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孟達-五姓家奴之低配版呂布,一出祁山的勝負手

孟達-五姓家奴之低配版呂布,一出祁山的勝負手

孟達---五姓家奴之低配版呂布,一出祁山的勝負手

本想今天就把司馬懿的第三部分寫完貼出來,司馬懿部分就結束了。但是仔細的琢磨了一下,一篇還寫不完,還要分成兩篇寫,所以今天明天就先貼出來兩篇關於孟達的來吧。

第一篇講孟達的的生平,無非是叛來叛去,堪稱低配版呂布,這部分很常規。下一篇講孟達最後一次叛魏投蜀,叛變斷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成為了諸葛亮一出祁山的勝負手,這一部分需要仔細琢磨回味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大戰略家的布局,十分精彩。認真讀三國演義,慢慢品味其中的更深層次的權謀和較量。三國演義,真的比書里寫的,以及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

好的,正文開始。

三國裡邊愛變換東家的,大家一下就想到了呂布。三姓家奴嘛。可是想一想,呂布還不是改換門庭最多的。起碼孟達就比他多。自己姓孟,第一個老闆是劉璋,然後賣了劉璋跟了劉備,此劉非彼劉,然後跟了曹操,後來又叛了曹操,跟了蜀漢。前後四個老闆,加上自己的姓,活脫的五姓家奴。

那麼問題來了,孟達叛來叛去,最後把自己的命都給叛沒了。他吃飽了撐的嗎?今天來分析一下孟達的行為邏輯。

開始跟的是劉璋。在劉璋的集團中,孟達只是一個邊緣人物。而且劉璋很無能,所以孟達就跟著張松,法正一起混,打算把西蜀給獻出去。三人組的核心人物是張松,這傢伙是鐵了心要出賣自己的老闆,先是找曹操,然後找劉備。而法正是理想主義者。這兩個人有政治理想,所以才這麼做,因此也得到了新老闆劉備的賞識。張松在劉備拿下成都前就死掉了,不然後期也會有大作為。法正一直處於劉備主政後的蜀漢中樞。

孟達則是一個機會主義者,跟著張松法正賣主只是為了換取自己的政治前途。這一點也被劉備諸葛亮看透了。因此對他較為冷淡。但是他又是最早迎立劉備的人,不能太過怠慢,所以讓他和劉封一起去鎮守上庸。這多少有點流放的意思。對劉封,你一個乾兒子和親兒子去爭世子之位,怎麼能爭得到。你就去邊界那邊當一個封疆大吏,遠離政治鬥爭的中心,也可以保全自己。本是一步好棋。可惜因為關羽麥城事件,劉封孟達都失去了成都的信任。可惜劉封跟了劉備那麼久,還是沒有搞清楚蜀漢的立國之本。蜀漢的立國之本是什麼?就是三兄弟的朋友義,兄弟情。打仗打不過別人,能力差幹不成事,這都沒什麼。沒看到老大劉皇叔不也經常屁股後邊幾萬追兵嘛。這都不是事。有困難咱們兄弟一起扛,如果走散了,那千里萬里我也要去找你,如果真的扛不過去,那我陪你一起死好了,這才是蜀漢的典範。這一點立國之本看不清,做不到,那你在蜀漢就是吃不開的。

對於劉封來說,就看他跟著什麼人。前期跟著劉備,表現一直中規中矩,該頂上的時候也能頂上。但是一旦和孟達這個攪屎棍混到一起,耳根子一軟,就糊塗了。沒有去解救關羽。這個事情,你說劉封孟達有多少責任?肯定最大的責任是關羽自己。但是關羽死了,那責任就會外溢,所有跟這事沾邊的人,要麼你跟著二爺一起死了,比如關平周倉趙累,那就一起成神,沒死的,除了關公派出來求救的廖化,其他都會倒霉。所以糜芳傅士仁投了東吳。孟達投了曹魏。劉封作為早期的核心圈的人物,無處可投,也不願意背棄前半生,最後就只有死掉了。這老幾位在西蜀都是屬於永世不得翻身的反面典型。

孟達就投了曹魏。曹操對孟達一般般。這是因為曹操是一個有文人氣質的梟雄,就看當時當世是文人氣質還是梟雄氣質佔上風。早期的時候,需要樹立求賢若渴,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形象,所以盡展梟雄一面,有殺子之仇的張綉也好,多次跳槽害死主公的賈詡也好,都能真心接納。甚至天下聞名的梟雄劉備也能容得下。但是從內心深處,他還是喜歡關二爺這樣忠義無雙的英雄。所以在關公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的時候,曹操的文人氣質佔了上風,要搞一個文人式的自我感動,就把關公放走,以成全關公的名聲,也成全自己的名聲。但是到了中後期,求賢之名已成,那就不用再那麼的刻意求賢了。來了個孟達?已經兩次改換門庭了?那好吧,留著吧。可也別想苛求太出眾的待遇。爺已經不稀罕了。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他待孟達很好。與孟達坐一輛車,還把三個郡合併為一個交給了孟達,可謂遇之甚厚。這也是有原因的。曹操愛才天下聞名,可他曹丕是否愛才還沒個定論呢。口頭上肯定是我愛才如命,求賢若渴,但是光口頭說說是不行的,要看實際行動。所以曹丕要樹立自己愛才愛賢的名聲。而在這個時候,天下三分局面已成,三家地盤已經基本確定,自己地盤的人才要留下,其他兩家的人才也要搶。好不容易有一個外來戶孟達,自然要厚待,為的是給其他吳蜀兩家的人才看。到我這裡來吧,薪金翻倍,讓你當主管。這時候,孟達就是一個曹丕愛人才惜人才的象徵,至於孟達自己本身的能力和品德,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到了曹睿時代,事情就又不一樣了。曹睿時期的主線是曹氏宗親與士大夫階層的鬥爭。孟達作為一個外來戶,兩邊都搭不上。在政治鬥爭的漩渦中,最可能的結果是交出新城的控制權,回到洛陽當京官。給你孟達一個三公的虛名,但是開府建牙出將入相你就別想了,來了你就負責一個愛國衛生運動或者計劃生育吧。到了夏天給大家講講除四害的重要性,也能露露臉。但是作為一個京官,謹言慎行是必須的。別到時候被人彈劾了,搞得朝廷不得不辦了你,那就難看了。

所以孟達仰天長嘯,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啊。以前沒得選,現在,我不想再做別人的棋子了,我想當棋手。所以他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再次背叛自己的東家,倒向諸葛亮這邊。

有同學會問了,這時候叛魏降蜀,他能得到什麼?蜀漢那邊還不知道他是個什麼人嗎?能信任他嗎?諸葛亮能讓他當大將軍嗎?能讓他當副丞相嗎?不可能啊。那還叛什麼。

其實,孟達這時候有自己的小算盤,還打得很精明。

首先,他這邊跟諸葛亮暗通款曲,是暗著來的,曹魏方面並不知情。這樣一來,諸葛亮就不會找他麻煩,並自以為解決了與曹魏東北邊界的邊防問題,不需要再對東線重兵防守,因此可以全力在西線與曹魏死磕。那他孟達所在的東線就可以獲得幾年的安定局面。

其次,諸葛亮是個明白人,不會提出太過分的要求。因此他不必擔心投蜀之後成都會插手他新城的軍事指揮權,人事權和財政權,頂多象徵性的納點貢。而且,還可以從成都那邊撈一點補貼也說不定。

第三,跟諸葛亮通了幾封信,就真的叛魏了?別太天真了。如果曹魏和西蜀在東線打起來了,他孟達幫誰還不一定呢。到那時候,他的新城就成了關鍵少數,他幫魏則魏勝,幫蜀則蜀勝。到底幫誰,就看哪邊出價高了。平時的時候,則是朝秦暮楚,朝魏暮蜀。總之,在這個地方,我就是坐地虎,我就是第三方勢力,你們誰說了也不算。

對孟達這樣的流氓真小人,能治他的就只有老流氓了。孟達的不幸就在於,他碰到了老流氓,還一下子碰到了兩個。

這兩個老流氓,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司馬懿。這兩位到底是怎麼治孟達的呢?下文分解。歷史比你想像的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逃犯聽張學友演唱會落網,因人像識別被抓!
婚姻中過得不幸福的幾個原因,實在不幸福就離婚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