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部隊在淪陷區生存狀況:大多數「游而不擊」、苟且圖存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自1938年10月武漢會戰後,侵華日軍變「速戰速決」的軍事戰略方針為取「持久戰略態勢」。中國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戰略相持階段。在這戰爭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及時地總結了全國抗日戰爭的經驗及教訓,於1938年底1939年初確定了敵後游擊戰的方針,並切實地從軍事區域劃分、游擊幹部培訓、軍事幹部配置、軍事行政領導強化、《游擊戰綱要》和《建立全國游擊區方案》的制訂等諸多方面,大力貫徹、落實敵後游擊戰的方針。
武漢會戰中的國軍
國民政府各戰區遵照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關於「加強游擊作戰」的指示,派正規軍和高級將領進入敵後,在華北、華中、華南先後建立了10多塊抗日根據地。國民政府的敵後游擊作戰,使游擊戰與正面戰場的正規戰相配合,對擴大戰鬥空間;牽制日軍之南下、西進;消耗敵之戰力;破壞敵之交通、治安;支持正面戰場禦敵等諸多方面,均起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尤其是山西、安徽、山東等地,由於派遣的正規軍較多,使日軍如芒在背,一段時期成為日軍進攻的重要目標。
國軍在前線
1939年尤其是1943年之後,國民政府敵後游擊根據地嚴重萎縮、陸續喪失,士氣急劇低落。至抗戰後期,敵後游擊部隊大部已潰不成軍,甚至出現高級將領打著「曲線救國」旗幟,率部成批投敵的「偽化」現象,成為抗戰的阻力。堅持留在敵後的二三萬人,也多陷入「游而不擊」、苟且圖存的狀態,以致日軍在對後方的「掃蕩」討伐中,也不再視國民黨敵後部隊的存在為威脅。相反,一再強調「今後討伐肅正的重點對象,應集中地指向共軍,專心一意地努力消滅之」。
日軍在淪陷區
而在「皇軍威力暫時不能到達的地區,可以默認不同皇軍對抗的雜牌軍(指國民黨非中央系軍人)的存在。尤其重要的是,要利用它對一些地區的暫時佔領,防止共軍之潛入」。《百團大戰史料》,第396頁。抗戰後期,國民政府敵後戰區的嚴重萎縮、衰落,與國民黨當局心胸狹窄,排除異己,堅持反共;部隊嚴重地脫離廣大群眾,得不到群眾的廣泛支持;內部派系林立、成分複雜;將領之間猜忌較多,配合較少;國民黨敵後各游擊區、各根據地的部隊,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一般坐觀友軍失敗,而不施以援手,還有的內部自相火併,自相消滅;部隊長期地固守一地,大兵團行動,戰術呆板;在艱苦、殘酷的戰爭環境中,軍心渙散、懼敵心理嚴重、鬥志消沉等密切相關。對國民黨軍在敵後抗戰的評價,既不能誇大,也不能縮小,應該全面地、實事求是地加以論述。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2016年版。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