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五美與四惡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子張曰:「何謂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張曰:「何謂四惡?」
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論語·堯曰》20.02)
本章是子張問從政之道。孔子講要尊尚五美,摒除四惡。首先說五美。
1、惠而不費
給人恩惠自己卻不用破費,這可是需要智慧。張居正言:
凡施惠於人者未免有所費,君子則不必捐己之所有,而人自然蒙其利無窮。
怎麼做到呢?張居正言:
凡施惠而捐己之財,這便費了。君子因天下之利,利天下之民。
根據民之所利而利之。看他們在哪方面可以獲利,便從哪方面去誘導他們。姜太公治理齊國因其俗而簡其禮,大力發展商業即是。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慈善,不僅讓人受實惠,還能自力更生,長久不息。
2、勞而不怨
讓人勞苦,卻心無怨言。張居正言:
勞民之力者多致民怨,君子雖有役以勞民,而人皆樂於趨事,未嘗見其怨也。
勞民有方法,要量其力而行,不奪農時。治大國如烹小鮮。少折騰。好大喜功,勞民傷財之事最是做不得。
3、欲而不貪
有欲但不可貪。二者之界限很難把握得恰到好處。張居正言:
常人心有所欲,易至於貪,君子雖亦有所欲,然於己有所得,與人無所求。
貪,就是過量。暴飲暴食,不利於健康。吃個七八分飽就好。貪污巨款者真的是缺錢嗎?非也。君子之慾望在追求仁德。仁者愛人,懂得把人當人,而不是僅想著一己私利。
4、泰而不驕
安泰矜持卻不驕傲。張居正言:
常人志意舒泰,易至於驕,君子雖若泰然自得,卻無一毫矜肆之意。
安舒之人,其志意多疏放,故失之驕。君子不論人之眾寡,事之小大,一惟兢兢業業,臨之以敬慎,而不敢有慢易之心,這是寬裕之中,常自檢束。
待人分三六九等,看人下菜,非君子所為。
5、威而不猛
威嚴卻不兇猛。張居正言:
常人以威臨民,易至於猛,君子雖若有威可畏,卻不至於暴厲而使人難堪。
如何做到呢?君子衣冠整肅,展示端莊,讓人望而生敬畏之心。
接下來講四惡。
1、不教而殺謂之虐
事先沒有教導,犯了罪就把人殺了,叫做暴虐。執法必嚴的前提是普法到位。正所謂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張居正言:
若平素不能教民。使知善之當為,惡之當去,一旦有罪便加之以刑殺,是其用刑殘酷,全無惻隱之心,這叫虐。
任何遊戲都有其規則,遊戲的制定者必須讓遊戲者知道其規則,遊戲者方能遵守。
2、不戒視成謂之暴
不事先告誡,一味督責其成功。這是不提要求,只問結果。領導是帶領引導,而不是甩手掌柜,坐享其成。張居正言:
若常時不加戒飭,令其著實奉行,漸次整理,一旦省視,驟然責其成效,是其舉動躁急,殊無寬裕之體,者叫做暴。有所懲求於民,必先期出令,而後民知所從。
3、慢令致期謂之賊
一開始懈怠,卻限期完成,叫做傷害。張居正言:
若稽慢詔令,故意耽延,卻乃刻定日期,嚴限追並,則事有難於卒辦,刑必至於妄加,是其傷人害物,有不可勝言者,不謂之賊而何?
安排任務時不緊不慢,一旦確定下來,都是時間緊、任務重。這樣的領導是不把人當人,把人往死里使。整個公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好像在打仗,卻從不見有何發展。
4、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要給人財物,出手卻很吝嗇,就像管事的小官,職位太低做不了主。張居正言:
若有功當賞,即斷然賞之,而人始蒙其惠。若遲回顧惜,一般樣地與了人,而於出納之際,卻乃待與不與,慳吝而不決,則雖以與人,而人亦不懷其惠,此乃有司為人守財,不得自專者之所為,為人上者豈宜如此。
要給就利落些,磨磨唧唧地,別人拿到手裡也不會感恩。《史記·淮陰侯列傳》中,韓信就評價項羽說: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圖源: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溫故知新
TAG:稷下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