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超:又一首好聽的「北京歌曲」誕生了

陳超:又一首好聽的「北京歌曲」誕生了

由北京廣播電視台主辦的「歌唱北京」原創歌曲徵集活動,自今年2月16日啟動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歌唱北京的詞曲不斷湧現。截至4月16日,組委會共接收社會應徵作品1232件,其中歌詞作品990件,歌曲作品242 件。在這些參賽作品中,有一首原創歌曲《你我的北京》,出自知名詞曲作家陳超之手,在他的筆下,北京不僅是一座城市,更是所有居住在這裡的人共同的家。

傳唱不衰的《想唱就唱》出自他的筆下

提起陳超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但他創作的那些歌曲卻深深地埋藏在了我們的記憶里。「想唱就唱,要唱的響亮,就算沒有人為我鼓掌,至少我還能夠勇敢的自我欣賞……」這首2005年超級女聲主題歌《想唱就唱》,因歌詞勵志、曲調上口而風靡一時,至今仍傳唱不衰,它的曲作者就是陳超。還有許飛的《那年夏天》、尚雯婕的《傾城》、謝雨欣的《想念你》、蔡明的《等你回家》、陸毅的《解藥》、王箏的《越單純越幸福》……陳超在音樂創作上碩果累累,他為沙寶亮創作的《飛越極限》,更是被評選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優秀歌曲之一。此外,陳超還擔任多場「好運北京」奧運會測試賽的開幕式音樂總監。作為內地樂壇知名音樂製作人,陳超這些年默默地創作,不斷給樂壇製造著驚喜。

飛越極限

 沙寶亮單曲集

沙寶亮 

00:00/04:19

在東四十條衚衕里長大的北京土著

陳超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從小在衚衕里長大,「我父親那一輩就生在北京,我也生在北京,我們家住在東城,東四十條。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好吃的,像冬儲大白菜,那會兒天天幫著我爸一車一車地往家拉,我們家院兒里挖個地窖,往裡面埋白菜。我記得當時電視里教做西紅柿醬,放學回家我就跟著我媽一起做,我媽弄了一大堆葡萄糖點滴的瓶子來裝。當我第一次在冬天吃上西紅柿炒雞蛋的時候,覺得天哪,太幸福了。再後來有了大棚的黃瓜,冬天第一次聞見了黃瓜味兒。西紅柿炒雞蛋和黃瓜的味道飄蕩在我童年的記憶里。」除了美食,陳超的童年還有著無拘無束的快樂,「我在東直門那邊上學,都是自己從東四十條走過去,而且每天中午都走回家吃飯,吃完飯再走回學校,從來不覺得累、不覺得遠。從學校到家裡這一段兒路上的衚衕,我都可熟了。小時候我還經常在護城河邊抓魚,抓了魚就裝墨水盒裡帶回家。」

一首《我愛北京天安門》開啟音樂路

《我愛北京天安門》是「歌唱北京」活動組委會推薦的20首「歌唱北京」經典歌曲之首,正是這首歌引領陳超走上了音樂的道路。「我的父親特別喜歡文藝,竹笛吹得非常好。據我父親講,我三歲還是四歲的時候,他給我買了一個兒童玩具木琴,我當時就能自己敲打出《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旋律,他覺得這孩子有天分,得培養,於是我就開始學習音樂了。4歲起我師從著名打擊樂演奏家金繼廣老師學習打擊樂,那時候小,貪玩兒,被我爸摁在家裡練琴,我爸一打我,我就往外跑,他就拿著棍兒在後面追,我在我們衚衕特別有名,全知道我是誰。就這樣,在棍棒和鼓棒中,我度過了我的童年。慢慢的長大了,自己也愛上了音樂,12歲的時候又開始學習鋼琴,前些年去美國上了兩年學,一直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到了今天。」

傾城

 夢之浮橋

尚雯婕 

00:00/04:07

參賽作品《你我的北京》寫出家的感覺

有著20年流行音樂作曲、編曲的經歷,曾經是沙寶亮、水木年華、葉蓓等知名歌手及超級女聲活動御用作曲編曲、製作人的陳超,如今也想為自己的家鄉寫首歌,就是這首「歌唱北京」原創歌曲徵集活動的參賽作品——《你我的北京》。談起這首歌的創作過程,陳超的言語中充滿了感情。「北京歌劇舞劇院受北京演藝集團委託,找到我創作一首可以代表北京特色的新歌,我覺得特別榮幸,身為北京人,為自己的家鄉寫歌,是一件特別有情懷的事兒。回去以後我就開始構思,春節前把自己關了三天,寫出一個旋律,又利用春節假期找了很多朋友,包括專業的詞作者、作家、編劇,一起來聊怎麼寫這首歌。我覺得這首歌的創作不同於我以往的工作,它不是一首情歌,不同於我曾經寫過甚至聽過的所有歌曲,這首歌純粹是一個人對一座城市的情感,到底應該怎樣來創作,其實也是一個小挑戰。首先,從旋律創作來講就是一個挑戰,之前我和北京歌劇舞劇院做了很多溝通,覺得英文歌曲里也有很多正能量的歌,勵志的,大情感的,一開始想瞄著那個方向去寫,頭兩天的構思也是在那當中徘徊。但是我發現怎麼寫都很難突破對於傳統紅歌的概念,感覺腦子裡有一個既定模式一樣,我就放下來了,到第二天晚上基本沒睡覺,開始看一些別的東西,看看書,看看電影。突然我想到,可能在一開始的創作思路上就錯了,太注重這首歌的功能性了。北京是什麼,北京是我的家,是我從小生活的地方,是我這輩子離不開的地方,哪怕我在國外生活,也隨時忘不了這裡,一直盼著能回來,這就是愛,我覺得這是對家人的愛、是對人的愛。城市是你情感維繫的地方,跟一個家庭給你的感覺是一樣的,要把所有這些情感都融在裡面,還是應該講愛。所以我變了一個思路,就想我對這個城市的感情在哪兒。我覺得也是機緣吧,曾經離開家兩三年,就把那個時候的情感調動出來,旋律很快就成形了。然後我們去考慮歌詞的問題,印象中比較深的講北京的歌有《前門情思大碗茶》《北京的橋》《北京歡迎你》,這些歌感覺還是以一個土生土長北京人的心態來寫的。現在的北京是什麼樣的呢?我找到各種朋友,有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也有北漂,我們一塊兒聊,上來第一個問題我就問他們:你們心目中的北京是什麼樣的,給我寫點兒文字。每個人都在寫,有樂觀的,有快樂的,有無奈的,然後我把它們融合在一起,大伙兒一塊兒聊,慢慢的,現在的歌詞就出現了。寫歌詞就像寫作文一樣,要有中心思想,原來是北京歡迎你,以主人的身份迎接外來客,現在不一樣了,北京已經變為大家共同的北京,無論是住這兒的,還是來這兒的,特別是懷揣夢想來這兒的人,無論夢想有沒有實現,無論戶口本上是不是寫著北京,無論身份證開頭是不是110,這裡都成了他們的家。一開始我們想說這是一個理想之城,後來又覺得理想之城不足以涵蓋所有人對北京的感情,跟幾個朋友慢慢商量,《你我的北京》這個歌名就出來了,以此為延伸,再去擴展它的情感,最終誕生了這樣一首作品。」

「這是我的家,也是我的北京,變化中的紫禁城,有了水立方輝映,您往裡邊兒請,多麼親切的呼喊聲,大柵欄的小伙兒,依舊笑臉迎迎……」京味十足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陳超用滿滿的深情譜寫出了對家鄉深深的眷戀、譜寫出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與歸屬感。一首歌,一段情,歌聲中有美好,歌聲中有希望,歌聲中有信念,歌聲中有力量。讓我們一起來「歌唱北京」,為當下記錄情懷,為未來留下記憶!

來源:北京廣播電視報

監製:夏茂平

編輯:周紹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廣人物 的精彩文章:

鍾漢良:我會經常給自己催眠

TAG:北廣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