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高房價更可怕的是,35歲以後你還能幹嘛?

比高房價更可怕的是,35歲以後你還能幹嘛?

卡耐基口才

傳遞正能量,提升個人軟實力!

關注

房價,是一直以來大家都關注的話題。很多人都抱怨房價太高買不起怎麼辦好迷茫。。。

其實中國人有幾個是真沒房住的?相對於房價來說房租便宜得很,買不起總租得起吧。實在租不起了回老家也總有你能住的房子。

如果單純只論「住」或只論「房子」,對於現在的中國人來說真不是個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當你不再年輕了,你還能做什麼?

職場上最糾結、敏感的年齡是多少?

大概是35歲——

35歲意味著,你投遞求職簡歷可能會收到「年齡不合要求」的拒信;

35歲意味著,哪怕你在華為這樣的大公司,也有被清理的風險;

35歲意味著,哪怕你不用保溫杯,「中年危機」已經如影隨形……

文章略長,但無論你離35歲還有多遠,都值得認真讀完。

30歲:你必須要面對的三大問題

第一,能否擔起家庭與責任?

第二,你的能力與年齡是否匹配?

第三,你是否構建與提升了知識結構?

30歲之前:如何打好基礎

我建議你做兩件事。

第一件,找准一個可以為之奮鬥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標。

這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因為一個清晰的目標,可以讓你的職業成長圍繞著一個點去積累經驗,而這種日積月累的經驗積累,也是你日後升職加薪的籌碼。雖然經驗並不一定與能力相關,但如果沒有經驗的積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沒有提升的可能。

Macolm Gladwell在他的著作《異類》中說:無論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音樂家還是科學家,經調查,你都會發現他們至少都在付出了長達十年,每天不低於三小時的努力之後才嶄露頭角的。

第二件,就是學會做人。

我甚至認為,會做人比會做事還要重要百倍。找到一個合適的職業目標,對於很多迷茫中的人來說可能並不是容易的事;但學會做人,則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時候都可以修鍊的一種職業素養。

在做人的修鍊中,有四項要素,是能夠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起到致命性影響的:

1. 你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這其中包括與你的上司的關係,以及與你的同事的關係。

2. 不斷學習的能力

我曾經碰到一個客戶,已經近40歲的人了,做會計做了14年,仍然只是一個基層主管的職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晉陞的機會,好多年沒有加薪了。

我們問他:「在這14年中,你有沒有進行過培訓、進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電?」

「沒有。」

「從來沒有嗎?」

「從來沒有。」

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這種現象在職場中卻是非常普遍的。

沒有學習,你的職業發展就會在原地踏步。你以為你沒有退步,但實際上別人在進步,你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就等於退步了。

3. 樹立職業化精神

不管你有沒有目標,不管這項工作是不是你願意做的,只要你在這個崗位上,你就應該把事情做好。

即便這份工作你不喜歡,也不要用消極的的方式去對待,因為你不僅在浪費公司的時間,更是在浪費你自己的時間。

4. 要有強大的內心

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實內心裡都很脆弱,無法經受漫長人生道路上所降臨的各種苦難。要知道,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即便是耶穌,又何嘗不會遭受苦難的洗禮?

強大的內心可以讓一個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極悲觀只會讓你在希望面前錯機良機。

不論你現在已經「奔三」,還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請始終告誡自己:不要虛度了大好年華,抓住所有能夠抓住的時間,為自己的生命多積累一些厚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卡耐基口才 的精彩文章:

中國已不是當時那個中國,而世界還是那個世界
富豪捐2億建258套別墅贈鄉親,房子卻一套都送不出去……

TAG:卡耐基口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