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興,中國的芯,走矽谷的路,讓矽谷無路可走

中興,中國的芯,走矽谷的路,讓矽谷無路可走

兩三個輟學的學生,看似不務正業,整天在車庫裡邊鼓搗著什麼,有一天突然不經意間發明了一個什麼東西,馬上來幾個風險資本家,隨手扔給他們幾萬到幾十萬美元。過幾年,當初幾個輟學的學生辦的那個公司就被搞到了華爾街。

華爾街欣喜若狂,股價開盤就被抄了好幾倍,當初發明了一點點東西的那幾個輟學的學生身價馬上上億,當初隨手扔給那幾個學生的幾十萬刀馬上變成幾十億刀。這些公司其中一部分不要說盈利,甚至收入還八字沒有一撇呢。

聽起來很假,很神奇,不是真的。可是,這偏偏就是真的。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的蘋果公司,楊致遠和大衛費羅的雅虎公司,佩奇和布林的谷歌公司,還有Facebook的扎克伯格都是這麼走過來的。全球排名前十的公司已經被這種故事淹沒。

如今,蘋果市值9000多億美元,谷歌市值,7500億美元左右,Facebook市值5000億美元上下。這種真事件的概率很小很小,恐怕比中百萬大獎的彩票高不了多少,但是存在,這種事情在矽谷屢見不鮮。矽谷就是孕育這種小概率事件的搖籃,世界只此一家,其他地方如果能沾上一點邊的話,北京中關村還可以將就,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了。

為什麼矽谷如此厲害?為什麼世界各地都想成為矽谷?都在向矽谷學習?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矽谷也不是天生就是這樣的。

曼哈頓計劃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利用核裂變反應來製造原子彈的計劃,這個計劃集中了當時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米、愛因斯坦等。其中愛因斯坦甚至親自寫信督促美國務必趕在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因為德國的製造原子彈的團隊也很厲害,其中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海森堡、哈恩等人。那時候德國的科學水平一點不不比美國差,愛因斯坦還是德國人。最後我們知道,德國人沒有在美國把原子彈投放到廣島和長崎之前造出來。如假德國在美國之前造出原子彈,世界的格局將不堪設想。不過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假設。

美國曼哈頓計劃裡邊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團隊是我們有必要談的,成員包括奧本海默、勞倫斯等人,加州伯克利團隊在曼哈頓計劃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二戰後,1951年,伯克利團隊研製出了加州第一台計算機。雖然不是世界第一台,但是矽谷已經起步。

文明是歷史偶然的副產品,矽谷的科技大潮也不例外。1952年IBM偶然決定在美國西海岸成立一個實驗室,IBM不僅帶來了資金,還帶來了研製計算機的半導體人才。除了IBM外,世界上發明晶體管的肖克利也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矽谷,隨即肖克利又網羅了一批半導體方面的人才,包括後來指出摩爾定律的摩爾,集成電路的發明人諾伊斯等。

肖克利本人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1956年肖克利等人創辦了半導體仙童公司,但是因為肖克利本人難相處,摩爾等八人出走,史稱「八叛徒」,從仙童公司的人創辦一系列的公司,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半導體王者英特爾。

英特爾開始是生產存儲器的公司,從1968年成立到1971年上市,只用了短短三年,和所有矽谷的創富故事都一樣,如果你在英特爾上市那天花上235美元買10股英特爾股票,在2000年納斯達克最高點,這10股英特爾股票價值280萬美元,好像有點在比特幣誕生之後買比特幣致富李笑來故事,在隨後的產業競爭中英特爾走了專門研製處理器的道路,儲存等半導體產業被亞洲地區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省、中國大陸等替代。

在電腦IT這個產業鏈中,英特爾和微軟成功打造了WinTel體系,IT產業鏈中所有的公司都在圍繞這英特爾和微軟這兩家公司運轉。

矽谷的發展繁榮離不開仙童公司,喬布斯曾經評論到:「仙童半導體公司就像一個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就隨風飄揚。」這顆半導體的種子就像紡織業一樣,不僅繁榮了矽谷,它還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

上世紀70年代美國,IBM、英特爾等公司在華爾街為了利潤驅使下把製造逐漸外包給東亞國家,這樣華爾街的資本家會取得更高的利潤。

70年代,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率先轉移到了日本,接下來80年代又轉移到了韓國、中國台灣省,形成了半導體三家鼎足之勢。與此同時,東亞國家也在不遺餘力的扶持自己國內的半導體產業。

2009年8月,中國台灣人梁孟松被專機接到首爾。彼時,距他從台積電離職僅僅半年。他的目的地,是成均館大學,兩年後,他正式加入了這所大學背後的大金主三星。

梁孟松,曾經是台積電研發部門的負責人。「負責或參與台積電每一世代製程的最先進技術。」梁的博士生導師,正是FinFET的發明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胡正明教授。

三星為梁開出的5倍於台積電的薪酬。三星的花費是值得的,2014年12月,三星電子從28nm誇代直接發布14nm工藝,比台積電早半年時間,並成功從台積電手裡奪下蘋果和高通的大單,三星收入大增,原本人們以為三星會變成韓國的索尼,因為三星的手機在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市場中國正被中國的本土廠商,小米、華為等不斷蠶食,丟失中國這個14億的安卓市場,則會丟掉整個市場,會讓三星一蹶不振,但是三星除了手機之外,還有半導體晶元,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江湖霸主地位。

我們不要忘了,這樣的故事,對於台積電算是一次叛變,但對於三星來說,是過往的勝利的遊戲規則又一次再顯罷了。

1986年,日本人川西。東芝半導體部長受到三星的邀請,讓他參觀下新建的半導體工廠。於是事後,三星提出禮節性的回訪,要參觀東芝的工廠。川西剛實在抹不開面子,答應了。在後來的參觀中,按照川西剛的說法,三星龐大的參觀團,認真地對東芝的半導體DRAM廠進行了考察,隨後就挖走了東芝半導體生產部部長。而這,只是日韓半導體競爭的序曲。

1982年,川西負責的,東芝投資340億日元,實施了「W計劃」,經過三年的攻關,率先研發出1M DRAM,一舉超越美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容量最大的DRAM器件。

剛剛起飛的四小龍之一的韓國,1981年正式通過《半導體工業綜合發展計劃》,緊盯著美日的研發,這和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有點像。大財閥三星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逐步成為IBM和Intel的代工廠,逐步擁有了製造DRAM的能力。

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東芝等日本半導體巨頭大幅降低投資,此時的三星趁勢加大投資,引進日本技術人員。1992年,三星超過NEC,成為世界第一大DRAM製造商。同年,開發出世界第一個64M DRAM。在產量和研發上全面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日本的半導體產業衰落,韓國三星崛起。2000年,憑藉半導體、液晶顯示等業務的發力,三星集團的利潤大增,達到73億美元。

2008年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所有行業都不好過。半導體產業更為不幸的是,三星又祭出了他的反周期大殺器,逆勢擴產,其他廠商不得不為搶佔市場而被動跟進。2008年,2G DDR2內存條直接跌破100元大關。不是所有玩家都有都能夠堅持到明天早上,看到明天的太陽,2009年1月,德國奇夢達率先倒閉。2012年2月,必爾達宣布破產。

三星就是看到了明天的太陽。市場回暖,從2016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已經穩定缺貨漲價近兩年時間,8G DDR4的價格從300元最高沖至一千元。

2017年,三星晶元業務銷售額達690億美元,25年之後韓國三星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晶元製造商的霸主。韓國人二十年前喊出的「韓國,必勝」,的美夢成真。與此同時,2017年2月24日,曾經日本半導體東芝發布公告,拆分存儲半導體業務出售。

形勢比人強,2001年,70歲的川西剛出任上海中芯國際獨立董事,提供技術諮詢和人才交流服務。

新竹,中國台灣的矽谷,上個世紀80年代大批有留學背景的人才響應建設美麗台灣的號召回到灣灣,這些人為台灣電子半導體產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台灣半導體教父的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就是那個時候台灣當局的邀請回台的代表人之一。

2000曾經是張忠謀部下的張汝京來到了上海。彼時,正是大陸半導體行業投資的第一波熱潮,張汝京很快從上海實業、華登國際等投資者募集了十幾億美元。硬生生拼接出了一家公司。

那時的台積電,已經成為了全球的龍頭企業。然而,對岸中芯國際的低價策略正在蠶食台積電在大陸的訂單,引起了張忠謀的警覺。有資本、人員和大陸政府的意志力加持,張忠謀再也坐不住了,2003年12月,台積電正式向美國加州法院提起訴訟,狀告中芯國際侵犯其多項專利。

2009年11月3日,台積電最終勝訴。7天後,兩家公司宣布和解,中芯國際將向台積電支付2億美金,並通過向台積電發行新股及授予認股權證,交易完成後台積電將持有中芯國際10%的股份。

2009年,新疆人趙偉國揣著自己投資房地產賺到的45億,入主紫光集團,圖謀為國爭光。

無比勤勞的中國人民憑藉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採用價廉的策略,在幾乎所有的產業攻城略地,包括白色家電,電子消費手機等,就差半導體了。

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達2313億美元,超過石油,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設立,一期幕資1387億元,用於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的股權投資。

半導體的道路上我們並不寂寞,我們並不孤單,我們走上了東亞國家日韓曾經走過的道路。

在2013年7月,趙偉國,清華控股老闆率領紫光集團17.8億美元私有化展訊科技。2014年7月,9億美元率先在海外完成對銳迪科的私有化。2015年5月,耗資25億美元從惠普手裡收購了新華三51%的股權。

但是,半導體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半導體不是妓女,不是你出錢會賣的。趙偉光這種資本的買買買的手段在大陸以外的並不奏效,甚至四處碰壁。2015年7月,紫光集團擬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光科技。交易被美國政府否決。同年9月,紫光集團與全球第二大硬碟生產商西部數據達成協議,由旗下香港全資子公司以38億美元買入美國上市公司西部數據15%股權,要成為西部數據第一大股東。該計劃最終由於美國政府干預流產。

同樣,對台灣半導體企業的收購同樣不順利。2015年,紫光集團收購台灣三家排名前十的三家封裝測試廠商力成、矽品、南茂25%的股權。但在2016年初,台灣投審會不放行,導致收購擱淺。

趙偉國曾經想,願意促成展訊和聯發科的合併,同時還表達了入股台積電的意願。

形勢比人強,整個半導體產業成敗,其實是國家力量博弈的結果。2017年10月,64歲的梁孟松加盟中芯國際,擔任聯席CEO。在他之前,老上司蔣尚義出任中芯國際獨立董事、台灣「存儲教父」高啟全和前聯電CEO孫世偉加盟紫光出任全球副總裁。

台灣人在西進的道路上,並不寂寞,只是在重複日本人的道路而已。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但會總會押韻。

美國商務部北京時間17日下令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中興通訊出售產品,中興將因此蒙受巨大損失。中興產品有大量進口自美國的元器件,尤其是晶元。消息傳出後,中興A股、H股雙雙停牌,其美國供應商的股票大幅下跌,最嚴重的跌了30%以上。

中興通訊本次遭美國禁運晶元不是一個孤立事件,而是中美貿易戰下的一個縮影,中美博弈的一環而已。

就在美國「封殺」中興前幾日,《華爾街日報》曾獨家報道,中國試圖通過風險資本染指矽谷,進而控制美國科技核心。美國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就中國政府對美國雲計算和其他高科技服務提供商的限制進行報復。

矽谷一直代表著美國乃至全世界科技發展的方向,資金控制權牢牢掌握在美國手裡,早期,97%的矽谷公司由美國風投資金投資。但是2017年最新數據,歐洲資本滲透只佔7%,中國、日本資金在最近五年開始瘋狂投資矽谷,尤其是中國風投資金在矽谷的滲透率已經達到24%,美國則從最初的97%下降到現在的44%。

美國認為,中國資本對美科技的滲透讓美國擔憂的是,不同於其他國家,中國資本不僅僅是賺錢那麼簡單,因為中國的很多企業都有戰略目的,影響是整個國家層面的,而不僅僅是某個特定行業。

除了通過資金控制美國科技企業,中國也在大力發展新型科技,比如AI。雖然從資本投入總額來看,美國仍然高於中國,但是中國最近兩年的增速一騎絕塵。

特朗普政府阻撓華為手機在美銷售、禁止向中興出口產品背後就是怕中國的通信實力超越美國,害怕中國超越了矽谷。

日本1.3億人,南韓0.5億,中國台灣省0.2億,中國與日韓台地區,不同的是,中國天生就是一個大國,不論你承認不承認,她就在那裡。目前的中國就是一個饑渴的美麗激情四射的少婦,是每個男人躲不過去的,但是無疑如果這個男人在那方面不是很強的話,會被她吸干。這就是美國政府一直擔心的。

新加坡國父,前總理說,東亞四小龍加在一起也才抵得上一個中國廣東省,當日本變成中國一個省的時候,美國也會怕的。

中興,中國的芯。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走矽谷的路,讓矽谷無路可走。

END

熊市也能賺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塊鏈世界觀 的精彩文章:

絲綢之路的的死亡之路——「暗網上帝」烏布利希的過往幣圈人物誌

TAG:區塊鏈世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