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立:冶金考古新進展
在2018年3月30日下午的《考古學研究》課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陳建立教授以《冶金考古新進展》為題,報告了中國青銅冶鑄技術、鋼鐵技術的起源及其本土化過程,以及明清時期煉鋅技術的冶金考古研究新成果。
綜合考慮冶金技術種類與年代,陳建立教授將中外冶金術交流史大致劃分為三次浪潮,並指出先秦兩漢時期的每次社會重大變革,均與冶金技術自外界傳入和本土創造的過程有關,即青銅器成為夏商周三代禮制的載體,鋼鐵為秦漢帝國的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而融入世界體系是中國冶金技術發展歷史的必然結果。
冶金術中外交流的第一次浪潮是青銅冶鑄技術的起源及其本土化過程,其時間是從中國出現青銅冶鑄活動持續到戰國晚期。根據目前研究結果,雖不排除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獨立起源的可能性,但青銅冶鑄技術也可能通過歐亞草原或新疆自西方傳來,需指出的是,是中原地區地區創造了青銅器塊范法鑄造技術並完成了青銅冶鑄技術及其使用的本土化進程,即青銅禮器的塊范法鑄造和青銅禮制的形成。青銅冶鑄技術的本土化轉變推動了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並迅速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強烈影響:如禮制的傳播,中原地區對周邊地區銅資源的獲取等。西周早中期,鍍錫製品最先在陝甘寧地區開始出現,並以此為中心向周邊傳播,也發現東西方在鍍錫工藝的技術和審美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說明鍍錫技術也可能自西方傳來,目前在中亞地區也出土少量鍍錫製品,但在地域與年代上仍有較多缺環。所以,需要強調的是,深入認識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從北向南、從西向東的變化,以及青銅冶鑄技術的中外交流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
甘肅早期銅器與冶鑄遺址研究
冶金術中外交流的第二次浪潮是鋼鐵技術的起源及其本土化過程,其時間自商代中期起至東漢時期,與第一次浪潮的年代有一定重合。中國北方和西北地區自商代中期最先使用隕鐵和塊煉鐵,這種冶鐵技術也可能傳自西方。春秋早期,在中原地區率先發明了生鐵冶煉技術。戰國時期,生鐵技術已開始自中原向周邊地區傳播。秦漢時期,鐵器生產呈現規模化、標準化的特點,已形成完整的鋼鐵冶煉技術體系。鐵器的廣泛使用,推動了社會經濟、文化和軍事的發展,為秦漢帝國的建立起到支撐作用。生鐵技術通過多種方式向東亞、中亞和中南半島地區廣泛傳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些地區的技術發展。秦漢時期,也存在諸如外來金銀製品及其仿製和鍮石的輸入等冶金術交流的考古學證據。
鋼鐵技術本土化
(左:甘肅磨溝遺址出土中國最早人工冶鐵製品;中:山西曲沃天馬-曲村遺址出土中國最早的生鐵殘塊的金相組織;右:河北藁城出土中國最早的隕鐵製品鐵刃銅鉞)
冶金術中外交流的第三次浪潮是融入世界冶金技術體系的過程,陳建立教授暫將其大致確定在唐至明清時期,主要涉及白銀的世界貿易、鋅的冶煉和西傳、白銅的冶煉和西傳和現代冶金技術的西來問題,陳建立教授以煉鋅技術為例展開討論。
在中國古代,鋅是最晚被人工冶煉的一種金屬,也是黃銅的主要成分之一。以往學界關於鋅和黃銅冶煉史的研究,對文獻、黃銅器物以及傳統工藝調查方面著力較多,而對煉鋅遺址調查、煉鋅遺物檢測分析和煉鋅業的生產組織的關注較少,因此從田野考古方面去開展煉鋅技術的研究極為重要。
重慶豐都石柱煉鋅遺址群,在三峽文物保護工程期間發現了明代煉鋅的坩堝。掌握此線索後,陳建立教授團隊與重慶、河南等考古單位的學者共同對該地區同類型的遺址展開調查,通過查閱地方志、地質報告,調查遺址現場和採集樣品,並在實驗室對樣品進行檢測分析,研究了明清時期煉鋅技術,並初步研究了鋅對於17-19世紀大規模鑄造黃銅錢幣的重要作用。關於豐都煉鋅遺址群的綜合研究將中國古代煉鋅史的研究推進到田野考古的新階段,但這一研究在鋅冶煉技術的起源與發展,金屬鋅的流通以及煉鋅手工業生產管理方式等問題上,仍需開展更深入全面的文獻調研和田野考古工作。
重慶豐都煉鋅遺址出土爐基、坩堝
與《天工開物》記載的比較
桂陽位於湖南省的東南部,礦產資源豐富,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類文獻對這一區域的金屬生產存有極為詳細的記載。陳建立教授團隊與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這一地區展開了煉鋅遺址群的調查,發現了與煉鋅有關的採礦、冶煉、制陶等遺址,並發現不同性質的遺址存在「移礦就煤」的分布規律,說明古人對冶煉址的選擇極具經濟性。通過調查,也發現一些遺址保存完好,內涵豐富,在這裡開展冶金考古研究將具有示範性意義。因此,團隊選擇對桐木嶺遺址展開系統性的考古發掘。
團隊堅持聚落考古的田野發掘理念,實際操作中以找到當時的生活及工作面為目標,通過對桐木嶺遺址冶煉平台的完整揭露,發現該山體檯面存在明顯的功能分區。這是目前國內礦冶遺址中揭示出功能結構最為完整清晰的遺址之一,對研究古代冶煉場址的功能布局具有重要借鑒作用。
湖南桂陽桐木嶺遺址第一冶煉單位布局
重慶和湖南兩處煉鋅遺址群的調查、發掘和綜合研究,初步重建了明清時期煉鋅的操作流程及生產管理方式,為深入研究當時的生產組織提供了科學資料,並促進了當地的文化事業建設,凸顯了冶金手工業考古的研究價值。
陳建立教授指出,從冶金考古的研究角度來看,技術不是孤立存在的,受到了所處的政治、社會、經濟、意識形態、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技術的重建需要考慮從原材料到生產、分布和使用,也要結合考古、歷史、地理、科學、民俗學證據對古代冶金技術進行全面研究。研究中應構建穩定的多學科合作研究團隊,同步開展價值評估與保護研究,重視礦冶文化線路或礦冶遺址群的綜合研究、保護與展示研究。另外,在礦冶遺址調查與發掘方法、冶鑄遺物採樣標準以及檢測方法等方面仍待完善,需要在工作中認真探討冶金手工業考古的研究方法。
講座最後,陳建立教授特彆強調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冶金考古工作者需與一線考古工作者相互理解、配合,為純粹的共同學術目標而開展協同合作研究,終將收穫優秀的科研成果。
陳建立教授講座現場
本文已由主講人審閱
紀要整理:胡毅捷、塗元葳
編輯:商晨雯、李凱
本文來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微信公眾號,我們將努力為您提供豐富的信息,讓關心學院發展的您看到一個更活躍、更資深、更全面的考古文博學院。
了解更多信息,請前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網站:
TAG: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