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愛上張無忌

 美滿

毛阿敏 

00:00/04:14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

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

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大部分書中的道理絕對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我詢問過許多男性朋友,關於同時喜歡兩個女生的問題。從他們口中得到的答案,大部分都是肯定的,有些人告訴我他們甚至會同時喜歡好幾個女生。

那麼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嗎?

我認為,當然是。並且是不可杜絕的。

只是對於人們來說,愛情這件事只應該發生在兩個人之間。那麼很多時候,就會出現圍繞著一個男人而發生的「紅白玫瑰」的戰爭,有些熱烈明確,有些暗潮湧動。

多年來,影視作品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紅白玫瑰之爭,許多觀眾都會為一部劇中的兩個女性角色在各大平台爭執不休。

《仙劍奇俠傳》

靈兒肩負重任,隱忍溫柔;月如為愛犧牲,真摯火辣。

《風雲》

明月性情剛烈,敢愛敢恨;夢溫柔婉約,細心體貼。

《青雲志》

碧瑤鬼馬精靈,只為情故;雪琪清冷寡語,為愛糾結。

《神鵰俠侶》中,所有出場的女子都逃不開「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命運,《倚天屠龍記》中也有被大眾談論多次的「四女同舟」。就像金庸老先生筆下大多數傳奇男主角一樣,出場的四個性情各異的女子都不可自拔地愛上了明教教主張無忌。張無忌的人生就像是開掛一般,掉下山崖沒有丟掉性命反而練成了九陽神功,誤入明教隧道輕輕鬆鬆便學會了使前教主殞命的乾坤大挪移,外公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師公是武當派掌門,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我黑白兩道都有人」。對人彬彬有禮,好管閑事還總能使人心服口服,對所有傷害他的人都能以德報怨,講義氣、重感情,武功集各家之長,連金庸老先生都說張無忌是他最想成為的人物。這些完美的條件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四個自身本就是傳奇的女子心甘情願地陪在張無忌身邊了。

與從始至終只愛小龍女的楊過不同的是,張無忌確實對這四個女孩都存在著情愫。書中有一章寫道,張無忌在船上做了春夢,夢裡他把四個女孩都娶了,蛛兒也為他散去了全身的毒功。四個女孩大被同眠,這樣的生活可稱得上是快活。而這一章回的名字就叫做「四女同舟何所望」。

近日在微博上收到一條評論回復,我無比認同。

張無忌身邊的四個女孩中,趙敏鬼馬精靈,周芷若溫柔婉約,小昭賢良淑德,殷離倔強剛烈,四者都有其優點。

在爭奪張無忌的這場比賽中,蛛兒因誤會無奈被退賽,小昭為了娘親和愛情主動推出,最終站在決賽場上的只有趙敏和周芷若。

趙敏是蒙古郡主,身份尊貴,在政治層面上是張無忌的敵人,按理來說是最不可能與張無忌在一起的人,但是在四個女人的戰爭中她卻贏得了最終的勝利。一直以來,張無忌為什麼會選擇趙敏的這個問題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大概是因為她「我偏要勉強」的決心和勇氣,征服了在愛情中搖擺不定的張無忌。同樣是人們口中的「妖女」,趙敏與張無忌的母親殷素素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我相信,這對於有著戀母情結的張無忌來說,他一定能夠在趙敏的身上找到母親的影子。

楊逍和范遙對望一眼,知她今日是存心前來攪局,無論如何要立時阻止,免得將一場喜慶大事鬧得尷尬狼狽,滿堂不歡。楊逍踏上兩步,說道:「咱們今日賓主盡禮,趙姑娘務請自重。」他已打定了主意,趙敏若要搗亂,只有迅速出手點她穴道,制住她再說。趙敏向范遙道:「苦大師,人家要對我動手,你幫不幫我?」范遙眉頭一皺,說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了。」

趙敏道:「我偏要勉強。」

對我而言,不管哪個版本,我更喜歡的都是周芷若。大概是受喜歡古典文化的影響,周芷若的名字就已經吸引住了我。芷,作名詞時,可以指兩種香草,比如白芷、杜若。古時候的詩文中也有許多芷若二字連用的情況。雖然在書中已經明確寫道「我姓周,我爹爹說我生在湖南芷江,給我取名周芷若」。但對於周芷若名字的解讀仍然有許多。

周芷若從小命途凄苦,本是漢水漁夫之女,卻因元兵入侵,父母雙亡,得到武當張三丰的引薦進入了峨眉滅絕師太門下。孤女能夠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本該是喜事,但她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改變。失去了父母,寄人籬下,在正道固有的各種規矩下長大,師父滅絕師太偏執自私、師姐丁敏君口蜜腹劍,芷若作為最小的弟子在多重精神重壓的環境下長大,性格變得多疑、怯懦、隱忍、偏執是必然的。多年後再次遇到小時候青梅竹馬的無忌哥哥,心中抑制不住的情愫也礙於名門正派與邪門歪道的對立而充斥著膽怯和內斂。

如果說這些都不算什麼,那麼真正使得周芷若一生的命運發生改變的便是師父滅絕師太死在自己眼前的事實。萬安寺中,滅絕師太逼迫芷若以師傅、子女和愛情這三樣女子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事物發下毒誓,一輩子都不得對張無忌傾心,還必須要接任峨眉派掌門且不擇手段奪取倚天劍屠龍刀。從這一刻開始,周芷若在與趙敏的對抗就已經可以預見結局了。失去了一直作為信仰的師傅,因掌門信物受到同門排擠;面對自己從小喜歡的男子,卻因為誓言飽受內心煎熬;面對倚天劍屠龍刀,她必須違背內心、違反道義,只為遵守使峨眉派發揚光大的誓言。在我心中,論狠毒,滅絕師太絕對不亞於任何人。她從萬安寺縱身一躍,輕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可也徹底毀掉了一個溫柔婉約的江南女子。因芷若一句誓言,便在她與張無忌的愛情中增添了無數障礙。面對嬌俏機智的趙敏本就沒有勝算的周芷若,從此時大概已經預見自己最後輸了比賽的結局,才會變得更加多疑善變。

從大局來看,周芷若毀倚天劍屠龍刀,偷武功秘籍,殺蛛兒並且嫁禍給趙敏,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無法被原諒的過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周芷若身世和命運的可憐並不是她犯下這些錯誤的理由,但是她不過一介女流,在家國大義、尊師重道尤為重要的古代江湖中,她又能有何選擇呢。

黑格爾說: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最美,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都推廣為愛情,她只有在愛情里才能找到生命力;如果她在愛情方面遭遇不幸,她就會像一道火焰被一陣風吹熄掉。

最後真正將周芷若陷入萬劫不復境地的其實是張無忌的背棄。這場她一直畏畏縮縮、深陷恐懼的愛情博弈中,張無忌給了她巨大的希望,又親手將她推向深淵。在那個女子名節被看得至關重要的時代,面對她一直害怕的對手——趙敏,身為峨眉掌門的她在面對張無忌的背叛的一瞬間,委屈、悔恨、不甘、氣憤、失望,萬千心緒湧上心頭,從而造就了經典的「新婦素手裂紅裳」。趙敏很聰明,在周芷若關上幸福之門的最後一瞬間毀掉了這扇門,不僅讓張無忌沒有回頭的餘地,也徹底地毀掉了周芷若的希望。

周芷若霍地伸手扯下遮臉紅巾,朗聲說道:「各位親眼所見,是他負我,非我負他。自今而後,周芷若和姓張的恩斷義絕。」說著揭下頭頂珠冠,伸手抓去,手掌中抓了一把珍珠,拋開鳳冠,雙手一搓,滿掌珍珠盡數成為粉末,簌簌而落,說道:「我周芷若不雪今日之辱,有如此珠。」

這個命途多舛的孤女,在這一瞬間,心中的怨恨和偏執徹底被激活,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在書中的結尾,張無忌前去醫治宋青書。

周芷若冷笑道:「咱們從前曾有婚姻之約,我丈夫此刻卻是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沒傷你性命,旁人定然說我對你舊情猶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罵我不知廉恥、水性楊花。」張無忌急道:「咱們只須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他作甚?」

周芷若道:「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許多人愛趙敏的「我偏要勉強」,我唯獨喜歡周芷若的「倘若我問心有愧呢」。趙敏的一生暢通無阻,全程光環加持,她可以恃寵而驕,想要什麼只管去爭取便好,什麼都不用顧及,這樣的生活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卻無法實現的。所以她可以說出不管不顧的「我偏要勉強」,就像個撒嬌的孩子。而周芷若只有凄苦的身世,沒有身邊人的寵愛反而經常被為難,好不容易有了自己想追求的愛情卻被一句誓言毀去。所以她只能說出偏執又無奈的「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我想,如果周芷若可以選擇,她寧願沒有遇見張無忌,沒有漢水邊的一飯之恩;或者沒有遇見張三丰,不用入峨眉,遇見滅絕師太;又或者沒有發下那句毒誓。只做一個平凡的江南女子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街頭塗鴉藝術,你了解多少?
很質樸的回憶《帶著女兒去划船》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