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興!中興?阻止中國復興!

中興!中興?阻止中國復興!

近來,中美貿易戰可謂愈演愈烈,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再出一記重拳,聲稱由於中興通訊違反了曾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和解協議,7年內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出口任何技術、產品,禁令立即生效。由於中興對於美國產品的深度依賴,一夜之間,這家排名世界第四的通信設備提供商,瞬間就已經到了破產清算的邊緣。這一事件讓國人憤怒不已,美國制裁中興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我們需要反思,美國為何能輕易掐住我們的脖子呢?


中興已死?中國一片哀鴻遍野


北京時間4月20日凌晨,針對「封殺」中興通訊一事,美國商務部新聞官表示,對於中興的禁令目前沒有扭轉的餘地或協商的空間,要嚴格地等到7年後才有望重啟協商。


美國下狠招絕殺中興,態度堅決不留餘地


這對於嚴重依賴美國產品的中興而言,無異於釜底抽薪。沒有了美國供應商的支持,從電信設備,到智能手機均將受到嚴重影響。


一家排名世界第四的通信設備提供商,竟然這麼容易被美國人卡住脖子。在剛發布不久的 2017 年報中,中興 2017 全年海外營收 469 億人民幣,超過其海外的歷史最高點,一度被看成是 2012 年之後的一個里程碑,但美國的一紙禁令,使所有前景都成為泡影。


4月20日下午,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在發布會上表示,美國的禁令可能導致中興通訊進入休克狀態。據《財經》 援引接近中興內部人士的說法報道稱,禁售生效當天,中興絕大部分產線即進入停產狀態,以「在一定程度上向美國政府表達誠意。」




在發布會上,殷一民還表示,中興各個主要產品的核心零部件大量使用自己研發設計的專用晶元,但還是有大筆的通用器件不可避免的外購;殷一民稱,公司上下正在認真反思,接下來將加大研發投入,求人不如求己,有信心應對挑戰;中興反對有關國家用單邊主義破壞全球產業鏈。




事實上,中興的主營業務無非光通信、基站及手機三種。基站中部分射頻器件都可以找到國內企業替代,手機內的結構件模組等基本也能自給自足。但晶元,在三大應用領域裡可以說完全地依賴於第三方。



以手機為例,高通的晶元在中興手機中佔比近 6 成,聯發科佔比 3 成左右。但即便全部換作聯發科,也還有其他元器件如 PA 功率放大器無法取而代之,這部分幾乎全部來自於美國廠商,比如 Avago、Qorvo、Skyworks 等。



安卓雖然開源,但谷歌仍有控制手段


系統軟體方面的掣肘就更不用說了,來自 Google 的 Android 操作系統(GMS 認證),在海外發售手機繞不開的一道牆,再加上中興手機在美國的市場佔比高達 15%,也是唯一一家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有顯著份額的廠商。


而現在,不僅元器件不賣給中興,恐怕Google也不能提供原生的Android套件應用給中興了。這意味著中興在智能手機產品上徹底走進了死胡同。


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對自主研發投入不足,是中興發展策略的一大失誤。從長遠來看,自研晶元這是必然的選擇。有外界質疑,華為有了麒麟晶元、小米有了松果晶元、那麼中興呢?為何還不迎頭趕上?


拋開中興本身的不當操作,企業尤其是科技企業,自主研發是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放在整個國家層面更是如此。中興事件也再度暴露出中國在包括晶元在內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長期受制於人的現實。

中科學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龍芯處理器負責人胡偉武感嘆,沒想到美國這麼快就出了張「大王」。「如果禁運發生在五年後,我們或許能應對得更加從容。」


那麼,中國為什麼造不出這顆關鍵的「芯」呢?


缺「芯」缺在哪?每一步都是高難度操作


近年來,中國科技企業的進步有目共睹,像華為、大疆等,技術上甚至有些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在諸如晶元等高科技領域,目前仍無法擺脫美國等國家的技術支持。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副研究員、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介紹,晶元核心產業鏈流程可以簡單描述為設計—製造—封裝。


其中有三個關鍵步驟:第一,提煉高純度二氧化硅,做成比紙還薄的晶圓;第二,在晶圓上用激光刻出數十億條線路,鋪滿幾億個二極體和三極體;第三,把每片晶圓切割封裝好——目前指甲蓋大小的晶元里能集成150億個晶體管。每一步,都需要極精細操作。



光刻機,晶元製造關鍵裝備之一


「晶元的製造如同用樂高蓋房子。先有晶圓作為地基,再層層往上疊,最終完成自己想要的造型(即各式晶元)。」米磊說,做晶圓需要一種特殊的晶體結構——單晶,它可以像原子一樣一個挨著一個緊密排列,保證基底平整。

要做出單晶的晶圓,就得對原料硅進行純化和拉晶。拉晶過程中,「要用到單晶硅生產爐、切片機、倒角機等多種設備和材料,其中90%需要進口。」 陝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院總經理張思申介紹。


「還有一個卡住我們的,就是晶元納米級工藝。」米磊說,當前國際上可達到的晶元量產精度為10納米,我國能達到的精度為28納米,還差兩代。「而且,關鍵原材料和設備還都是進口。」


晶元製造難,也燒錢。做晶元「投入幾十個億可能就聽個響」。製造晶元需要實踐,但晶元的實踐和試錯成本太高,往往一顆晶元就能決定一家公司的生死。如果投入無法獲得對等產出,這種耗資巨大的試錯和實踐就不會持久。「沒有持續的實踐,技術積累也就是空談。」而如果沒有實踐中的經驗積累,那麼設計製造晶元過程中出錯率高,產出率也差,形成惡性循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李國傑表示,中興禁運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它顯示了中國在晶元技術上受制於人、國產晶元還無法完全替代國外產品的現狀。「晶元的研發和生產水平一定程度反映了整體科技水平。可怕的不在於差距,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掌握主動權。」李國傑提到,中國在晶元研製方面的問題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不是靠「砸錢」就能追上的,經驗和人才都需要積累。


其實不只是中興,就連華為這樣的中國電子產業龍頭老大,一旦被西方全面掐脖子的話也是非常難受的。畢竟自身所掌握的晶元技術還不全面,終端產品上還是大量使用了其他行業的頂尖晶元。


中國自己造不出合乎市場需求的晶元,就難怪會被美國輕易卡住脖子了。


拋棄幻想!中國晶元已開始發力


中國此前並非沒有看到自己在晶元製造領域的弱點,目前雖然仍與國際水平差距較大,也已經有所突破。


李國傑表示,我國集成電路領域近幾年的發展進步很大,紫光、華為等企業研發的晶元已今非昔比,尤其是設計能力的快速提升。此外,國內企業在突破發達國家計算機基礎系統壟斷方面,已做了一些嘗試,尤其是在「去IOE化」(去掉IBM的小型機、Oracle的資料庫、EMC的存儲設備,代之以自己在開源軟體基礎上開發的系統)方面已經有所突破。

有專家認為,單從這件事來說,由於中興在晶元上過度依賴美國,導致了它當下的處境。但換個角度去說,在晶元、操作系統乃至一些硬體等高技術領域,沒有一個公司,甚至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全產業鏈。如果這次美國不是對中興開刀,而是對準愛立信等外國公司,他們一樣挺不過去,他們也不能完全規避美國的產業鏈。高科技產業是一個講究國際化合作的產業,而越是國際化,越講所謂的開源共享,就越容易在某個單一環節被掐住喉嚨。



中國國產「龍芯」正在飛速進步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包雲崗認為,目前的差距是因為中國錯過了一個時代,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黃金時代」,但也應該看到,相比英特爾等公司幾十年的積累,我國國產「龍芯」18年的發展速度已經很快了。


「美國要禁運,我們更要理直氣壯地發展自己的晶元」,李國傑稱,「中國晶元不會永遠受制於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龍芯」處理器負責人胡偉武也表示,這或許是一個國產晶元行業「轉危為機」的機會。「過去大家說,『自己做的不如買的,買的不如租的』,但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拋棄幻想。」


2001年,中國科學院啟動了國產晶元「龍芯」課題組,如今「龍芯」CPU已形成3個產品系列。作為「龍芯」處理器的負責人,胡偉武表示,經過18年的研發,國產晶元應該到了開始大力推廣的時候。「用了之後會發現,其實國產的也是很好用的。」


八年來,無錫江南計算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程華一直從事國產關鍵軟硬體的評測和自主可控度評估工作。從2010年開始,她每年都會將三大國產品牌的最新款處理器與國外晶元進行對比。到2014年,基於部分國產處理器的整機性能已經追平或超越基於英特爾奔騰4雙核處理器(主頻3.2GHz)的整機性能。「我一直在用『龍芯』的電腦,我覺得挺好。」


從能用到大規模應用,國產晶元需要國家支持


隨著近日晶元成為關注焦點,一張「當前中國核心集成電路的國產晶元佔有率」的圖表在網上被廣泛傳播。圖表顯示,國產晶元在伺服器MPU晶元、個人電腦MPU晶元、可編程邏輯設備FPGA/EPLD晶元等領域的中國市場佔有率幾乎為零。


2016年全球20大半導體企業中,仍然以海外公司為主。其中美國有8家,日本、台灣地區和歐洲各佔3家,韓國佔2家,新加坡有1家,沒有一家大陸半導體公司上榜。不管是設計製造還是IDM模式方面,大陸半導體產業和國際先進水平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上述數據也確實反映出制約我國晶元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人用」。在當日的論壇上,多位專業人士均提到中國的晶元設計能力沒有問題,最大的掣肘反而在應用層面。


李國傑表示,核心技術是用出來的,只有在用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提升。「不要等到國產晶元和外國晶元一樣好的時候再用,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國家應該大力支持使用國產晶元,最初問題一定會很多,但堅持住、邁過一個門檻後就會實現良性循環。」


「我們應該加大自主研發的基礎電路的應用力度」,胡偉武認為,只有應用才能幫助晶元不斷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從而實現迭代。「就好比我想要上二樓,但是沒有樓梯。別人是爬樓梯上去的,而我們沒有樓梯,但最少也得給一根繩子。」胡偉武用了一個這樣的比喻,來強調應用方面的支持對國產晶元發展的重要性。



從能用到大規模應用,國產晶元需要國家支持


國產晶元發展,很大的問題是缺少生態。政府可以補貼家電下鄉,為什麼不能補貼搭載國產晶元的電腦呢?


中國計算機學會秘書長杜子德建議,為了鼓勵市場更好地培育晶元相關產業鏈,政府可以考慮對新興產業採取減稅或免稅等激勵措施,或者以政府採購的方式幫助企業成長。


北京並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YOCSEF副主席陳健表示,支持國產應該是全生態鏈的支持,而不僅是晶元。中國的國產晶元其實速度是很快的,比如當今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就使用我國自主製造的晶元,而現在欠缺的是生態環境。陳健表示,一方面,需要加大對晶元企業的投資;另一方面與晶元有密切關聯的軟體企業也需要支持。「大生態才能解決『缺芯』的問題。」

胡偉武指出,在國際上,通用CPU的性能於2010年左右已達到了天花板;而我國自主研發的通用CPU性能,也預計在2019到2020年左右逼近天花板。再過五年或稍長一點時間,圍繞自主晶元的生態也可初步形成。「現在主要有兩個生態體系,一個是英特爾加微軟,一個是ARM加安卓。在我國一些特殊領域,如能源、交通、金融、電信和國家安全中,國產晶元已經得以應用;再過若干年,到開放市場上或也可以一戰。」胡偉武判斷。


胡偉武在會上預測,自主生態體系上,中國3年可能有小成,5年可能有中成。


高科技戰爭,人才為本


二十一世紀最缺的是什麼?人才。葛優在電影《手機》里的這句經典台詞可謂深刻。除了資金的投入,國內科技領域這幾年也在人才上的投入也十分重大。只有當資金、技術、人才這三者交合,中國的晶元產業才能擦除進步的火花。


行業專家對於晶元人才的重要性有著高度一致的觀點——中國不缺少應用型人才,而是急需更多的基礎研究人才。


「中國在IT領域的人才培養極不平衡」,胡偉武提到,大多數人才都集中在技術應用層面,但研究演算法、晶元等底層系統的人才太少。胡偉武舉例稱,中國的JAVA工程師數以百萬計,但研發JAVA虛擬機的人才可能全國只有幾十名。「全國2600多個計算機專業,本質上都在教學生如何用計算機,而不是怎麼造計算機,就如同汽車專業只培養駕駛員一樣。」



中國IT人才瘸腿嚴重,晶元研發嚴重落後


李國傑分析稱,之所以國內IT人才培養中存在「頭重腳輕」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晶元等底層技術有較高門檻,只有頂尖院校才培養得出來;另一方面也因為國內人才培養體制機制仍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對計算機人才的考核大多以發表論文為主要評價標準,而晶元研究領域發論文較難,因此入選「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等培養計劃的機會也更少。此外,科研機構的晶元研發人員的薪資待遇,也與互聯網公司相差甚遠。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李浥東表示,「在市場的『紅旗效應』引導下,現在的計算機學生們談的最多是機器學習、大數據和雲計算,而幾乎沒人願意研究晶元。」李浥東稱,如果這樣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未來3-5年,計算機底層研究就會沒有人才可用。「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體系化的建設來治根、治本。」


中國現在的信息技術領域最短缺的,是人才的積累和時間的沉澱。從最簡單的電容電阻等元器件,到最高端的光刻機生產和調試,都和國外頂級企業產品有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差距。這不是光靠大量投資就能解決的,製造業的人才培養是靠長時間參與制造和研發進行經驗積累而成的。國外大批在某一基礎領域持續沉心研究數十年的老技術員就是他們保持技術領先的法寶。


中國不缺經濟支持,國家行為的投資可以讓我們很快接近世界主流技術水平。但是要完成領先和超越,就是長期戰略了。培養和保持人才隊伍,免去他們的後顧之憂是當務之急。時間,應該在我們這一邊。


美國扼殺中國高科技產業,只是妄想


美國政府之所以拿中興開刀,與中美「貿易戰」升級加劇,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的圍堵關聯莫大。美國不想看到中國在高科技領域超趕自身,在美國商務部此前公布的「301」調查報告中就曾對「中國製造2025」計劃指手畫腳。


與中興發展軌跡接近的華為,此前也遭遇了美國政府的阻撓。華為在 2018 年出大舉進軍美國市場之初就遭遇了挫敗,原定於在 2018 年 CES 上宣布的與美國電信運營商合作發售華為智能手機的計劃被迫流產,隨後百思買等公開渠道的合作夥伴也中止銷售華為手機,無緣美國市場,目前並未受到其他影響,余承東在早前接受包括 PingWest 品玩在內的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將會在美國市場之外尋求增長。



美國盯上中國高科技產業,華為也難逃脫


作為中國通訊廠商的雙雄,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華為一直在加大自主研發的比例,低調神秘的海思半導體和 2012 實驗室都承擔這部分的研發工作,以手機端為例,它成了蘋果、三星之外,第三個擁有獨立 SoC 研發能力的企業,且在基帶晶元上擺脫了高通的控制。

實際上,作為中國最強大、技術儲備最強的科技公司之一,華為也難以擺脫美國供應商,如我們上文所說,很多關鍵的半導體元器件幾乎沒有替代方案,5G 時代的標準和協議,以及後學的專利、技術授權更是一道森嚴的限制。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興通訊這次遭到的封殺,只是特朗普扼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一個開端。了解美國白宮政策的消息人士表示,「計算機雲技術」等高科技IT領域將很可能成為特朗普下一個重點「關照」對象,因為中國並沒有對亞馬遜、微軟等美國這一領域的企業做到「開放」。


《紐約時報》的報道則指出,中國近年來計劃在移動技術、超級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等尖端產業佔據主導地位的雄心引起了華盛頓的警惕,美國政策制定者和立法者擔心美國的巨頭們失去優勢。因此特朗普正在加強美國的防禦,調查可能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並加強對海外交易的審查。


報道指出,在過去的一年裡,美國政府已扼殺了好幾宗與中國企業相關的收購美企的交易。美國國會議員們還呼籲擴大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的權力,延伸至與中國利益相關的更廣泛領域。


中國不懼美任何制裁,誓將美國拉下馬


4月20日,中興通訊發布聲明稱,在相關調查尚未結束之前,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執意對公司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對中興通訊極不公平,中興通訊不能接受,但對於美國一貫以「國家安全」為由的政治決定,企業又能如何呢?


美國政府下令對中國的中興通訊全面禁售,自然會給中興造成巨大損失。然而不幸的是,全球化時代的規律就是美方不會因此「勝利」,而會受到嚴重的連帶損失。關於這一點,美國股市迅速給出了判斷,全球媒體也即時算出了美方將付出的代價,它們的確不是一點點。


根據路透社消息,中興的設備中估計有 25%~30% 由美國企業供應,中興在美國的幾大供應商股價也遭到重創,其中光纖網路設備生產商 Acacia通訊狂跌36%,觸及近兩年低點。該公司2017年的總營收有30%來自中興通訊。其他幾家供應商中,跌幅從 4% 到 15% 不等。


高通是中興手機晶元的最大供應商,路透社的一則分析說,高通將因中興遭制裁受到三重威脅:失去一家重要客戶,對手因此成為替代廠商而受益,因中國報復美國而受牽連。


另據媒體測算,如果對中興的7年制裁完全實施,僅高通、Acacia通訊、Oclaro Inc三家美國供應商就將損失68億美元的銷售,超過3.2萬名員工受波及。正因這一悲觀預測,Acacia通訊的股票本周一暴跌35.97%。此外英特爾和微軟的業務也將受到影響。


中國是美國晶元的第一大銷售市場,中國市場為美國半導體科技公司提供的巨大收入使得它們有充足資金不斷投向新的研發。失去中國市場同樣可能成為那些美國公司前途的拐點,使它們走上風光漸失的下坡路,被對手超越的風險十分真實。



中美貿易戰,長期看是美國倒霉


中國肯定要反擊,加重美國企業的損失,而且會從中國最擅長的角度入手。美方肆意損害中國企業利益的行為會得到中方的容忍,華盛頓連想都不要想。


中美相互打擊會導致中美經貿關係的混亂,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遠遠大於中國公司在美國的投資,這些投資受到殃及很難避免,而這當中美方的損失也自然會大於中方的損失。


最重要的是,中國社會將從此不再相信與美國公司在高科技產業合作的可靠性。「35人獎金危機」必將強烈刺激整個中國,促使這個國家下決心全面發展半導體產業,確立最終替代美國產所有關鍵元器件的目標。


中美高科技開戰,短期內中國困難,長期看美國倒霉。因為中國已經具備了研發能力,中國過去研製晶元遲緩,最大原因是購買美國廉價晶元很容易,大大削弱了我們壯大國產晶元的市場動力。晶元和操作系統都非高不可及,它們最需要的是龐大市場支持,而中國每年進口2000億美元晶元的市場能夠提供足夠的支持力。


制裁中興所導致的後果決不是華盛頓所能控制得了的,中美經濟已如「連體嬰兒」,撕開的過程必將意味著雙方的痛苦。華盛頓把它想像成對中國高科技公司的單方面懲罰,這種想法太幼稚了,它的幼稚將會由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和產業出錢埋單。


阻止中國崛起,西方為時已晚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校長基斯·伯內特撰文認為:阻止中國崛起已為時太晚,西方應開始質疑自己的成見


不久前,《經濟學人》一篇文章哀嘆西方輸掉了對中國的打賭。什麼賭?即一旦中國變得更富有,其民眾必然渴望民主。這意味著中國人會採用西方制度,他們會想要變得與我們一樣。但目睹柏林牆倒塌後,中國卻讓我們處處失算。


如今對我們來說,中國是一支不可小覷的新力量。但西方經濟體多數人對中國的政治或人民大會堂會議背後的目的知之甚少。批評人士稱,西方企業在這個龐大經濟體經營多年,但那裡沒有自由市場,競爭環境偏向本土企業。我們應如何理解在中國出現的世界新秩序?



想阻止中國崛起,西方為時已晚


特朗普那類貿易保護主義者說,解決辦法很簡單:強硬起來阻止中國人輕而易舉收購西方公司和基礎設施,嚴控我們的知識產權。這種態度或服務於當前某種目的。但若認為中國會像以前那樣依賴西方創新,恐怕就是自欺欺人了。


我所知道的中國對研發和知識的投入前所未有。中國想在環境和高端製造業領域世界領先。與關閉核工廠的德國不同,中國正在建新一代核電廠。在電動汽車、核能或工業4.0等創新領域,中國不甘於處於西方從屬地位。這是個根本性經濟變化——世界格局在變,美國不要以為自己永遠第一。


再看中國的發展模式——在非洲、中東和波羅的海等國家受到密切關注。非洲窮人早領教過西方援助。如今他們使用著中國出資修建的交通基礎設施,在中國人投資興建的工廠工作。他們在想,這可能是適合自己(國家)的發展模式。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令8億多人脫離貧困。到2015年,中國達到所有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如今,中國的創新基礎已與美國旗鼓相當……


阻止中國崛起已為時太晚。隨著中國日益繁榮並打造「一帶一路」,它正改變亞洲和非洲人的生活。那些等著乾淨的水和衛生條件的家庭不希望我們阻止中國進步。中國的雄心已然在那裡。若坦誠,我們應開始質疑自己的成見。許多現代經濟學家指出,西方未能解決(自己)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和社會腐爛等問題。



中美對決,且看誰能笑到最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就此走上了輝煌的「中興」之路,而美國其實從未停止過阻止中國崛起的努力,奉行接觸政策的和平演變顯然早已失敗了,這也是美國官員聲稱後悔讓中國加入WTO的原因所在。如今中國日益強大的實力,已讓美國從心底里產生了恐懼,但中美之間最大的差距還是在高科技領域,特朗普發起貿易戰,終極目標就是阻止中國繼續登頂。但正如中國政府一再指出的,中國雖然不願意打貿易戰,但絕對不害怕打貿易戰,失道寡助的特朗普想用訛詐策略逼中國讓步,那是打錯了算盤。中興雖然可能倒下,但中國必將崛起,美國的霸權也將在貿易戰的喧囂聲中逐漸淡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這張照片刺痛無數人的心!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一個強大的國家
痛快淋漓!赤瓜礁海戰,越南慘敗卻仍賊心不死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