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亂倒垃圾!孔子說,在商朝直接砍手
自從有了人群居住便有了城市管理這一行為,只不過分工未必明確。城市管理的思想也必然根據長久的實踐進行某種制度化的規定。
今天,我們就講講垃圾的主要形式之一——灰。至於現在我們熟知的生活垃圾,那個時代沒有塑料、沒有豐富的食物來源,生活垃圾恐怕少之又少,最多的就是灰了。原因很簡單,生活需要做飯、燒水、取暖,那麼,木頭的應用便很頻繁。
您千萬別跟我說煤呢?您說的話,我會回答,商朝人已經大規模使用液化氣了。
在商朝針對隨便傾倒灰的懲罰很嚴厲:殷之法,棄灰於道者斷其手。
也就是說:凡是在道路上倒灰的人會被處以刑罰,那時的法律是斬斷其手。
為啥?太重了吧。其實,不僅僅是我們覺得重,孔子時代的七十二賢人之一、孔門十大弟子之一的子貢也和我們一樣覺得重,還為此專門討教過孔子,孔子將自己認為的商朝人如此制定懲罰的原因告知了賢人。
《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說二》中說:殷之法,刑棄灰於街者。子貢以為重,問之仲尼。仲尼曰:「知治之道也。夫棄灰於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則斗,斗必三族相殘也。此殘三族之道也,雖刑之可也。且夫重罰者,人之所惡也;而無棄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無離所惡,此治之道也。」
一曰:殷之法,刑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子貢曰:「棄灰之罪輕,斷手之罰重,古人何太毅也?」曰:「無棄灰,所易也;斷手,所惡也。行所易,不關所惡,古人以為易,故行之。」
韓非子畫像
簡單地說:子貢認為,商朝對於倒灰到街道的人要進行刑罰的法律太重了,便去問孔子為什麼這麼做。孔子說:這才是智者懂得治理的真諦呀。你把灰倒在街道上風兒一刮,必然會迷了人家的眼睛。是你你急不?肯定會呀。所以就會很生氣,有的人脾氣大就會找倒灰的人理論,萬一對方是個混不吝、二杆子,說著說著就打起來了。
打人沒好手、罵人專揭短。因此,就會發生械鬥,甚至雙方乃至親朋友好的家族之間的互相仇恨乃至殘殺。這樣就會造成許多問題。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要用重刑!
其實,對於大部分來說這種刑罰根本用不上。因為,每個理智的人都會因為有這種刑罰而不去倒灰。不瞎倒灰是件容易做的事情,而刑罰重了人們就會害怕。既然,你很容易做到,那誰又沒事兒撐的去觸碰刑罰呢。這就是法治的原則——重罰之下,讓人們改掉壞習慣。
子貢又認為,凡是在街上倒灰的人就砍斷手太重了。倒灰即使會引發您說的那些事情,但畢竟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弱。那斷手可就太重了,讓人殘疾、被人恥笑終生,對於未來生活影響嚴重呀。商朝人是不是太殘忍了?
孔子笑了笑說:和上面我說的一樣,立法者不是為了砍人家的手,而是用嚴刑峻法來規範一些人的壞的做法,而這種壞做法本來就很容易改掉。正因為人們很容易做到,採取制定這個法律,畢竟誰沒事兒撐的,會為了倒灰而失去手。
商朝的這種法律規定,一直延續到商鞅變法時期。商鞅在法律制定方面,也積極恢復了嚴刑峻法思維。
商朝有無城市管理的專業隊伍——城管,沒有具體的成文規定。當然,我的個人經歷有限,可能疏忽可能沒有讀到吧。請讀者們指正、補充。
《周禮·秋官》中卻顯示周朝已經有了城管機構——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條狼氏的職責就是清除道路,趨避行人。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的,皇帝、大官出宮、出行時,前面有幾個拿著鞭子的人驅趕行人。他們就有清理街道、搜查行人的權力。
商周時期的另外一個垃圾就是人畜糞便了。對於此,糞便用於作為肥料,據《汜勝之書》(汜勝之書西漢末年的農學家)記載,商湯時期的伊尹開始教百姓用糞便做肥料。因此,為了城市清潔也開始風行建廁所、豬圈、牛欄等。
漢代陶制豬圈
總之,商周時期隨著人們的聚集、生產力的提高,人們開始有了城市生活,與此相關的城市管理也就應運而生。
商周時期的城管思想對於今天來說已經極為遙遠,許多都已經不適合今天的社會氛圍,但是,商周時期的人和今天的人在本質上、人性上是不會有多大的變化的。商周時期的思想對於今天,我想也會有些借鑒價值吧。
※大明第一代海盜王「順天王」黃蕭養與佛山二十二老
※康熙全面執掌權柄:漢臣內鬥何時休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