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建設
導讀
城市公共空間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的空間,集觀演、休息、娛樂、健身、餐飲、文化等為一體,是人們社會生活發生的舞台。
本期政策建議專欄分析了我國現有城市公共空間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間的再認識,並且給出了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對策建議。
本文字數:3787字
閱讀時間:12分鐘
2016年召開的聯合國「人居三」公布的《新城市議程》提出「將公共空間作為城市規劃的核心要素」。城市應當著力優化公共空間,提升城市的活力與魅力,通過公共空間為市民提供休閑、遊憩、交往等活動場所,讓大家能夠更均等地享受城市生活帶來的美好與快樂。充分體現城市的人民性。
城市公共空間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的空間,集觀演、休息、娛樂、健身、餐飲、文化等為一體,是人們社會生活發生的舞台,城市公共空間不僅僅是讓人參觀的,而是供人使用、讓人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它的實質是以參與活動的人為主體的,強調人在場所中的體驗,強調人在環境中的活動,強調場所的物理特徵、人的活動以及含義的三位一體的整體性。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閑暇時間的增多,公共空間對於城市居民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
一直以來 ,我們常常把眼光放在設計「做什麼」的問題上,即如何做好一個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的設計問題,而極少去研究設計與人的價值關係以及設計對人的意義。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建設,是從人的尺度、人的行為、人的心理出發,為社會公眾提供人性化、人文化、個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間。
一、我國現有城市公共空間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代城市的大規模擴張和肆無忌憚的大規模更新,造成了城市空間環境的大破壞,如整體形態的粗濫、尺度的失調以及社會意義的喪失等等。世界各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迅猛的都市化過程,換來的卻是「千城一面」毫無特色的城市空間,其設計過程大都忽視或否認街道、廣場和其他戶外活動空間的重要性,忽視城市歷史文化傳統,缺少對人的關懷,其突出的表現就是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的缺失。
有的城市為了樹立城市形象,無視地理氣候條件,在市中心開闢大尺度的草坪和硬質廣場;還有的城市為追求經濟利益,盲目地打造商業步行街,導致道路交通系統一度混亂;種種現象出現使得城市的人居環境不能隨著城市的建設發展達到協調改善的目標,休閑空間不能真正滿足人休閑活動時對空間的舒適體驗要求,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城市的發展與更新。
二、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間的再認識
(一)可意象的城市公共空間。可意象的城市公共空間體系就要求空間體系的層級清晰,結構完整有序;個體空間在整體體系中的定位明確;整體環境能反映城市的特色。例如巴黎主要的城市級公共空間在空間上互相關聯,形成了兩條明顯的軸線。可意象的空間一般邊界清楚明確,邊界內外在色彩、質感等方面有顯明的區分;具有良好的封閉空間的「陰角」;閉合的邊界(空間的輪廓線)呈一定的圖形關係;構成邊界的元素(如建築物)在高度、形式和材料上統一、協調,有相似性、連續性和閉合性等特徵。
(二)符合人的行為心理的城市公共空間。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要兼顧私密性和公共性兩方面的需要,但很多情況下私密性活動和公共性活動之間並無截然的劃分標準。出於需要,人們會在公共空間從事私密性—公共性程度不同的活動,並形成相應的行為場景。同時,城市中應該在各種人群能方便到達的地方設立小型的公共廣場和其他活動中心,以便滿足公眾互相接觸交往和參與公共活動的需要。這類開放型空間不需要太大,大而無當反而會顯得空曠與荒涼,一般位於城市中心區,到達和進入安全方便,活動中心設施應具有互相配合、支持的多種功能,以便為不同群體提供公共生活方面的良好服務。另外,由於人的個體行為差異、各種人群的需要不同,不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體現出特定人群的自發性行為習慣。
(三)體現社會文化心理的城市公共空間。城市公共空間的社會文化涵義,一是靠環境的創造者,在他創造環境的將歷史、文化、生活和具有象徵性的人文要素在人其中,賦予環境以一定的社會屬性,使環境含有一定的意義,並對觀賞者和使用者施加刺激和影響;另一方面則依靠觀賞者和使用者根據自己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當時的心境,以及環境的中介啟迪而對環境產生—定意義上的理解。
三、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對策建議
針對我國城市公共空間存在的突出問題,立足於「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從城市規劃和城市公共空間結構的角度出發,對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性化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關注地理氣候環境,注重可持續發展
公共空間在體現人性化設計應該結合各個地方氣候特點,地域風格的影響。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氣候特點,因此,對應的他們的公共空間設計就要具備相適應的特點。在北方,空氣乾燥,氣候寒冷,公共設施在材料上多採用有溫暖材質感的木材,色彩偏向鮮艷醒目,可以調劑漫長季節中單調的色彩感。讓人們在寒冬中感受到心理舒適,心情開朗輕鬆而愉快。南方潮濕雨水多,選用材料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色彩多運用的明亮色彩。
(二)珍視城市文脈,賦予空間場所精神
公共空間應當體現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反映當地居民的人文精神。公共空間設計不僅僅滿足於功能設置,更重要的要體現出當地民族風情。中國地域面積大,多民族的基本國情,不同民族在他們的發展中形成自己獨有的公共空間的風格特點。北京衚衕,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淮南水鄉的粉牆黛瓦、福建的客家土樓,在這些不同風格的區進行公共空間設計時,一定不能破壞當地風格,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要充分結合到建築整體風格,抽取隱含在其中的形態、色彩、文化等要素,再運用到人性化的公共空間設計中。整體考慮當地的建築風格形式和公共空間的設計。
具有一定歷史沿革的城市中往往留存一些舊建築舊街區,這些保護建築、保護地段以及大量舊建築及其環境都是該城市的歷史見證。在舊城改造過程中應很好地發掘和利用這些寶貴的人文景觀資源,將其建設成為旅遊景點和市民文化生活基地。特別是對於外地的觀光者來說,尋求各地景觀信息中的歷史性、地方性差異,是最有刺激性的。在保護與開發利用這些歷史遺存中,值得注意的是保護它們的歷史信息不受破壞,對其周邊環境須加以控制,以延續城市的傳統文化特徵,突出城市、城區的個性。
(三)以人為本,符合大眾的感官特徵和尺度要求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感受作為基本出發點。時時思考什麼是市民大眾的需求以及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等根本性問題,並通過設計實踐儘力予以解決。在規劃設計中,以下幾點是值得注意的:
l.盡量創造條件使人們可以自由參與其中
通過一定的參與和情感介入,使自身的行為與環境有機結合,從而顯示自身的價值,這種身入其境的體驗是最生動的人性表現。
2.領域的界定
領域感是人要求界定自身活動空間範圍的本能,個人、家庭的私人活動和社會群體的公共活動均發生在與各自領域相對應的物質空間中。設計中可通過空間適度圍合,形成可以加強使用者的安全感和領域感的積極空間。這要求人們積極發揮空間構成元素的作用,不是將它們堆砌在空間之中,並注重構成元素在城市中的空間關係,增強空間層次性和空間識別性。
3.把空間的邊緣部分作為設計重點
儘力提供陰角空間、袋狀空間或中介空間,公共場所的活力和生氣往往由邊緣空間中引出。
4.強化精品意識,在細部處理上精雕細刻
良好的細部能直接提高城市生活的質量,它包括:空間的體量和形態、料的質感、色彩,設施的尺度、地面的標高和鋪裝、小品的形式等硬質景以及綠化、服務設施配置等軟質景觀。比如盡量多地保留樹木的濃蔭,提供供人休息的座椅,在座椅附近設垃圾箱,為殘疾人設計無障礙設施等等。
(四)創造積極空間,增強公共空間的舒適性和吸引力
城市公共空間所提供的高度的人際直接接觸的機會是任何現代通訊技術所無法替代的,因而保證城市公共空間系統的質量,提高其效率,是城市間開放空間吸引人氣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要增加活動空間的安全性和易達性,讓街道和廣場回到步行著時代;改變街道和停車場對城市步行空間分隔的狀況,維持其連續性,加強城市各種開放空間之間的聯繫和交流。
其次,為了增強環境的吸引力,還應給休息和停留創造條件,提高供應能力。供座能力是衡量都市環境中開放空間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為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間,還應考慮加速休息設施的周轉率,最大限度地供多數人使用,不能過分追求這些設施的奢華和舒適;增加空間的多種功能用途,滿足不同的要求,淡化不同功能空間的界限,使各種活動互相交融。
(五)保持與創造小尺度的空間,塑造均勻近人的城市尺度
人在城市空間中活動,街巷、院落廣場等所有城市空間都體現出人性的尺度,當人們回顧、品味體驗、評價日常生活與工作的空間及環境是否方便、舒適、宜人、溫馨時,其答案就在空間尺度之中。小尺度的空間使人感到親切,容易給人安定感、私密感、親切感和歸屬感,過大的建築間距和空間尺度容易使空間變得消極。
(六)引入「公眾參與」和「無障礙設計」的概念
城市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體,公眾參與將是現代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眾作為城市的使用者,也是城市公共空間的享用者,因此提倡公眾參與設計,提供一種允許變化增減的彈性框架,讓設計者以外的人們去發現、組織和產生興趣,以達到城市設計更好的為使用者服務的目的。
在城市之中,生活著各種不同人群,其中弱勢群體指的是社會競爭中的弱勢人群,如:老人、兒童、婦女以及殘疾人等。在城市公共空間中實現無障礙設計(Barrier Free),體現現代文明對弱勢群體的扶持與幫助,是城市對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城市建設者為社會所做的巨大貢獻。如公共衛生間應設有特別寬大的分隔間,供坐輪椅的人使用;所有公共建築物和室外空間除了台階外,還應該建有坡道,供輪椅出入,而且坡道不光滿足輪椅的需要,還要考慮推嬰兒車,購物車,拉行李箱的人們的方便。落實「無障礙設計」這一概念,避免有名無實的狀態,也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的一個重要標準。
基於201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空間研究與城市設計」專場觀點提煉,以下專家對建議有所貢獻:
石曉冬,學會青工委委員、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
司馬曉,學會常務理事、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教授級高工
呂傳廷,學會理事、控制性詳細規劃學委會主任委員、廣州市城市規劃編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
李志剛,學會理事、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十年了,那些和汶川有關的記憶還在嗎?打開封存,讓我們一起緬懷
TAG:中國城市規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