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清政府為何暗助日本?
提到日俄戰爭時,最常見的說法是:清政府坐視兩強在自己的領土上作戰不聞不問,保持中立。其實當時清政府名義上保持中立,暗地裡卻支持日本。剛在甲午戰爭中與日本結怨的清政府為何要幫助日本呢?
沙俄趁亂佔領東北
在義和團運動時期,沙俄利用八國聯軍侵華的混亂局勢,以替清廷維持秩序和保護中東鐵路為借口,出兵佔領了中國東北,並且拒不撤軍。
東北是清廷的「發祥之地」,他們當然不肯把列祖列宗陵寢之地割讓給俄國人。清廷在無力單獨驅逐沙俄的情況下,只有訴諸列強,將東北問題國際化。不久,清政府將沙俄拒不撤軍的消息透露給了日本及其他列強,列強尤其是日本的介入,使得沙俄「和平獨霸東北」的企圖落空。1904年2月6日,日本與俄國斷絕外交關係;8日,日本海軍突襲了旅順港內的俄艦,日俄戰爭爆發。作為這場戰爭最大的利益相關者,清廷選擇了「局外中立」。
袁世凱反對「聯日拒俄」
允許他國在本國領土上交戰,這無疑是荒謬可恥的,但在當時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卻是唯一對中國有利的選擇。當時清廷自甲午戰爭後編練的新軍因遭八國聯軍打擊而解體。再者,按《辛丑條約》規定,中國須接受為期兩年軍火禁運的國際制裁,而且由於要賠款,清廷已無糧餉支撐對俄作戰。
當時清廷以張之洞為代表的多數地方督撫主張「聯日拒俄」,因為由於中俄接壤,相比日本,俄國對中國的領土威脅更大。而唯獨袁世凱要求朝廷在即將爆發的日俄戰爭中保持「中立」,其理由是:「附俄則日以海軍擾我東南,附日則俄分陸軍擾我西北,不但中國立危,且恐牽動全球。日俄果決裂,我當守局外。」
清政府暗地裡助日抗俄
雖有宣稱嚴守「中立」,但其實當時的中國還是暗中支持日本的,其主要支援手段包括:
為日軍提供情報方面的支持。1903年底,袁從北洋軍中挑選數十名精幹士官,與日本組成了聯合偵探隊。直系軍閥首領吳佩孚就是因為參加日軍的諜報活動,戰後被晉陞為上尉軍銜的,日軍授予其勳章。直隸總督府每天還將東北和蒙古的情報通過袁世凱的日本顧問轉交日本天津駐屯軍司令部。
此外,部分清軍直接參与了日軍的軍事行動。日俄戰爭爆發之後,清軍陸續調往東北者有數萬人。這些清軍抗俄情緒高漲,參與到了日軍的作戰行動當中。1904年5月7日,俄軍指責「興京廳以南所扎之華隊隨同日人攻打俄人」。此外,清廷對日軍招募華人義勇隊之舉,故意採取了聽之任之的放任態度。日本在東北收編了以馮德麟為首的土匪組成「東亞義勇軍」,這支華人武裝與俄軍交戰64次,僅俄軍將校就有12人被他們打死。當時清政府還以紅十字會長盛宣懷(當時他是工部左侍郎)名義秘密籌款對日軍撫恤。最終日本戰勝,清廷借日本之手保住了東北。
※蔣介石評國軍將領湯恩伯之死:死了也好
※睡覺時間過長對健康不利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