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外學者:如何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倫理風險

海外學者:如何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倫理風險

人工智慧是否能與人類和平共處?我們又將如何在保護好人們工作和社會穩定的同時,鼓勵人工智慧的發展?這些問題一直是學界討論的熱點話題。

規範人工智慧的使用與管理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多的機器代替人類進行工作,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自人工智慧技術出現以來,許多學者不斷提醒大家,要適應這種變化。

英國利茲大學講師德里克·弗朗西斯(Derrick Francis)對記者稱,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人們擺脫以往一些重複性強、高強度或危險的工作,這是科技發展的福祉。人們目前擔心的主要是人工智慧不可預期的創造性,比如未來人工智慧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可能會讓其進化速度更快,不再受人類控制。

有鑒於此,人類社會開始採取行動應對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威脅。據了解,為規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使用與管理,歐洲議會於2017年首次建議歐盟委員會起草相關法案。歐盟委員會數字經濟與社會事務專員瑪麗亞·加布里埃爾(Maria Gabriel)表示,歐盟將發布一份關於人工智慧的戰略文件,該文件將概述人工智慧技術可能引發的法律問題,旨在消除社會對機器人佔領崗位的擔憂情緒。她說,部分歐盟成員國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已經擁有卓越水平,但倘若成員國各自為戰,歐盟就無法在該領域取得全球領先地位。與此同時,她呼籲歐盟各成員國努力合作,以應對與美國等國的競爭。

開展人工智慧倫理研究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計算機系教授羅傑·摩爾(Roger Moore)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有關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研究,並專門設立了網站討論人工智慧問題。

關於人工智慧目前存在的道德倫理問題,摩爾認為,第一,人工智慧與其他發明均面臨倫理問題,我們需要的是去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懼怕它們。第二,人工智慧不會利用人們的無知,人類不會犯的錯誤,人工智慧也不會犯。第三,人工智慧只是加速了文化發展。人工智慧並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麼特別,它促進了那些正在加速發展的人類文化現象的發展。人類文化,正在改變地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類社會。人類文化已經進化為一台超級智能機器。

摩爾在《人工智慧和親社會行為》一書中,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目前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並不完全是人工智慧造成的。但人工智慧尤其是機器學習,在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能夠推動社會科學研究,包括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人類學和市場營銷等學科。

為了應對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倫理風險,摩爾提出以下幾條建議:首先,人工智慧應遵守現有的法律法規;其次,在設計人工智慧產品時,要保證其安全性;最後,做好人工智慧產品的售後服務。

摩爾稱,理解人類行為可能是人工智慧的最大優勢,它能幫助人們找到減少衝突和可持續生存的方法。然而,他也提出了人工智慧的一些缺點,如有的消費者可能會對人工智慧產品或服務上癮,用戶的隱私得不到保障等。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辯證看待人工智慧的角色地位

責任編輯:馬小淇 排版編輯:馬小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2018教育部預算逾1478億,高等教育預算漲幅增加!
張宇:五四時期關於歷史學性質的論爭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