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凱特·布蘭切特和她的戛納評審團

凱特·布蘭切特和她的戛納評審團

All

Hail

the

Queen

編 | 蘭禮、往事如煙

提起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女王」二字似乎已經成了必不可少的前綴。從零失誤的紅毯女皇,到奧斯卡影后,再到現在的戛納主席,布蘭切特的諸多頭銜都彰顯著王者風範。而且從她「登基」已久的今天反觀她的整個職業生涯,布蘭切特的星途和「女王」這個身份也是有著不解的緣分:

1998年,

布蘭切特憑藉在《伊麗莎白》里扮演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一世收穫第一座奧斯卡提名,在國際影壇上一舉成名

隨後不久,

她就以《指環王》系列裡的精靈女王一角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而就在《指環王3:王者無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次年,布蘭切特靠著她在《飛行家》(The Aviator,2005)中對好萊塢第一影后凱瑟琳·赫本的精彩演繹收穫了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

兩年以後,她傳奇般地憑藉《伊麗莎白》(Elizabeth,1998)續集《黃金年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2007)再次以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的角色收穫奧斯卡提名,成為奧斯卡90年歷史裡至今為止唯一憑同一角色獲得兩次奧斯卡提名的女星。

對於「女王」這一角色的拿捏,凱特·布蘭切特可謂是駕輕就熟了。

然而,凱特·布蘭切特的王者氣場遠遠不止於來自她對女王角色們的精準演繹,更在於貫穿她各色角色的宏大表演風格。出生成長於澳洲的布蘭切特對於表演的認知並未受到美國奉為聖經的方法派的影響,而是在傳統劇場里扎紮實實一步一步練出來的。布蘭切特在劇院里的第一個主要角色就是對戲澳洲老牌影帝傑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她隨後更是憑藉在古希臘悲劇《厄勒克特拉》和莎劇經典《哈姆雷特》里的精彩演繹在澳洲舞台劇屆名聲躁起。

就算布蘭切特隨後很快地就成功轉型進入了影視圈,她早年戲劇表演的痕迹仍在她的電影表演里隨處可尋。也因此,在一眾「求真」的好萊塢演員中,採用古典表演的布蘭切特很容易就脫穎而出。

《黃金年代》

因為比起當代明星,她更像是一位從好萊塢黃金時代穿越過來的天后,高於現實,大於生活:她在《黃金年代》里著名的「I, too, command the wind,sir」的嘶吼,有著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還魂般的霸道與兇狠;而她在奧斯卡封后作《藍色茉莉》(Blue Jasmine, 2013)里神經兮兮的自我幻想與欺騙,比起電影本身戲仿的《慾望號列車》里的費雯·麗(Vivian Leigh)也是當仁不讓;最直接的是,凱特·布蘭切特在《飛行家》里把另一位「偉大的凱特」的神情面貌、語音語調模仿地惟妙惟肖,卻沒有一絲做作的痕迹。因為凱特·布蘭切特古典戲劇的表演方式,是與「方法派之前」的黃金年代演員們一脈相承的。而這種表演方式所帶來的鏗鏘的讀詞,感染力的肢體動作,與爆發性強的表現力則是布蘭切特超出於尋常演員、高於生活的女王氣場的來源了。

El Diablo

誠然,娛樂圈裡被稱為「女王」的明星並算稀缺,但被親切地成為「魔王」的明星恐怕只有凱特·布蘭切特一人了。她的強大氣場里,除了貴氣,也還有著邪氣。這或許也是她經常演繹反面角色的原因。在《奪寶奇兵4》(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2008)里,布蘭切特是一襲軍裝,SM氣息強烈的蘇聯女間諜;《漢娜》(Hanna, 2011)里,她又是冷酷而艷麗的OL裝CIA特務;《灰姑娘》(Cinderella, 2015)里,她則是浮誇又惡毒的繼母。在布蘭切特演繹過的一眾反派里,最耀眼的應屬去年上映的《雷神3》(Thor: Ragnarok, 2017)里冷血殘酷的海拉了。海拉是死亡之女神, 布蘭切特將她的王者風範和邪魅之氣形象完美統一。

《漢娜》

就像布蘭切特的女王氣場並不需要扮演女王才能顯露一樣,就算不是反派,她的邪氣也會通過其他角色展現出來。比如在《黃金年代》里,她扮演的伊麗莎白既有著「處女皇后」的神聖莊嚴,也有著一個喜怒無常王者的雷霆君威。正是因為布蘭切特具備了一個君主應有的霸氣與兇殘,她在「command the wind」這場戲裡的怒火才極其令人震撼。

就連在純真的愛情故事《卡羅爾》(Carol, 2015)里,她的這份邪氣也是有跡可循的。在百貨商店裡的初遇,卡羅爾憑藉她的高貴與優雅贏得了特芮絲(魯妮·瑪拉飾)的傾慕,但這場戲的戲眼卻是在兩人的對話結束之後:高昂著頭,扭著步子的卡羅爾在離開商店之時回頭看著特芮絲,輕聲說道:「我喜歡你的帽子。」 然後向特芮絲眨了下眼。這場戲裡的布蘭切特保持了50年代貴婦應有的風雅,但與此同時又是無比的挑逗和誘惑,完美地傳遞了卡羅爾的弦外之音。她的外「貴」內「邪」,與《卡羅爾》致敬的道格拉斯·塞克 (Douglas Sirk)的五十年代情節劇表面華麗,內在反叛的基調完美契合。

《卡羅爾》

The Golden Age

經歷過08年至12年的相對沉寂期後,13年至今可謂是凱特·布蘭切特的「黃金年代」。自《藍茉莉》封后之後,她似乎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有著更多、更新的目標。

一方面,她還在進行著長期以來「集郵大師」的工作:13年之後兩度與特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合作, 與托德·海因斯(Todd Haynes)在《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 2007)後《卡羅爾》重聚,而在今年年底合作理查德·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的暢銷書改編《伯納黛特,你去了哪》(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2018)則將再度開啟她的沖奧之旅。

《我不在那兒》

另一方面,她似乎在不惑之年開始試圖轉型成為一位商業明星。儘管《指環王》系列是影史上商業最成功的系列之一,她主演的電影幾乎全部是文藝劇情片,而她2010年左右的兩次商業嘗試(《羅賓漢》和《漢娜》)不論是票房和口碑都是差強人意。可自13年以來,布蘭切特出演了一部迪士尼公主片(《灰姑娘》),一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雷神3》),而且在今年夏天她還有一部合作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的《十一羅漢》女性全明星版《瞞天過海:美人計》(Ocean"s Eight, 2018) 作為暑期檔大片上映。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布蘭切特預計今年上映的電影里有一部竟然是邪典導演伊萊·羅斯(Eli Roth)執導的B級恐怖片《牆上有一個鐘的房子》(The House with a Clock in its Walls, 2018)。她在臨近50歲時開始涉水各色類型片進行大膽轉型,不禁讓人期待她是否可以打破好萊塢對於女性的年齡歧視,證明成熟女性照樣可以像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 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一樣成為票房巨星。

《瞞天過海:美人計》

然而,就此斷言布蘭切特「變低端」了是有失偏頗的。在2015年的《宣言》(Manifesto, 2015)里,她一口氣扮演了13個角色。與其說是一部短片合集,《宣言》更是一部裝置藝術,13個角色分別採用13個不同的視角,講述不同的故事,影片的野心和她對角色的塑造力令人嘆服。而在去年,戲劇出身的布蘭切特終於攜著她的編劇老公把她最愛的契科夫《禮物》帶上了百老匯。她的百老匯首秀不出意料地為她收穫了她的初次托尼獎提名,而她將在倫敦西區出演的話劇版《彗星美人》也在籌辦過程中。在斬獲奧斯卡影后之後,布蘭切特似乎又踏上了收集托尼劇後和勞倫斯奧利佛劇後的征途。

《宣言》

The End

今年《伊麗莎白》正好20周年,在過去的這20年里,凱特·布蘭切特收穫了2座奧斯卡、3座金球獎、3座英奧獎、1座威尼斯影后獎盃。她已經有著讓人望塵莫及的成就,然而她的黃金年代才剛剛來臨。我們對於布蘭切特還是有太多可以期待——已經有著7次奧斯卡提名的她,能否成為繼貝蒂·戴維斯、凱瑟琳·赫本,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之後第四位超過10次提名的女演員?布蘭切特的商業片時代會是怎樣?

這次承當戛納主席,既是戛納對於布蘭切特沒能憑藉《卡羅爾》錯失影后的補償,也是布蘭切特的加冕儀式。自此,她就和曾今的女性主席讓娜·莫羅(Jeanne Moreau)、麗芙·烏曼(Liv Ullmann)和伊莎貝爾·於佩爾 (Isabelle Huppert)一樣,高坐在電影史的神壇上。

All Hail the Queen!

除了主席凱特·布蘭切特外,今年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還包括:中國台灣演員張震、法國演員蕾雅·賽杜、美國演員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加拿大導演/編劇丹尼斯·維倫紐瓦、俄羅斯導演/編劇安德烈·薩金塞夫、法國導演/編劇/製片羅貝爾·蓋迪吉昂、美國編劇/導演/製片艾娃·德約列和蒲隆地作曲/配樂/歌手Khadja Nin

編丨往事如煙

張震

張震與戛納的緣分從第50屆的「金棕櫚」《春光乍泄》開始,此後他憑《卧虎藏龍》《最好的時光》和《刺客聶隱娘》在戛納陸續亮相, 張震本人並未在戛納或者其他歐洲電影節上有所斬獲。

對比來看其他受邀擔當過三大電影節評委的華語男演員,如2014年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委的梁朝偉,有著憑《花樣年華》男主角獲得的影帝光環在身。雖沒有沉甸甸的國際獎項在手,但是張震為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最重要的幾位華語電影導演的銀幕傑作貢獻了自己的表演,雖然出演的角色常常不是影片中心、角色的光芒又常常被主角所蓋過,但是從張震14歲出演小四開始,他對角色的把握和闡釋力在當代的華語男演員中堪稱一流。

有趣的是,本屆戛納選擇了這樣一位可以為華語藝術電影代言的演員,所考量的似乎又與去年在挑選評委時企圖吸引中國市場的想法有所不同。究竟張震會如何將他在「藝術電影」中浸潤了26年的電影眼光和品味運用到本屆戛納的評審上,讓我們拭目以待。(沈青雨)

蕾雅·賽杜

法國演員蕾雅·賽杜因為飾演克里斯托夫·奧諾雷《美麗的人》中的茱妮而聲名鵲起,這是她第一次擔任女主角,一個害怕相愛死於心碎而心碎地決定不相愛的女學生。因克制卻動人的表演入圍了凱撒電影獎最具潛力女演員。近幾年來,蕾雅·賽杜已成為各大電影節的常客。尤其是2013年,她出演了阿布戴·柯西胥導演的《阿黛爾的生活》,「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圈粉無數,該片也斬獲了金棕櫚獎。

2009年她參與了鬼才昆汀的《無恥混蛋》,也標誌著她開始正式進軍英語電影。這樣的群戲電影還包括伍迪·艾倫2011年的《午夜巴黎》,韋斯·安德森2014年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此外,她與法國導演伯努瓦·雅克合作過的電影包括同為同性題材的《再見,我的王后》,和2015年的《女僕日記》。也出現在貝特朗·波尼洛的視聽傑作《聖羅蘭傳》、同樣是電影節熱門的歐格斯·蘭斯莫斯導演的《龍蝦》和最近的澤維爾·多蘭的《只是世界盡頭》中。

為許多作者電影贏得了各大獎提名的蕾雅.賽杜嘗試主流電影也一樣如魚得水。布拉德·伯德導演的《碟中諜4》中她扮演了女殺手莫倫,也和丹尼爾·克雷格並肩出現在薩姆·門德斯導演的《007:幽靈黨》的電影海報上。(余春嬌)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美國女演員,生於1990年4月9日。即便父母都從事在影視製作領域,成為演員卻一直不是她的第一選擇,但是她從8歲起就開始出現在影視製作中。在因為出演根據暢銷青春小說改編的吸血鬼系列電影《暮光之城》大紅大紫之前,她一直在各種不同類型片里摸爬滾打,其中包括青春電影,但是驚悚片佔了極大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克里斯汀一直不是典型的青春少女明星,不論是牛仔褲襯衫的率性裝扮,還是琢磨不清的性取向,都使她走上了一條不同於商業影星的道路。在《暮光之城》之後,她並沒有乘勝追擊,繼續拍攝商業青春製作,而是頂著對她「面癱」演技褒貶不一的評價,尋求更多樣化的演出機會。她特立獨行的個性使得各大導演向她拋出橄欖枝,不論是幾乎本色出演的《在路上》,還是幫助朱麗安·摩爾贏得奧斯卡的《依然愛麗絲》,到了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時,克里斯汀開始摸索出屬於她自己的表演方式。

而她與法國的淵源大概要感謝戛納親兒子之一奧利維耶·阿薩亞斯邀請她參演的兩部電影《錫爾斯瑪利亞》和《私人採購員》,兩部電影都入圍了當年的金棕櫚,後者還拿下了戛納最佳導演。作為新生代最有個性的美國女演員之一,讓我們期待她會為本年度的戛納電影節注入什麼樣的有趣觀點。(小宇宙Jeff)

丹尼斯·維倫紐瓦

丹尼斯·維倫紐瓦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身兼導演和編劇,代表作有《焦土之城》《邊境殺手》和《銀翼殺手2049》。

作為一名後起之秀,維倫紐瓦正式進入人們視野是2011年,他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焦土之城》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13年,由傑克·吉倫哈爾和休·傑克曼合作的犯罪電影《囚徒》不僅為他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使得他的拍攝風格更加趨於成熟。維倫紐瓦十分擅長營造氛圍,他的風格一向冷峻直接,這集中體現在他中後期的作品,譬如《囚徒》、《邊境殺手》。進入好萊塢後,維倫紐瓦更是將這種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在科幻片《降臨》中便可窺一斑。2017年,他憑藉足夠的實力接棒雷德利·斯科特拍攝《銀翼殺手2049》,並贏得了廣大粉絲的好評。

維倫紐瓦與戛納的緣分還要追溯到1998年,女性愛情片《8月23日》獲得了一種關注提名。十年之後,他又憑藉著短片《下一層》在影評人周單元脫穎而出。2015年,講述美國與墨西哥毒販的犯罪電影《邊境殺手》入圍戛納主競賽,並且讓維倫紐瓦成為當下最受矚目的導演之一。(rosie)

安德烈·薩金塞夫

提及安德烈·薩金塞夫(Andrei Zvyagintsev),人們對這個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導演、編劇和製片人最近的印象是去年的戛納電影節評審團最佳影片獎《無愛可訴》。對比當年的一鳴驚人之作《回歸》,前者關乎愛情的缺席,後者關乎父親的缺席,兩部都是不落俗套後勁強大的人生「成長」。

人們總說他是戛納評審團的寵兒。從《將愛放逐》第一次被提名開始,他2011年的《伊蓮娜》便入圍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特別獎,隨後的《利維坦》摘得主競賽單元的最佳編劇。其實,細剖他的作品,就會發現他的故事脈絡總會延伸到俄羅斯的時代背景和政治寓言。《回歸》刻畫著俄羅斯面對蘇聯解體後對於國族認同的彷徨,《將愛放逐》放大了俄羅斯社會中無法避免的關乎愛與放的抉擇,《伊蓮娜》借一個老套的弒夫奪財上升到了俄羅斯人與人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隔膜問題,就是《利維坦》這樣一個取材於美國人馬文·黑邁爾對抗國家機器的故事都被他嫁接在現代俄羅斯的土壤之上。

他的影片,多是俄氏隱喻的冷峻克制,也許因為節奏的緩慢稍顯沉悶,但影像卻若油畫般鮮艷悅目。色調的前後反差,標誌性的攝影機運動和人物在畫面中的走位調度構圖無不彰顯他的大師風範。(熊)

羅貝爾·蓋迪吉昂

戛納國際電影節是個直屬於法國文化部的國際文化盛世,因此無論是選片還是評委會組成都毫不避嫌的要輸入法國血液,即使很多時候這些法國面孔對於國際影迷非常陌生。今年評委會中的法國導演蓋迪吉昂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但在法國這位從影將近四十年,拍攝了二十部長片的老導演名氣可不小。作為一個馬賽電工的兒子,蓋迪吉昂是個不折不扣的左派,68年的革命就把這個十四歲孩子卷進了共產黨,當街叫賣《人道報》;儘管十年後他退出政黨,但他在政治上仍舊是忠實的左派支持者。

而他的電影則可算的上是典型的作者電影,永遠都由他的妻子和幾個好友參演,講述他家鄉馬賽那些家長里短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要數1997年入圍戛納一種關注的《馬里尤斯和雅耐特》,影片不僅在當年凱撒獎上獲得七項提名,還將他的妻子送上了法國影后的寶座,而高達265萬人次的入場,也讓他在法國聲名赫起。蓋迪吉昂先後多次入圍戛納各種單元,也是柏林、威尼斯電影節常客。不知道這位左翼電影作者,又是否會特別照顧今年主競賽那些刻畫第三世界、難民的電影呢(Peter Cat)

艾娃·德約列

艾娃·德約列,1972年8月24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她是目前北美最知名的黑人女性導演。

她的第二部電影長片《不知所蹤》斬獲當年聖丹斯電影節美國劇情片單元最佳導演。

2014年《塞爾瑪》入圍當年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片聚焦美國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1965年組織的「由塞爾瑪向蒙哥馬利進軍」行動。這也是拍攝King作品裡非常少觸及的主題,介於導演以前從事新聞報道,整場運動過程特別像新聞紀實,故事情節設有很多馬丁路德金的偉大形象者段落,獲得不少黑人和平權人士讚許。

2017年她執導的紀錄片《第十三修正案》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紀錄片。該片延續紀實風格,深入探究因十三號修正案受到影響的犯罪者的特殊處境。他們在「人人平等」面前,受到的是「特殊歧視」和「特殊羞辱」,不只是種族歧視,他們更是社會階層、社會分化、社會仇恨、社會裂痕的犧牲品。

她的新片《時間的皺摺》預算高達1億美元,使她成為第一位成本破億的北美黑人女性導演,不過新片卻收穫一邊倒差評。(小宇)

Khadja ·Nin

Khadja Nin,1959年6月27日出生在蒲隆地,是當地知名歌手和音樂家。

她是家裡八姊妹最小,跟其他兄弟姐妹一樣從小學習音樂。由於她卓越天賦,7歲就成為布瓊布拉合唱團主場之一,並在當地大教堂演出。1975年離開家鄉前往歐洲,後來跟比利時車手結婚並在當地定居。

她的專輯融合西方流行音樂,非洲音樂和黑人古巴音樂元素,並創造出屬於她個人的獨特音樂風格作品。1996年發售專輯《Sambolera Mayi Son》讓她獲得創造性成功,並翻唱成法語等多種語言。1998年發售專輯《Ya…》中一曲From me to you是向南非總統曼德拉的最好致敬,專輯中歌曲MaMa還請到讓娜·莫羅作為導演拍攝MV。

2016年她獲得非洲婦女聯盟頒發給她的「女性行動獎」(Prix de l"Action Feminine)獎,表彰她一直支援平凡英雄。(小宇)

- FIN -

歡迎為深焦口碑榜投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焦 的精彩文章:

來聽聽「頭號影迷」們如何評論《頭號玩家》
王家衛,回憶之憶

TAG:深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