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什麼科學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宗教中可以找到答案?

為什麼科學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宗教中可以找到答案?

我是南京大學的學生,老師曾經這樣跟我們講:科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要上升到哲學中尋找答案,哲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要上升到宗教中尋找答案。為什麼科學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宗教中可以找到答案?

索達吉堪布: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

實際上,對人類社會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往往是信仰宗教的。這不是傳說,我曾經了解過,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比如牛頓就是有宗教信仰的,這在傳記中有清楚的記載。愛因斯坦也對宗教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他是神秘主義者。諾貝爾獎獲得者羅素,則純粹是一個宗教徒。還有榮格,他對佛學也有很深的研究。

這些科學家或哲學家,在宗教中找到了許多富有價值的奧秘。這些奧秘也成為他們很多卓越成果的源泉。

德國的哥廷根大學湧現了4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這所大學所在的哥廷根城只有十二萬人。我曾經跟這所大學的教授有過交流,他們說這裡的科學家幾乎全部都信仰宗教。

科學是近幾百年才誕生的,主要研究外在世界。而宗教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著重對人心進行探索。所以,大家可以想想為什麼科學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宗教中能找到答案。

我並不是因為自己是佛教徒就讚歎佛教,自贊毀他的做法在佛教戒律里也是不允許的。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上進行觀察,確實可以發現:如今科學家無法解決的諸多難題,甚至是他們眼中的「奧秘」,佛陀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經給出了圓滿的答案。

魯迅先生在看了佛教的《瑜伽師地論》《賢愚經》後,感嘆不已。他對朋友許壽棠說:「釋迦牟尼真是偉大的聖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偉大的聖哲。」

曾有一種說法是,人的追求是有層次的:一般人追求金錢;層次高些的追求藝術和哲學;再高的追求宗教。

確實是這樣,一般大多數人只為了錢財而忙碌;有些境界的人對錢財看得比較淡,而熱衷於追求藝術、哲學,雖然這些不一定賺錢,但他就是喜歡,這也讓他獲得比追求金錢更多的快樂;層次再高的人會追求宗教,它的確會讓人受益匪淺。

現在很多人認為科學與宗教是對立的,學校教育中也常常宣揚宗教是迷信、是麻醉藥。實際上,這些觀念是不合理的。

前段時間我在一所馬克思學院也講過:馬克思把宗教比喻成「鴉片」,實際上這是一個正面的比喻。因為在當時的英國,鴉片能給人帶來精神安慰、消除痛苦。但在中國,由於鴉片戰爭的緣故,這個比喻就有了負面的意思,由此導致人們對馬克思的話有了誤解——認為宗教是個壞東西。

——敬錄自《南京林業大學問答》

來源於智悲佛網

若向外走,你會做夢;

若向內走,你會覺悟。

歡迎加入佛學會,

開啟生命的覺醒之旅!

桂林本地學員報名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林菩提 的精彩文章:

讓我吃素、禁慾,我感到很痛苦,做不到怎麼辦?
清明:死是最大的苦,如何擺脫這種恐懼?

TAG:桂林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