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讀一本書,都是一次靈魂的碰撞與交流
-《小王子》
作者:(法)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
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我覺得他很酷。
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那些經歷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天真無邪,甚至是娛樂的。
大學的第一個生日收到了《小王子》,我本以為這是小孩子的童話書,對於已經是大人的我有點小孩子化了。
報著一顆童心看了第一遍,並沒有看懂。於是進行了第二遍第三遍,我明白了這是一本寫給曾經是小孩的大人們的書。
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條,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
每個人在讀的時候在書里都會找到自己的縮影,每一個小動物、一朵花、一個人都象徵著不同的人性。赤裸裸的擺在人們的眼前,有時候人們還要遮住眼睛,故做是一個瞎子。
-《島上書店》
作者:(美)加布瑞埃拉·澤文
這是一本關於全世界所有書的書,寫給全世界所有真正愛書的人。
島上書店在艾麗絲島,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它是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門廊上掛著褪色的招牌,上面寫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當我第一次看到《島上書店》這本書的時候,就迫切的想知道這是個怎麼樣的書店。
書店店主A·J·費克里,是一個閱讀重度潔癖患者,性情古怪,同時是一個憤青。
命運有時會捉弄人,妻子的離世讓他痛苦不已,但小女孩瑪雅的到來開始改變他的人生,父愛爆棚,重新生活。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這本書書寫了他的一生,但我覺得它寫給我們每個愛讀書的人。
我很喜歡這句話:「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後就不孤單,我們並不孤單。」
當每次我感到孤寂,都會在書里尋找安慰,尋找另一個世界,可以說是不滿足現狀,又無法改變的時候,讀書是最好的排遣。
「我們不全是長篇小說,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後的最後,我們成為一部人生作品集。」
-《紅玫瑰與白玫瑰》
作者:張愛玲
當我知道張愛玲二十三歲寫出這樣無奈的故事,實在是讓人佩服,想想自己二十三的年紀只能想到戀愛的甜生活的樂,哪有那麼深奧的戀愛婚姻觀。
《紅玫瑰與白玫瑰》中有一段膾炙人口的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米粒,紅玫瑰和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寵愛的都有恃無恐,婚姻本是將就,那麼將就也許是種幸福,看進入婚姻生活里的我們怎麼將就和講究。愛情與婚姻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就是這麼一點男女之間的瑣事,千百年來被世人津津樂道,眾說紛紜,讓人神魂跌倒,痴情不已。以至於留下一段段的佳話,讓人們不由得嚮往愛情的美好。
—《德伯家的苔絲》
作者:(英國)托馬斯.哈代
這是我最喜愛書之一,哈代在小說的副標題中稱女主人公為「一個純潔的女人」,公開地向維多利亞時代虛偽的社會道德挑戰。
哈代從小說的一開始就暗示了主角的命運。苔絲第一次離家去找亞力克.德伯,亞力克.德伯送她一束玫瑰花插在胸前,然而花刺卻不小心刺破她粉嫩的皮膚,她若有所思,但是絕對想不到她的一生將毀在這個男人手裡。
亞力克.德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玷污了苔絲少女的潔白,毀了她璀璨的人生,對苔絲只是佔有,就算有愛,他的愛也是扭曲的。我對他充滿了厭惡,不過是個得不到愛的可憐蟲。
最純潔的靈魂,承擔最承重命運。父母的貪婪,命運的交錯,努力的想活著,想平淡的生活,但在私下裡卻暗流涌動,在這種生活的暗流推動下的隨波逐流,好不容易得到一份真摯愛情,因為她太誠實,新婚之夜坦白自己過去的不辛遭遇,卻得到丈夫克萊爾的無法原諒,棄她而去。
我看到一個至高至上,溫順善良,青春美貌的女孩被命運無情的摧殘,被誘姦,被拋棄,最後被絞死,這令我心痛不已。
當苔絲遇到克萊爾,我以為她的生活有了新的曙光,可以開始幸福的生活,可我沒想到克萊爾是那麼的無情冷酷,就算他後來道歉懺悔,可是他已經把苔絲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我無法感受在那樣的社會環境和背景下苔絲的痛苦,現實的壓迫,讓她無法呼吸,著實一個悲劇,讓我沉思一個人遇到難以啟齒的傷害和悲痛時,又該怎樣或是能怎樣生活下去?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沃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
又是一個女人悲劇的故事,我覺得她可憐,又很佩服她。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的社會對於出軌的人沒有什麼好的評價可言,雖然說愛情來的時候猝不及防,但我覺得愛情是有原則和準則。
安娜作為一個有夫之婦,是孩子的母親,當她遇到愛情的時候沒有躲避,反而是迎刃而上,或許她早已渴望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情。貴族生活的壓抑,那種激情與其說愛,不如說是被壓抑和扭曲的自我大爆發。
我沒有辦法喜歡安娜,直至她卧軌自殺我也覺得這是她最好的歸宿。即使我看到她的勇氣,但是她的愚蠢遠遠超越了,她把自己的幸福全部依附在外界之上,依賴他人,不管是沃倫斯基的愛,還是卡列寧的寬容,還是社會的接納,她都在等待,被動的去愛。
在這部作品中,相對於沃倫斯基,我更同情卡列寧,甚至有些心疼他,並不因為他的「虛偽」而鄙視他。有人說他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社會地位,為了面子,可能有一部分,但我認為他是因為愛安娜,所以一再的寬容,給她機會,留一個家給她,就算她懷了情夫的孩子,也照顧她,並讓她生子。我覺得作為一個丈夫他已經做了該做的,就算他沒有那麼的激情,可是家是溫暖的,對她是有愛的。
在面對愛情的時候,理性和感性各佔一半,需要理性的時候必須抑制感性,追求幸福是沒有錯的,但總需要我們的努力,捨得丟棄一些東西,但不是所有的愛值得不顧一切。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作者:高銘
該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到一些特別的人,會對號入座,我覺得他(她)很聰明,只是聰明的有些反常了,不被世人所理解,每當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我覺得我也是一個「病人」,而且病的不輕。
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女孩,她可以把人看成各種各樣的大小動物。而她自己是一隻鼴鼠,她說她最不喜歡快要變成鏟子的指甲。
我突然覺得很有意思,特別想知道我是個什麼樣的動物,我希望是一隻嫵媚的貓,那麼我就可以勾引隔壁那隻帥氣的貓。
我總覺得我有做精神病的潛質,單看看書就能輕易認同別人的觀點,當那老頭有條不紊的說道,聽的我覺得頭頭是道,瞬間拜倒在他的才華下,聽說他還拯救了院里的幾個精神病患者,更是讓我佩服。
他們的世界,我們不懂,他們的「才華橫溢」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背叛了社會準則,就被定義為「神經病」。
每讀一本書我都要做讀書筆記,久而久之,有些別人的句詞成了我的財富,深印在我的筆記本里。胡適認為,「日記屬於傳記文學,最重在能描寫作者的性情人格,故日記愈詳細瑣屑,愈有史料的價值」。而他也一直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其日記的內容涵蓋了他自1906 年至 1962 年的生活經歷,這就為我們進一步了解胡適留下了許多資料。雖然我不是胡適那樣的偉人,我的日記也只屬於我,是我一生的擁有,讓我看到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彷彿每一個書中的主角都在身邊。
時常我們感到無聊或是生活無趣的時候會想到遠方和詩,想到遠方流浪。但現實沒有那麼的允許,那隻能追求詩了。就好比我們常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讓它們至少有一個是飽著的。總有一本書,將會改變我們生命的寬度,給你帶來無限的想像。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