貧困絕不是日本獨有的問題,它同樣發生在其他國家。據統計,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等地的單身媽媽,貧困發生率都比一般人高出三倍,估計我國也不會例外。

那麼,是什麼讓女性墮入看不見的貧困?

NHK記者告訴我們,是她們身上「看不見」的三座大山,壓得她們不得翻身。

第一,是男尊女卑的觀念。

在日本,大部分人認為女性是男人的附庸品。女性貧困長期被忽視,其實是女性生存和發展的權利長期被忽視的結果。

在以男權為主的日本社會,大部分女人婚後放棄工作,結婚生子。一些女性在家庭中地位不高,可能遭遇過家庭暴力,最終成為單親媽媽。她們帶著孩子在社會上生存,很少能拿到撫養費,在就業市場上也很難找到工作。結果,陷入貧困的泥沼里,無法自拔。

第二,是職場上的性別歧視。

這個問題不僅日本有,中國有,甚至在女權運動蓬勃的西方,也沒有完全得到解決。

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日本人就業艱難,長期以來形成的男性優先的企業文化,導致大多數女性無論是在就業機會還是待遇方面,都處於不利地位。

據統計,日本有約三百萬未滿三十五歲,而年薪不到兩百萬日元的女性非正規工作者。在日本,年薪兩百萬被視為陷入「貧困」狀態、需要申請公家補貼的界線。

有些女大學生,因為公司不給正式編製,只能同時打多份臨時工,還要面對未還清的高額助學貸款。

第三,是在社會保障上,針對女性的「安全網」已經崩塌。

日本是福利大國,可大部分制度保障,是以家庭為單位、以丈夫養家賺錢為基礎的。當家庭主婦脫離男性走進社會時,很難得到居住、就業以及育兒援助等服務。

由於政府針對單親家庭的福利制度手續複雜,申請時間長。因此,有不少基層女性,被迫把風月場所當做生活安全網。而不少風化業者,會為她們提供現成的宿舍、託兒所以及現金報酬。

但對年輕女性來說,這裡肯定不是久留之地,時間長了,可能會把她們拉進貧困、疾病和絕望的谷底。

對此,NHK記者呼籲,整個社會要在觀念上尊重女性,正視女性貧困問題,把「看不見的貧困」提上檯面,同時對這樣的社會實行微改造,填補制度漏洞,或者重建機制。

去年,NHK電視台特別報道組將相關內容進行了整理,出版了一本書,叫《女性貧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芝麻讀書 的精彩文章:

我們怎樣從童真的孩子變成了世俗的大人?

TAG:芝麻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