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克薩斯如何讓傳統技藝重獲生命力

雷克薩斯如何讓傳統技藝重獲生命力

本文共1372字,閱讀全文約需2.4分鐘。

工業化社會,傳統技藝如何活下去?

在雷克薩斯九州工廠內,有輛輝匠版,全球僅此一輛。特點之一便是在內飾上融合了包括博多織在內的九州9種不同的傳統手工藝。但不僅僅是作為陳列品,在雷克薩斯的全新旗艦車型LS上,包括鶴羽摺紙、江戶切子等多日本傳統工藝重新復活。過去切進現在,為現代汽車產品平添了來自歷史的韻味。


紙與玻璃之門

雷克薩斯全新LS一經推出,其東方韻味的內飾便廣受好評。其中華麗又不失靜謐感的車門飾板尤為吸引眼球。

這塊被命名為「凌光切子襯鶴羽折布」的車門飾板融合了日本傳統的摺紙和玻璃雕刻工藝。

日本傳統摺紙藝術旨在用一張簡單的紙片打造出各種各樣的立體造型。雷克薩斯九州工廠對工人就有非慣用手三十秒內摺紙貓的培訓要求。而LS的車門飾板則更具表現力,其原始紋理由一位經驗豐富的編織藝術家用紙張鞣製而成,成形的立體紋理以複雜而精確的形狀映射出LEXUS的「L」造型,在日光與燈光著先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與鶴羽折布相襯相攜的是一塊華美玻璃飾板。

玻璃飾板採用了日本傳統「切子」工藝。其起源於江戶末期(1834年),早先是用金剛砂在玻璃器皿表面切割磨刻花紋圖樣。到明治後期(19世紀90年代),引入西式切割技法最終技藝成熟。

江戶切子的花樣,基本是直線雕刻,在光滑且有弧度的玻璃表面切出筆直的線條,又將這些線條在方寸之間的透明區域內組成複雜的花樣,是對匠人手感和美感的雙重考驗。

在應用至全新LS的內室飾板設計上時,先有一塊應用切子工藝製作的設計原型,將其上成千上萬的切面進行數字化,再由專業的日本匠人對這些量產的玻璃內飾進行一系列的拋光和加固處理,最終呈現出這塊波光粼粼的玻璃飾板。


來自江戶時代的座椅

傳統工藝除了美感之外,是否能有與現代工業技術相抗衡的實用性?

CT200h輝匠版的織物座椅便是傳統技藝與現代工業競爭的傑作。這款藍黑相間的座椅採用了日本江戶時代博多織。

與普遍的織布技法相比,博多織的經緯線粗細不同,豎線使用細經絲,橫線使用粗經絲,且豎線數量遠多於橫線。細經絲在織布機的運作下用力織進粗經絲中,使豎線浮現出來形成圖案,紋路細緻緊密,質地厚實細膩。在日本古代多被作為和服的腰帶使用,其最常出現的「獨鈷」和「華皿」圖案來自於佛教,寓意吉祥。

「但現在日本穿優衣庫的人遠多於穿和服的人,」仍從事博多織生產運營的一位公司負責人表示,「所以我們也在不斷改進技藝,適應現代的需求。」

現在,除製作和服腰帶之外,博多織也用於生產男士領帶、女士手提包,以及各種裝飾用品。但最對其技法改進挑戰最大的莫過於在輝匠座椅上的應用。

作為汽車座椅,美觀之外,耐壓、耐磨甚至防火的要求都遠勝於日用紡織品。博多織雖以美觀堅固著稱,但為了應用於汽車座椅,仍由上述公司匠人進行了三年的技術攻關方最終完成。

輝匠座椅上的博多織除能夠經受住汽車座椅的耐壓、耐磨檢測標準外,還能夠實現30秒的防火。「一叢火就在座位上面燒,30秒。」上述負責人不無驕傲的表示。而在花紋上,輝匠座椅同樣應用了博多織粗細線條的傳統圖案。「粗線條在外側,細線條在裡面,表示安全和保護。」

傳統技藝是活的歷史遺迹,給人們最多的遐思,卻又應無處應用,無人繼承而面臨消亡。該逝去的總會逝去,但在工業社會中,挽留下一片兩片歷史的吉光片羽,讓它們重新在人們的生活中紮根。這便是一個企業的浪漫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商汽車 的精彩文章:

中、美、德三國自動駕駛立法環境對比

TAG:中商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