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不明原因膽汁淤積的診斷思路

不明原因膽汁淤積的診斷思路

膽汁淤積性肝病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膽汁形成、分泌和(或)排泄異常引起的肝臟病變。可無癥狀,或伴有疲勞、瘙癢、右上腹部不適、黃疸等。

持續膽汁淤積超過6個月稱為慢性膽汁淤積,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膽汁淤積或繼發性硬化性膽管炎(second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SSC)。引起膽汁淤積的病因複雜且少(罕)見,而臨床表現、診斷標準各異,妨礙了臨床醫生對疾病的認識。本文對不明原因膽汁淤積的臨床診斷思路和流程進行了歸納和總結,以便幫助臨床醫生能對該類疾病作出早期、準確的診斷,從而施以有效的治療。

不明原因膽汁淤積性肝病的診斷流程

1.首先明確是否有膽汁淤積

2009年歐洲肝病學會頒布的《膽汁淤積性肝病臨床實踐診療指南》以及我國2015 年診治共識建議以鹼性磷酸酶(ALP)超過1.5倍正常值上限(ULN)且谷胺醯轉肽酶(GGT)超過3 倍ULN 界值來診斷膽汁淤積性肝病。但疾病早期常僅表現為血清ALP 和GGT 水平升高,病情進展後可出現高直接膽紅素血症,加之ALP可以有不同的來源(如肝、腸、骨骼、胎盤等)以及一些特殊膽汁淤積性肝病(如PFIC 1和2型及BRIC),血清GGT可不增高,2017 年EASL臨床指南定義膽汁淤積為血清ALP和GGT升高和/或直接膽紅素升高,排除病毒肝炎引起的膽汁淤積,稱之為不明原因的膽汁淤積。

2.詢問病史、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藥物治療史和酒精攝入等情況

詳細詢問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診治經過、既往史、個人史、旅遊和家族史、職業、感染史(EB、CMV、HIV、細菌、真菌、結核等)、用藥史(包括保健品)和飲酒史可為診斷膽汁淤積性肝病提供關鍵的線索。

研究表明PBC 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乾燥綜合征或系統性硬化症等。而PSC 則常伴有炎症性腸病。SSC常由膽管手術、缺血、結石、嚴重多發傷等引起,而IgG4 膽管炎可能與長期接觸油漆、柴油和其他石油產品或工業氣體有關。約30%藥物性肝損傷(DILI)呈膽汁淤積型。常見的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惡唑、合成代謝類固醇或咪唑硫嘌呤等。詢問仍在用和發病前5~90天的用藥史(包括處方葯、中草藥、輔助性化合物等)。根據Roussel Uclaf 因果關係評價方法評估膽汁淤積的風險(RUCAM 評分>8 為極可能,≤0:可排除),確診或排除DILI。同族有類似疾病史者,則要排除遺傳代謝性疾病的可能。年齡、性別不同,膽汁淤積性疾病稍有差別,如嬰兒以膽道閉鎖為主(30%),尚無兒童PBC發病的報道。PBC和PSC則以女性常見。

3.體格檢查

詳細的體格檢查能為診斷提供重要的線索。體格檢查應包括特殊面容、黃疸的程度、皮膚黏膜有無出血點及瘀斑、皮疹或抓痕、皮損情況(卟啉病可見暴露陽光的皮膚出現大皰皮損和硬皮樣變)。了解有無心臟雜音、肝臟大小和質地、脾臟大小、有無腹水等、糞便的顏色(白陶土樣)。另外,Alagille綜合征可有角膜後胚胎環,而50%Wilson病有K-F環。

4.腹部超聲、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

腹部超聲檢查:排除肝內外膽管梗阻或擴張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有方便、無創性和相對便宜的特點,但由於B超醫生的經驗水平不同,可能會遺漏一些細小的膽管異常。

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對於未能解釋的膽汁淤積患者可進行MRCP,對肝內和(或)肝外膽管狹窄和擴張是一種安全、精準的檢查方法。

內鏡超聲(EUS):檢查膽管結石和病變引起的肝外梗阻,特別是遠端膽管,與MRCP 精準度相似。

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預測需要治療的肝外膽道梗阻,ERCP是金標準,因其有較高的併發症(胰腺炎、出血、膽管炎),甚至死亡,在考慮肝外膽道梗阻且尚不確定是否需要內鏡干預時,應首選MRCP 或EUS。有些疾病有其特殊的影像學表現,如Caroli病呈肝內膽管囊狀擴張,而PSC呈肝內膽管串珠樣改變。

5.實驗室檢查

完善相關化驗,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血糖、血脂、血氣分析,EBV DNA、CMV DNA、甲狀腺功能、自身抗體、免疫球蛋白。異常的結果可能提示或者明確某些疾病,如病毒學指標陽性,可以確診相關病毒感染引起的膽汁淤積。血清AMA(AMA-M2)和/ 或抗核抗體(ANA)或抗SP100/ 抗GP210)陽性,伴有ALP和GGT異常升高和/或肝組織病理學改變,可診斷PBC。血清IgM升高是PBC的另一個實驗室特徵。血清IgG4≥135 mg/dl可作為IgG4相關疾病的血清學診斷標準之一。膽汁酸升高同時有低蛋白血症、低血糖、血氨升高、凝血機制障礙者,應考慮為NICCD。高度懷疑遺傳代謝性疾病時,可進行銅藍蛋白、24 h 尿銅、血清銅、甚至肝銅等檢測。轉鐵蛋白飽和度(%)、血清鐵和鐵蛋白、血清α1 抗胰蛋白酶、尿膽色素原等檢測結果,可幫助確定或排除血色病、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卟啉病。

6.肝活檢

以上結果仍不能明確肝內膽汁淤積的原因時,則應行肝活檢術。活檢組織應包含至少11個匯管區才能保證診斷的有效性。活檢結果可分為:膽管疾病包括慢性非化膿性膽管炎(PBC、PSC、AIH、藥物性肝損傷性膽管炎、結節病、ABCB4缺乏);纖維閉塞性膽管炎(PSC、SSC、IgG4 相關膽管炎、結節病、ABCB4 缺乏);其他(淋巴瘤、系統性肥大細胞增生症、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膽管炎、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膽管發育異常(先天性肝纖維化、Caroli』s 病)。不累及膽管的疾病,如各種存儲性、浸潤性或炎性肝臟疾病、肝肉芽腫病、結節性再生性增生、紫癜、肝竇擴張和不同原因的肝硬化。僅有輕微組織學異常的疾病,如BRIC、雌激素或合成代謝類固醇的治療、敗血症、完全靜脈營養或副癌現象等。

7.基因檢測

隨著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及基因診斷技術的發展,遺傳代謝性疾病所致的膽汁淤積症已成為國內外肝病研究的熱點,並取得不少進步。有經驗的臨床醫生可根據家族史、臨床特點、檢驗結果和(或)影像學、肝臟病理學特徵,確定最可能的基因突變。轉錄基因ATP8B1 ABCB11 和ABCB4突變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單基因突變,可在兒童早期、青春期或成年期出現各種疾病,如PFIC1-3、BRIC、持續性肝細胞分泌失敗(PHSF)、ICP 或低磷脂膽汁淤積症。當高度懷疑罕見的膽汁淤積綜合征如Alagille 綜合征(Jagged、Notch2)、PFIC4(TJP2)或者MYO5B(Villin)或FXR 突變時,則應由專業化的檢測中心檢測。當無法鎖定單個可疑基因時,可選擇基因晶元技術和(或)新一代測序技術同時檢測多個基因,必要時可以選擇全外顯子組測序和(或)全基因組測序等技術尋找其他的致病基因。

總之,隨著對膽汁淤積認識的提高和技術領域的高速發展,診治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仍有許多不能明確診斷的情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國內臨床醫生對疾病的認識仍有限,不能合理地運用現有的檢查手段分析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也可能仍有一些疾病需要進一步去發現。臨床醫師需加強學習,積累臨床經驗,提高確診率。

轉自:感染與肝病

來源:熊清芳,楊永峰. 不明原因膽汁淤積診斷思路. 實用肝臟病雜誌,2018, 21(1):18-20.

關注消化界,精彩每天不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遮遮掩掩不願做結腸鏡?這病還能治嗎?
幽門螺桿菌:治療不治療如何選擇?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