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點開測試一下,你到底適不適合艾灸

點開測試一下,你到底適不適合艾灸

為了祖國的未來,快來關注我們吧

現代艾灸

當今社會,艾灸是越來越火了,大街小巷都是艾灸館,你艾灸我艾灸,人人都在艾灸,在他們的嘴裡,艾灸就像上古神葯,包治百病,難道,在這四海八荒,艾灸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屁!艾灸這麼厲害,讓人家老中醫去吃翔呀。

GIF

作為一個中醫學者,看他們這樣瞎胡鬧,真是氣死我了,好吧,今天我來說說艾灸,哼……

01

艾灸的來源

《素問.異法方宜論》中講到了艾灸的來源: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從北方來。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知道艾灸開始治療的疾病是寒實病,就是臟腑因寒而生的脹滿類疾病,也就是說艾灸對治是寒證。

GIF

02

艾灸與針灸

在中醫中,艾灸與針刺同屬於外治療法,被後世廣泛的應用於臨床,兩者相比較,艾灸屬於補法,而針刺屬於瀉法,在現在,大多數醫生在給患者針刺之後會選擇用艾灸片刻來緩解身體消耗之勢,但是對於身體氣機不順的患者能夠此法卻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在臨床上要謹慎治療。

GIF

03

艾灸的適用範圍

艾灸用於寒證,《傷寒論》中有相關的條文敘述。

《傷寒論》第292條: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傷寒論》第343條: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逆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343條文中的煩躁並不是因熱而產生的煩躁,主要是因為身體陰陽雙虛,津液不足而產生的煩躁,此時身體內的津液因為陽氣鬱痹而虛脫,故可以艾灸以回陽。

GIF

04

艾灸禁忌

艾灸屬於火療,因此血液會因為火氣而上行,故凡體內內熱隆盛的患者切不可艾灸,特別是陰陽兩脫的患者更不可艾灸。

《傷寒論》中對於熱證不可艾灸也有相關的條文敘述。

《傷寒論》第115條: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傷寒論》第116條: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GIF

05

艾灸其他禁忌

因火上行氣血,因此上焦以及頭部有熱者不可灸。

脈搏沉數,里有實熱,不可灸。

穴位不正者不可灸。

少兒少灸。(小兒稚陽,氣血旺盛,並且毛孔脆弱,得火之氣散,且入藏傷腦。)

老年人氣血虛慎灸。

06

發灸瘡法

《黃帝明堂灸經》:反著火療病,李春夏秋冬不較者,灸柱雖然數足,得瘡發膿壞,所患即瘥;如不得瘡發膿壞,其疾不愈。

《甲乙經》雲∶灸瘡不發者,用故履底灸令熱熨之,三日即發,膿出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蔥三、五莖,去其蔥青,於灰火中煨熱,拍破熱慰灸瘡十餘遍,其瘡三日自發。

如果氣血虛,人體在艾灸的時候極難瘡發膿壞,因此氣血虛的人萬不得已切不可艾灸。

GIF

07

艾灸原理

第一熱入血脈,第二調動元陽。

熱入血脈,故可以驅寒,調動元陽故能驅病。

因為調動元氣,所以身體的津液匱乏,因為溫煦血脈所以消耗人體的氣血,當調動元陽的時候,人外在的精神會得到短暫的補充,因為在人艾灸之後會感到舒適,這種舒適並不是艾灸所導致的,而是因為人體的元陽充斥在外所致,清凈才是養生之本,燥熱是消亡之道,因為人體不可過度艾灸。

GIF

08

現代體質說

由於生活水平的改變,現代大多數人的體質屬於上熱下寒,所以艾灸之後會感到舒適,這種舒適感是因為艾灸祛除了人體寒濕所導致的,但是這種艾灸必須灸下焦,如果艾灸後背的背俞穴所產上的舒適感,這是一種透支元陽的所產生的表現。

總之,艾灸有利有弊,但是只有掌握了它的原理,才能更好的發揮艾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圖一時之快,而過度消耗人體的元氣。

格致中醫

讀經典|做臨床|慎治病|重養生

微信編輯器 96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96編輯器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王源艾灸,高圓圓愛刮痧,易烊千璽泡腳,天后的養生秘訣最實惠
艾灸的正確方法和姿勢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