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和李世民最大的差距?體現在這兩點上

朱元璋和李世民最大的差距?體現在這兩點上

讀明史,讀到洪武之治,突然就想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出身隴西貴族,朱元璋出身赤貧之民,一個唐朝,一個明朝。除了兩人都做過皇帝、打仗都很厲害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共同之處;

第一次想到李世民,是看到洪武帝朱元璋殺諫臣;

話說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詔,令天下人士上書朝廷,指出政治得失或不公之處,提出批評或建議;

浙江寧海有個叫葉伯巨的地方官當即上書道,當今之事,所過者有三:分封太侈也 ,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

這本來是非常中肯的奏疏,誰成想朱元璋閱畢後,直斥其忌 ,氣得大叫:「小子間吾骨肉,速速逮來,我要親手將他射死!」

結果葉伯巨被關在刑部監獄,受盡虐待,活活餓死。

李世民和朱元璋剛好相反;

魏徵是李世民時期有名的諫臣,在李世民面前從來都是直言不諱,以至於有一次退朝後,李世民氣的咆哮:「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

但當魏徵因病故去的時候,李世民痛哭流涕:「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這一點上,朱元璋完全沒有可比性。

第二次想到李世民,是看到朱元璋取締了丞相制;

大手筆啊!從此帝國越來越專制;

唐朝政令下達流程:

唐朝,其政令是由中書舍人起草,中書令潤色後蓋章,再呈交給皇帝預覽;

注意圖中皇帝的權責,他只有批示(給建議)的權力,沒有駁回權;真正的駁回權在門下省,即使皇帝強烈要做的事,但門下省不蓋章,一樣無法實施;

政令由門下省蓋章通過後,交由尚書省執行。

按照唐律,宰相即便有罪,也應該由監察官員彈劾,然後被免職,再然後由司法部門派出官員審問。

話說武后時期,宰相劉煒之反對武后當政,於是武后就派了一個地方官 王立本 去審問劉煒之,這顯然是違法的。因此,劉煒之就對王本立說了這句名言——不經鳳閣鸞台,何名為敕。拒絕回答王本立的問題。

(註:武后改中書省為「鳳閣」,改門下省為「鸞台」,不經鳳閣鸞台 即 沒有走正常的政令下達流程)

明朝政令下達流程:

諾,明朝政令下達,簡單粗暴。

朱元璋和李世民的差距,體現在這兩點上:

1. 胸懷,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所以李世民有貞觀之治,朱元璋只有恐怖統治;

2. 系統思維,唐朝的帝國運轉靠的是體系,明朝則靠皇帝個人;

孰優孰劣,不言自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暢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女兒六周,媽媽六歲
如何看待朱元璋對文官集團血腥清洗這件事?

TAG:暢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