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過時了嗎?它會被期刊h指數顛覆嗎?
導語:如何對一種學術期刊做出公正的評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傳統的文獻計量指標有:載文量、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他引率、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等等,影響因子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從50年前提出這一指標以來,影響因子對於期刊影響力的評價已為國內外文獻計量界所公認。但作為期刊的評價指標,傳統上普遍應用的2年影響因子存在著不足之處, 特別是在網路日益普及的今天 , 有人甚至對它存在的必要性都提出了質疑 。
來源:梅斯醫學
▍「不真實的」影響因子
多數人贊同一種學術期刊的影響力預期影響因子有關,但這只是相對的。有人說影響因子越大,期刊的影響力越大,期刊中的文章質量越高。這只是表面現象:因為影響因子只適用於評價一種期刊,而不適用於評價期刊中的某一篇文章,更不適用於評價一篇文章中的作者。
那麼我們來看看影響因子的定義:影響因子=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總頻次/該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那麼若該刊存在以下幾種原因 , 勢必會影響其影響因子計算的準確性。
原因一: 期刊中的自引率較高,計算出的影響因子不準確,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區分正面引用和負面引用不能說明問題原因一: 期刊中論文的自引率較高 , 計算出的影響因子不準確 , 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一篇作品可通過加大自引頻次來提高總被引頻次。此篇作品若是被其他作者正面認可地引用 , 統計被引頻次尚有一定的意義, 反映出的影響因子有可借鑒性 。若是被其他作者作為負面樣例而頻繁地引用 , 則不能說明問題 。
原因二 :本位主義加大被引頻次 , 導致影響因子計算不真實。部分 Web of Science 當中的期刊在定奪是否收錄某論文時 ,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該論文是否引用了其引文庫中已經收錄的論文, 並將作為其引文, 這樣做或多或少地加大了本期刊的被引頻次, 導致影響因子加大。
原因三 :作者姓名投稿或拼寫出現錯誤, 導致論文發文量加大, 影響因子計算錯誤 。
▍期刊h指數
而近些年來由 J .E .hirsch 提出的h指數可能很好的用於學術期刊的評價。
h指數原是為了評價科學工作者個人成就的 , 但它也可用於評價科學工作者的群體和學術期刊。當用於學術期刊評價時 , h指數顯示出傳統文獻計量指標所不具有的特點 。
h指數定義:h 指數定義為被引頻次大於或等於 h 的文章數 ,它可用於評價科學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例如 ,A .J .heeger 的 h 指數為 107 , 表明他有 107 篇論文的被引頻次大於或等於 107。
h指數不僅反映了期刊被引頻次,同時也反映出期刊的被引壽命,反映出期刊在一定時間內的價值和質量。運用h指數評價期刊,可是用戶在了解本期刊在收錄論文數量的基礎上結合本期看的被引頻次,對學術期刊進行合理、科學的評價,已確定期刊的利用價值,為投稿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
h指數的概念可以推廣應用到科學工作者群體和學術期刊 。與評價個人成就不同 ,期刊的 h 指數針對的不是「終生貢獻」 , 而是針對一個確定的期限 ,最簡單的情況是一年。
▍期刊h指數與影響因子的比較
匈牙利信息科學與計量研究中心的T.Braun等人利用WOS資料庫測定了SCI 2001年來源期刊的h指數並發現h指數評價影響因子既有較好的相關性,也有其獨有的特點:雖然按h指數排序時名列前茅的大多仍是生物醫學類期刊,但有不少反映原始創新成果的快報類期刊、綜合著名期刊、生物醫學之外的其他學科的中藥期刊排位較之前生物醫學期刊一枝獨秀,綜述期刊幾乎刊刊領先的局面得以改變。可以認為h指數更好地揭示出從主要承擔記錄科學發現、傳播科技知識的重要快報類期刊對推動科學發展的作用和貢獻,對屬於二次創新,主要發揮總結指導作用的評述性期刊排位適當後裔,這更加符合科學發展實際,更加符合科學共同體的人心所向,與科學家心目中具有的期刊聲譽和定位更趨一致。
再舉一個例子:在物理學界,《物理學快報》的影響因子長期低於《現代物理評論》(2015年二者的影響因子分別為7.512和29.604),而實際《物理學快報》對於物理學新進展的報道遠遠快於《現代物理評論》。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物理系研究人員C.W.Miller進行了物理學期刊1990-2005年的h指數測定,經與影響因子評價結果相比較,認為h指數是同行評價的反應,是評價研究成果質量的強有力指標,並指出用h指數測評物理期刊較之影響因子更為優越。
▍h指數在兩個方面對影響因子的改進
1. 期刊h指數是鈍感的,不容易受到意外過多的未被引論文或者顯著高被引論文的影響;
2. 期刊h指數通過特定的平衡方法將「數量」(文章數)和「質量」(引用率)結合起來。隱刺可以減少對一些小期刊明顯的「過高評價」。
▍h指數的局限性
任何一個計量指標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解決所有問題。h指數法評價結果的決定性因素是論文的質量和數量,但也對學科主體、統計時限、所用資料庫等因素存在依賴性。
用h指數評價傑出的、優秀的期刊時無疑是很適用、很有效的。但是在評價平庸期刊時就會存在問題。因為h指數是一個整數,區分度小,而在評價對象中往往是越到低端尾部處於相同h值的越多,因此對於那些平庸的期刊難以判別,使之評價功能不能有效發揮。
h指數對於評價歷史悠久的期刊的可信度很高,但是對於新銳期刊因其歷史積累較少往往不利。
▍結論
影響因子是否就過時了嗎?正如影響因子這一文獻計量指標的提出者 E .Garfield 所說 :除非印刷版期刊一併消失 , 否則影響因子這一指標就將繼續被使用 , 而且目前還沒有另外更好的指標可以代替它。 1995 年他提出的長期影響因子(或累積影響因子)這一概念就是對傳統影響因子的一個重大發展。
而h指數是一個很有創意的科學評價指標,它豐富和推進了文獻計量學眼內容。在期刊評價方面,h指數與影響因子有很好的互補性,評價結果更為公正可信。
那麼對於期刊h指數一個如此重要的評價指標,在哪裡能夠看到呢?當然是匯聚了國內最多科研工作者的梅斯醫學APP上!趕緊長按二維碼下載吧!
參考文獻
萬錦堃.花平寰.宋媛媛.杜劍.孫秀坤.一種新的科學計量指標——h指數機器應用評述.評價與管理. 2006(3)
趙基明.h指數機器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中的應用.評價與管理.2007(4):14-20
劉銀華.h指數評價期刊的有效性分析.情報理論與實踐.DOI :10.16353/j .cnki .1000 -7490.2007.06.013
姜春林.期刊h指數與影響因子之間關係的案例研究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9):78-80
趙基明.邱均平.黃凱.劉兵紅.一種新的科學計量指標——h指數機器應用評述.中國科學基金.DOI: 10. 16262 /j . cnki . 1000 -8217. 2008. 01. 006
鄭惠伶.運用 h -指數評價期刊影響力———以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為例.情報科學.2008(3):409-412
※藥酒?毒酒!濫服中藥踏上黃泉路
※JCEM:維生素D缺乏與外周動脈疾病的關係!
TAG:梅斯醫學Med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