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漢多節鐵芯玉帶鉤欣賞

戰漢多節鐵芯玉帶鉤欣賞

今日由紅楓古玉群群友「逝者如斯」帶來漢代鐵芯玉帶鉤的欣賞。

帶鉤是眾多藏家喜聞樂見的收藏門類,最早出現於良渚文化時期,一直綿延到清代。造型各不相同,其中有一種尤為少見且製作工藝複雜,那就是漢代的多節鐵芯玉帶鉤。此種玉帶鉤工藝比較特殊之處在於是由多塊玉塊拼合而成,專家推測為了讓金屬與玉器結合在一起可能使用了澆鑄法:即先雕刻完玉塊,在澆築鐵芯,因此為了防止澆築時玉塊炸裂,需要預先串連並加熱玉塊,在澆灌入鐵芯,對玉塊和鐵水的溫度均有較為嚴格的要求,製作難度較大。全國各大博物館館藏也極為有限,下面帶大家來欣賞其中幾件。

一、 秦代十節鐵芯玉帶鉤。河南博物院藏 (秦代), 1978年河南泌陽官莊北崗秦墓3號墓出土的雲紋鐵芯玉帶鉤。 (十節)全長19厘米。

二,西漢八節鐵芯玉帶鉤

【年代】:西漢

【尺寸】:長19.2厘米,尾寬4厘米,鉤寬1.6厘米,厚1.2厘米

【出土地】: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墓出土

【收藏地】:現藏於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玉色】:青白玉,多處為鐵鏽沁染

【特徵】:由一根鐵條穿連八塊玉件組成,背部彎拱,龍虎合體,鉤尾為虎頭,寬扁的虎頭雕出凸眼,直鼻,獠牙和虎髭,濃眉上卷,刻扭絲紋,前端還刻出鼻孔和排列整齊的牙齒。鉤部瘦長形,龍頭鉤首,頸兩側刻勾連雲紋。龍的後爪伸到虎體上,其中一爪達虎頭的頸箍處。鉤腹有短柱連扁圓紐,紐面陰刻渦紋。

三,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出土戰國玉帶鉤,曲棒形,弓體,小龍首,大虎尾,包括勾鈕在內,分十塊製作,然後用金屬串聯。

四,陝西西安六村堡西漢建章宮遺址出土 七節獸頭弦紋玉帶鉤,西漢,現藏於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青白玉,有部分鐵鏽沁色。它由鉤頭、紐和形狀不盡相同的玉管穿鐵芯所組成,鉤頭上的獸近似馬頭,呈回首狀,菱形眼,頸部多處陰刻纖細的網紋,一節圓管上有兩隻圓雕玉兔。長19.4厘米。

五,1992年洛陽市針織廠戰國墓出土。這件玉帶勾中芯以鐵片貫通,可見在戰國時期,已經有了極高的琢玉工藝。

六,戰國早中期,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原溫索浦藏)的玉帶勾。(7節)。

七,海昏侯墓出土玉帶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人字畫 的精彩文章:

是春時,賞春時,閑把春心解小詞
六月騾馬大會的始末

TAG:名人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