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藥酒,是「葯」是「酒」?
最近因為某藥酒引發的熱潮,讓藥酒重新進入到人們的視野里。談起藥酒,我們可能第一印象是酒缸里泡著幾條蛇之類的畫面,而如果要說說藥酒的作用,除了一個「補」字,其他還真是語焉不詳。到底藥酒補什麼,怎麼補,喝多少補?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藥酒的那些事兒。
01
藥酒,是「葯」而不是「酒」
藥酒,其實是中藥的一種傳統劑型。
傳統中藥製劑分為湯、丸、散、膏、酒等多種劑型,其中酒劑就是大家常說的藥酒,藥酒是中藥的一種傳統劑型,將中藥飲片和酒按一定比例融合而成,通過內服或者外用以達到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的目的。
從中醫藥角度來看,酒本身也是葯的一種,具有溫通經脈、舒筋散寒、通絡止痛、引行葯勢之功。適當飲酒, 可通絡祛風、舒筋活血、驅寒暖身、消積健脾和安神鎮靜。
將作為飲品的酒與治病強身的葯「溶」為一體的藥酒,在中醫四大經典《傷寒雜病論》中就有描述。藥酒不僅具有配製、服用簡便,而且藥性穩定,安全有效,更是因為葯借酒力、酒助葯勢而充分發揮效力,提高療效。
目前市面上的藥酒品種較多,粗略統計有千餘種,藥酒的概念也變得更加寬泛,根據其中藥飲片的不同,可細分為中藥酒劑(「葯」准字,又可分為處方葯和非處方葯)、保健酒、葯食同源酒等不同類型。
其中,中藥酒劑具有藥物的基本特徵,有明確的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和禁忌症,必須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藥酒是葯不是酒,不同藥酒所含藥物成分不同,具有不同的適用範圍和禁忌症,必須根據自身體質和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
例如體質虛寒者應使用溫補類藥酒,體質虛熱者應使用清補藥酒,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02
「藥酒」含酒精和中藥,必須適度飲用
無論是中藥酒劑,還是葯食同源酒,都含有一定量的酒精和中藥飲片,必須適度飲用,過量則有損健康。具體到飲酒的頻率和飲量,需要根據患者身體情況、藥酒功效等決定,無法統一標準。
是葯三分毒,這在中藥和西藥都是通用的道理。藥酒中常常含有穿山龍、附子、烏蛇、蜈蚣、全蠍等有一定毒性的動植物,如果藥酒中含這些中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控制用量。
同時,在服用藥酒期間,同時使用其他藥物時務必要諮詢專業醫生建議,尤其是服用「頭孢類抗菌藥物」,防止因酒精而增加藥物毒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應等。
此外,患有酒精過敏、肝病、高血壓、冠心病、腎病、中風等疾病的人群應該慎重選用藥酒,防止酒精對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的損傷。兒童、孕婦、經期女性也不應服用藥酒。
飲用藥酒後如果出現噁心、嘔吐、眩暈、胸悶、口唇或四肢發麻等不適,應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
03
藥酒如何選擇?是否可以自行釀造呢?
中醫講究的是辨證論治,沒有兩個雞蛋是一樣的。市面上的藥酒主要是作為普用存在,說明書上有關於藥物組成或者治療範圍的描述。
根據加入藥物不同,一般可分為滋補氣血、溫腎壯陽、養胃生精、強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壽、祛風散寒、止咳平喘、養血活血、舒經通絡等作用。
服用藥酒,可以根據自身病情深淺與患病長久。一般來說,得病短、病情淺,服用量少,服用頻率比較低。相反,如果得病短、病情長,可以稍稍飲用多一些。
另外對於藥酒,因為滋補性較強,而且加入了辛散之物的酒,最容易出現陽氣過盛、上火等癥狀。例如咽痛、目赤、便秘。這時候可以適當減低飲用的量或者延長服用周期,可以改為每兩三天一次。以無明顯不適為度。
對於單一的病種,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更適合自我的藥物進行釀造藥酒。常見的浸泡有單味藥物進行浸泡、多味藥物進行浸泡等。例如最簡單的是單味藥物泡酒,如枸杞,有補虛弱,益精氣,去冷風,健腰腳等的功效。
TAG:海上中醫康健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