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步常見疾病:病理、癥狀、預防,一篇文章搞定!

跑步常見疾病:病理、癥狀、預防,一篇文章搞定!

前不久,不羈君收到一些關於跑步的問題:

#跑步會受啥傷啊#

#我這都受傷了可怎麼辦啊#

#這個步還能不能愉快的跑下去#

YES,在日常運動中,跑步受傷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到底我們在跑步中都是為何受傷?受了傷又應該怎麼辦?不羈君將手拉手帶大家走進運動科學!

髂脛束綜合征

病理:是由於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的過度摩擦,導致韌帶或滑囊發炎並使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所引起的。

主要表現形式:膝蓋外側疼痛。在下樓或下山時疼痛加重。

損傷的主要誘因:跑前熱身及拉伸不夠充分;跑步姿勢不規範;跑量過大造成嚴重負荷;髖外展肌群不夠強大及跑後沒有進行適當的按摩放鬆。

遇上了怎麼辦?

可以通過冰敷來減少疼痛感、緩解膝蓋壓力。

可以對髂脛束進行拉伸或者滾泡沫軸,建議滾泡沫軸,緩解疼痛的效果好一些。

還要記得休息,休息也是跑步中的一大學問。

不過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加強臀外展肌的訓練。

脛前疼痛(迎面骨)

病理:主要由於附著在脛骨上的小腿肌肉收縮導致骨膜反覆牽拉所引起,多為慢性炎症。

主要表現形式:局部腫脹、按壓疼痛。

損傷的主要誘因:步態異常,如足過度內旋或外旋;足部、小腿負荷過度;訓練量增加太快;長時間在硬地面跑步以及踝關節柔韌性不夠。

遇上了怎麼辦?

按摩有助於改善病情。在癥狀有所好轉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小腿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鍛煉。

確保你跑步時穿著適合你足型的正確的跑鞋。

在鍛煉前後做徹底的拉伸,特別注意拉伸腓腸肌。

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增加你的跑步距離。必要時減少跑步的時間,慢慢地找回狀態。

跟腱炎癥狀

病理:跟腱是由連接小腿後方肌群與跟骨的帶狀肌腱纖維組成,張力通過肌肉收縮傳遞到跟腱。跟腱炎一般指跟腱急慢性勞損後形成的無菌性炎症。

主要表現形式:為足跟部上方及內部的疼痛、酸痛、壓痛、僵硬,在活動後加劇。

損傷的主要誘因:跑步前熱身準備不充分;跑量過度;扁平足以及外傷或感染這四點。其中如果因為扁平足引起的就要選擇一雙適合該足型的跑步鞋,其餘三點只要多加註意改善便能避免。

遇上了怎麼辦?

建議選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藥物進行外敷,冰敷也可以。

拉伸附著於跟腱的肌肉對於減輕張力至關重要。

當然如果癥狀相對嚴重的跑友可以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便可得到恢復。

足底筋膜炎

病理: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

主要表現形式:足底任何部位的疼痛,從足跟到足弓。最常見的疼痛位置是足跟前方4 厘米的地方,在按壓時可能會有觸痛。

疼痛往往在你早晨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嚴重,或者是在長時間的休息、足部沒有負重之後。輕柔地運動會減輕疼痛,但足部著地時間一長疼痛又會加重。足底部受到突然的拉伸(如上樓梯或墊腳尖)可能會使疼痛加重。

損傷的主要誘因:跑者體重過大導致長期處於高負荷的壓力下,其次就是跑步過量。另外從結構上也有導致足底筋膜炎的不良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

遇上了怎麼辦?

除了進行冰敷或者一定的藥物治療外,簡單的足底按摩及拉伸也有很好的效果。當然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鞋裡放入鞋墊和足弓支持墊。即便你只有一隻腳感覺疼痛,也要在兩隻鞋裡都放入鞋墊或支撐墊。

睡著以後,足底筋膜往往會縮短收緊(這就是為什麼疼痛往往在早晨最重)。可以在睡覺時戴上夾板以保證足底筋膜受到持續的拉伸。

GIF

想把跑步作為一種享受,那就要做足功課,不落下每一處細節,才會抵禦傷病的侵蝕,好好享受跑步的快樂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堅持跑步鍛煉15年,骨頭卻磨得差不多不能走路,跑步究竟怎樣才能不受傷!
泛娛樂領域區塊鏈概念融資事件爆發,天使輪破千萬成常態,資本跑步進入垂直媒體、遊戲行業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