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揮不去的童年憶趣

揮不去的童年憶趣

時間漫過指尖,記憶像一杯陳年老酒,在心中撩動微微的醉意。在擦身而過的歲月里,總有那麼一些純真甜美的遊戲,讓人回味。

打紙板

上小學時,經常玩一種叫「打紙板」的競爭性遊戲。那時,一群小屁孩的衣兜里、書包里總揣滿了各式各樣的紙板。為不讓父母知道,還會在家中犄角旮旯里偷偷弄個儲藏室,存放「戰利品」。

找來父親抽煙剩下的煙盒,或是廢棄的紙張,對摺成長方形,架成十字,將四端折成直角三角形,依次疊壓踏實,就成了一個紙板兒。打紙板的遊戲是誰發明的,無需深究,反正是大教小學,誰先打,誰殿後,次序通過「鎚子、剪刀、布」解決,誰贏誰領先,把紙板兒打翻個面,就贏走了這個紙板兒。

打紙板(俊哥哥 攝)

打紙板的輸贏,得靠戰鬥武器。如折出來的紙板太薄,對方會擊打紙板的周邊,產生的風力和衝擊波能將薄而輕的紙板掀翻;若折出來的紙板太厚,對手會擊打紙板的正上面,地面對紙板的反作用力相對加大,厚紙板彈向空中的高度就高,被掀翻的機會也大。因此,在玩遊戲前總想方設法增強紙板的戰鬥力:將厚紙板墊在石頭下面一段時間,壓得嚴嚴實實;將薄紙板的四隻角儘可能地拉在同一水平面,不留一丁點兒縫隙;更有甚者違規地在紙板的「內臟」里塞上一些稀泥,增加紙板的重量。

除此之外,掌握一定的擊打策略是取勝的法寶。一是要學會尋找「戰機」,瞅准對方紙板與地面空隙較大的一側去擊打;二是要懂得利用地形,當對手的某個紙板質量特好不易掀翻時,就得動心思引誘對方到高地不平的地段上去,然後選擇從紙板周邊地面高的一側去擊打。

紙風車

紙風車,是記憶中永不褪色的一道風景。

山村孩子天性愛動,不論男孩女孩都喜歡跟風地選擇一些玩具,紙風車的出現讓原本單調的課餘生活多了一份牽絆和笑聲。大點的孩子是紙風車製作的傳授者:一張稍結實的紙、一截竹篾絲、一根粗壯的高粱桿或包穀桿,成為紙風車的原材料。將紙折成正方形,減去多餘部分,然後按正方形紙的對角線摺疊成三角形;在頂角處用剪刀剪一個小孔,打開後沿著摺痕開剪到距中心點大半位置處,依次把四個同側紙角卷向中心點,重疊串在竹篾絲上,形成四個幾乎一樣的可迎風的窩巢。把竹篾絲穿進高粱稈或包穀稈的一頭,架上風車,再在頂端套上一小截防止風車脫落的高粱稈或包穀稈。就這樣,紙風車便輕鬆地固定在高粱稈或包穀稈上,嘟起嘴對著紙風車輕輕地一吹,紙風車就飛快地轉起來,那樣子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花蝴蝶,轉出了美好的心情。

紙風車(圖片來源於網路)

做好了風車,挨近的小朋友自要拿出來炫耀,有舊畫報做的、有舊掛曆做的,也有課本封面做的……顏色各異。立在桌凳旁,一邊做著作業,還不時用手撥弄風車,任由來回吹動的風托著羽翼快一陣慢一陣地轉出美麗的花環。做完作業,再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一大群孩子將紙風車舉在身前,使勁向前奔跑,從東家跑到西家,田埂上、院壩里……任憑汗水在臉上滑落,紙風車呼啦呼啦迎風奔跑迎風旋轉,一張張漲紅的小臉看著滴溜溜轉動的紙風車洋溢著滿足和自豪。更多的時候孩子們還會將快樂的心緒延續到校園的課間十分鐘,操場上儘是風車在旋轉,成為校園中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一撥兒又一撥兒的笑聲瀰漫在校園上空,久久不散。

只要不斷向前跑,就會一直有風;只要有風,風車就會不停地旋轉。在玩風車的遊戲中,和夥伴們學會了奔跑:跑出了野性的肆意奔放,跑溢了童年的熱鬧歡愉,跑過了一個又一個春暖花開,跑大了一雙又一雙不停歇的腳,跑長了雙親槐樹下的一串守望,也跑出了農村孩子奮勇爭先的血性與追求……

滾珠車

童年玩的滾珠車,動力來自於三個被摩擦得亮晃晃的滾珠,與當下流行的兒童車膠輪不一樣。滾珠純粹是鐵貨,由一大一小的兩個鐵圈組成:小的在里,直徑約五六公分,外圍帶槽;大的在外,直徑約十來公分,圈內帶槽。大小圈槽內夾鋼珠,內外可分開轉動。

那時的滾珠可不好找,主要存在於一些需要輪軸的機器中。鄉下的勞動基本上還停留在泥耕階段,用得最多的工具是鋤頭、鐮刀類的,要想得到滾珠,那是一種奢望。有了滾珠,就等於萬事俱備。在自家屋裡找來一塊木板和幾根木條,乒乒乓乓,將滾珠用木條串起,前一後二,固定在木板下面,車架前下方伸出一塊橫板,坐在車上兩腳岔開,踩著踏板可控制方向,近似於現在孩子們玩的三輪滑板車,只是沒那根高高支起的扶手。

滾珠車(圖片來源於網路)

車做好了就可上路,鄉下的路到處泥濘不堪,滾珠車上去寸步難行。於是,夥伴們一致將目光瞄準了大隊部前的曬穀場,光整平滑,沒小石子,是玩滾珠車的最佳場地。

滾珠車本身沒動力,全靠下坡時的慣性或人為的推力。一人推,幾人坐,挨著順序來,誰也不搶誰的先,誰也不佔誰的位。坐在前面的,那神情像帶隊出征的將軍,腳踩著橫板,小心翼翼地控制著方向滑行在路上,一股風撲面而來;後面推車的人一路小跑,速度越來越快,嘩嘩嘩……滾珠和石板摩擦發出的聲音,同孩子的歡呼聲在鄉間久久地回蕩。

滾珠車的數量少,但想玩的人多。沒辦法,只好選擇「超載」的辦法,掌控方向的是大孩子,這時他的懷裡總蹲著個身體單薄的,所剩無幾的木板上還有個踮著腳尖、緊緊將身體匍匐在他背上的。車一動,大孩子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用腳轉動方向。由於速度過快,滾珠車在彎拐處總險象環生,時不時地發生「交通事故」,弄得人仰車翻……但卻依然阻止不了對滾珠車的熱情,因為,它是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催化劑。

打水戰

儘管阿爹阿媽三令五申不準私自下塘下河洗澡,但每到放暑假的七、八月份,鄉下孩子總會尋思著往河邊竄,解暑是一個目的,更主要的是大夥可以「打水仗」。

最初的「戰鬥」小打小鬧,竹水槍是作戰武器。竹水槍,顧名思義,用竹子製作而成,鄉下房前屋後的竹林多,選擇內徑相對大的竹子,比如雌竹、鐵心棒兒的,取其一截,一頭空一頭實。實的一頭鑽個小孔,另一頭用一根小棍綁上破布,大小剛好與竹筒的直徑吻合。用時將小孔的一頭插進水裡,往上拉動小棍,水順勢吸入竹筒內,用力一推,水就射出去了,原理與醫生使用的針管類似。

打水戰(圖片來源於 劉綱)

烈日下,一群孩子瘋了似的朝小河方向跑,三下五除二地脫掉了身上的衣服,撲通撲通跳進了齊腰深的水裡。大家開始互不相擾,循規蹈矩地洗澡,後來不知誰率先故意製造了事端,引發現場一陣混亂,「戰鬥」正式打響。

若水位稍淺,雙方選准位置後弓著腰,雙手捧著一個「凹」形,像水瓢舀水一樣把水朝對面潑去。若水位較深,處於漩渦中,只能用手掌把水拂起來擊打對方---此時,可用單手,也可用雙手,但手掌不能涉水過深,且擊打時要稍微下壓,在掌心接觸水面的一剎那,稍微上揚,水就像箭一樣直撲對方門面。

瓢潑似的水鋪天蓋地往頭上傾瀉而下,根本睜不開眼,索性雙眼緊閉,或把頭扭向一邊,動用全身力道,朝水來的方向,使勁地攻擊過去。

「戰鬥」結束了,一個二個被嗆得臉紅脖子粗,精疲力竭,喘著粗氣爬上岸。歡愉過後,大家的心中卻是忐忑不安:也許家中早準備好了「黃荊棍」,等著回去被「爆炒」呢……儘管如此,依然阻止不了大夥對「戰鬥」的痴迷,過不了幾天,小河裡會再次洋溢出水聲和歡笑聲。

打三棋

在讀小學的那個年齡,鄰居們喜歡在休息之餘下「打三棋」。棋盤製作簡單方便,在地上或石板上,按小、中、大三個方框疊加排列,把它們的中點和四角連起來,一個「打三棋」的棋盤就製作完成。撿來小石子,或用樹枝折成半寸長的小段段、用廢紙搓成小團團,就是棋子,兩人可對弈了。

打三棋(渴望成功 攝)

先是下棋子,雙方都得防著對方的三顆棋子連成一條直線,否者自己的棋子就得被對方吃掉一顆。待棋盤上棋子塵埃落定後,撿去雙方被吃掉的棋子,遊戲進入了走棋階段。走棋如同排兵布陣,力求使自己的三個棋子連成一線,俗稱「打三棋」。「打三」成功就可任意拿掉對方一顆棋子,破壞掉對手「打三」的機會。技高一籌的棋手,在棋子走得很順暢時,可上也「打三」,下也「打三」,左也「打三」,右也「打三」,控制整個棋局,殺得對方丟盔棄甲,毫無還手之力,直至取得最終勝利,叫做「三連環」。

打三棋,每走一步,每落一子,恰如人生邁出的一步,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全掌握在己手。下棋人必須洞察細微,運籌帷幄,縱覽全局,精心布劃,一切盡在彈指間,一子走錯,就會滿盤皆輸。鄉下玩「打三棋」遊戲,純屬娛樂,但人們樂此不疲。一個小小的棋盤,猶如一方小戰場,是千百年來人們智慧的結晶。

童年的遊戲是最真實的生活,帶來的歡聲笑語至今揮之不去。(稿源:團結報 作者:黃標)

·END·

監製/角角 廣林君,主編/巴洽巴千

編輯/阿鵬哥 石群芳

審核/黃沙沙 角角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垣視窗 的精彩文章:

賞梅無語意千重

TAG:花垣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