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比戰國七雄的歷史和地圖,看看你屬於哪一國?

對比戰國七雄的歷史和地圖,看看你屬於哪一國?

戰國是一段特殊的時期,它上承春秋亂世,中續百家爭鳴,後啟大秦帝國。雖然諸侯相爭兩百多年,卻是中國文化最燦爛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弱國被蠶食,最後剩下七個大國,史稱「戰國七雄」。

對比戰國七雄的地圖,看看你屬於當時的哪一個國家?(註:以戰國中後期為參考數據)

戰國七雄


與其他諸侯國不同,秦國是營救周平王以及東遷而被賜予的封地,當時只是陝西渭水平原一地,後來歷經數百年的西征東進,不斷侵佔西戎部族和中原的領土。秦國國都幾經變遷,先為雍(寶雞鳳翔),然後遷為涇陽(陝西涇陽西北),之後又遷為櫟陽(陝西富平東南),最後定都咸陽(陝西咸陽東北)。

戰國中後期,領土包含陝西(除北部)、甘肅(除中西部)、四川(除西部)、重慶全境、湖北西部、貴州中北部、山西(除東部和北部)、河南西部,面積約90萬平方公里。

約公元前400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楚國與秦國相似,它不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起初只是長江流域的一個小部落,與黃河流域的中原諸國有很大差異。隨著一代代楚人的開墾,楚國面積越來越大,周平王時期被賜予子爵,但熊通對此不滿,自稱王號,與周天子齊名。

楚國國都幾經變遷,先為鄢郢(湖北江陵西北),然後遷為陳(河南淮陽),之後又遷為巨陽(安徽阜陽北),最後定都壽春(安徽壽縣)。戰國中後期,領土西從秦嶺開始,中部有河南南部、安徽全境,東有江蘇全境,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由部落統治,向來聽宣不聽調,名義上楚國面積達到200萬平方公里,實際可控制的只有100萬平方公里。

約公元前325年

從西周到春秋戰國,齊國一直是強國,開國國君是姜子牙。除了戰國時期的「田代姜」以及五國伐齊,局勢一向比較穩定,歷代君主也沒有向外擴展之心,國都始終未變,一直是臨淄(山東臨淄)。領土面積也沒有太大變化,最大時不超過25萬平方公里,包含山東全境。

約公元前280年


燕國是周武王分封的首批諸侯國,國主為功臣召公奭。歷史上,燕國有過兩次大的領土擴張,公元前7世紀,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併薊國;戰國中期,大將秦開擊潰東胡,取地兩千多里,遼東地區盡歸燕國,箕子朝鮮被迫東遷。

燕國國都變化不大,起初為薊(北京西南),後來為了防備南方的齊國和西方的趙國,形成「三都」體制,為薊城、中都(北京房山)和下都武陽(河北易縣南)。燕國不是強國,領土最大時包含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遼寧(除遼寧半島),面積約為20萬平方公里。

約公元前260年


趙國是晉分三家形成的諸侯國,因為內亂的原因,國都幾經變遷,先為晉陽(太原西南),後來遷為中牟(具體位置仍有爭議),最後定位邯鄲(河北邯鄲)。起初時趙國的領土並不大,戰國中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趙國軍事迅速變強,領土最大時包含山西(除南部)、內蒙古南部、河北西部和中南部,面積約為30萬平方公里。

約公元前230年(秦滅六國開始)


魏國是晉分三家形成的諸侯國,戰國初期經過魏文侯的改革,魏國稱霸戰國近百年。國都先是在安邑(山西夏縣),戰國中期,三晉關係變差,為了來自秦國的威脅,遷到大梁(河南開封)。雖然魏國曾經強盛百年,可四面環敵,領土始終不大,最大時包含山西西部和西南部、河南北部和中東部,面積約為15萬平方公里。

約公元前221年(秦大一統)


韓國是晉分三家形成的諸侯國,也是七雄中實力最弱的國家,依上黨高地和精銳兵器為立國之本,申不害為韓相時國力最強盛,但也只是不受別國侵犯。

吞併鄭國和躲避秦國,國都幾經變遷,先為平陽(山西臨汾西北),然後遷為宜陽(河南宜陽西),之後又遷為陽翟(河南禹縣),最後定都為鄭(河南新鄭)。領土最大時包含山西東南部、河南中南部和西南部,面積約為7萬平方公里。

參考文獻:

1.《史記》

2.《戰國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機密》:不再是演義,而是一種「歷史的猜想」
戰國軼事:老子英雄兒好漢,王翦父子聯手滅五國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