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痕迹」當政績就是形式主義
把「痕迹」當政績就是形式主義
「痕迹主義」表現在基層,破解之法恐怕還在上面。
最近,有媒體曝光了某社區的一間特殊「辦公室」:短短4年,竟被區里不同部門前後裝修3次,每次花費十幾萬,可裝修好掛上牌後,卻又基本閑置。
下這麼大力氣做無用功,何苦這般瞎折騰?
其實細細梳理,4年3變雖屬極端個例,但在基層,一間空屋子掛好幾塊牌子的辦公室卻並不鮮見。它們的職能也很明確,就是「迎檢」。
民政局視察,就擺放一些救助物資,打造成「慈善超市」;
人社局督導,就招呼幾個家政公司來「開業」;
司法局檢查,再組織一些法律志願者站台……
還有諸如計生宣傳服務工作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室等等,平時幾乎從不啟用,大多都是領導來了做做樣子,媒體採訪擺擺陣勢。
「橫向到底、縱向到邊」,這是抓基層工作落實的基本要求,只不過,當「工作下沉」被簡單化為「辦公室下沉」,實際成效的「到邊、到底」被異化為痕迹表演般的「到邊、到底」,哪還有實事求是解決問題的工作作風。
不可否認,這種「凡事只求留痕」的傾向,在基層並不鮮見。面對來自上級的「千條線」,面對不同部門的不同要求以及隔三差五的檢查考核,一些基層工作者將山大的「壓力」轉化為「巧勁兒」,摸索出了這套高效的「工作方法」:
實際工作的可行性暫緩考慮,關鍵是第一時間配備場所、掛上牌子;
工作舉措有沒有惠及群眾不打緊,重要的是讓上級看到活動「有聲有色」;
調查研究有沒有心得體會倒是其次,眼前的是能不能堆砌出材料彙報成果。
畢竟,工作落實得如何很難一下子考察出來,但只要有那間屋子,就有實實在在抓落實的「證據」,只要有那堆材料,就有詳實完整的「流程記錄」。
把「痕迹」當政績,是典型的形式主義。沒有落實的動作,流程做得再完善,樣子做得再漂亮,也僅僅是一種「呈現與展示」,於推動實際工作毫無助益。長此以往,那些想幹事、能幹事者,本身工作就已經非常繁重,卻不得不為此牽扯大量精力,愈發精疲力竭。而那些投機取巧者,則於此間尋到了博上位的「捷徑」。
如毛澤東同志所言,「形式主義是一種幼稚的、低級的、庸俗的、不用腦子的東西」。它唯一的目標是獲得上級的注意和認可。這種不良傾向不僅會導致「逆淘汰」,任其蔓延下去,更會大大傷害基層的工作生態。
「痕迹主義」表現在基層,破解之法恐怕還在上面。「痕迹」可以成為考核的一種手段,但不應成為唯一的衡量要素。考核時,不能看到表面的光鮮亮麗就讚賞、畫圈,還要到田間地頭看看,到街頭巷尾轉轉,和群眾多聊聊。
實實在在的評價導向,將傳遞出明確的信息:沒有實績的痕迹不會成為政績,耍花槍只是白費力氣。這樣,形式主義方能逐漸消停。
「痕迹主義」表現在基層,破解之法恐怕還在上面。「痕迹」可以成為考核的一種手段,但不應成為唯一的衡量要素。考核時,不能看到表面的光鮮亮麗就讚賞、畫圈,還要到田間地頭看看,到街頭巷尾轉轉,和群眾多聊聊。
實實在在的評價導向,將傳遞出明確的信息:沒有實績的痕迹不會成為政績,耍花槍只是白費力氣。這樣,形式主義方能逐漸消停。
來源:北京日報公道微信公眾號
策劃/王桂生 馬駿
主創/張向陽 孫莉華 賀姍姍
實習生/秦璐瑤 曾妮
政策解讀、熱點評說的寧夏平台(第446期)
TAG:塞上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