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萬字長文解讀規劃綱要:雄安如何成為未來發展的全國樣板

萬字長文解讀規劃綱要:雄安如何成為未來發展的全國樣板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對外發布

標誌著雄安新區的建設正式拉開了序幕

容城縣

在歷經了長達20個月的編製後,「千年大計」雄安新區的規劃終於落地。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外發布,標誌著雄安新區的建設正式拉開了序幕。

這份《綱要》對雄安新區未來的空間布局、城市風貌、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體系、交通路網、市政基礎設施和城市安全體系等各個方面都明確了規劃方向。

根據規劃,到2035年,雄安新區將基本建成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高水平現代化城市;到本世紀中葉,將全面建成高質量高水平的現代化城市,成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

屆時,新區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實現現代化,成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中規院)是雄安新區規劃編製的主體單位,該院院長楊保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作為指導新區建設發展的基本依據,《綱要》的公布意味著新區大的格局、四梁八柱已經敲定,事關雄安發展的一系列關鍵問題已經形成共識。」

《綱要》特彆強調,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據悉,下一步雄安新區將以《綱要》為統領,結合建設時序,深化細化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各類專項規劃,為新區全面建設做好準備。

空間布局:一主、五輔、多節點

這次,《綱要》的規劃範圍包括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規劃面積1770平方公里;規劃期限至2035年,遠景至本世紀中葉。

根據《綱要》,雄安新區未來的空間布局將採取組團式的空間結構,在兼顧城鄉統籌、均衡發展的同時,注重隨形就勢、疏密有度。

簡單講,新區未來的空間布局可概括為「1+5+N」,即「一主、五輔、多節點」。「一主」是指主城區,也就是起步區,由5個排列緊湊的城市組團構成;「五輔」是指容城、雄縣、安新、寨里、昝崗5個外圍組團,將在現有3個縣城和兩個鄉鎮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提升;「多節點」則是指散落分布的若干特色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兩者的規劃建設用地均為50平方公里左右。

組團式的空間布局針對的顯然是當前中國不少城市「攤大餅」發展帶來的「大城市病」問題。

《綱要》提出,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將承擔起緩解北京「大城市病」的歷史重任,探索人口密集地區優化開放新模式,為治理「大城市病」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中規院原院長李曉江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所謂組團式就是多中心,區別於北京這類典型的單中心結構城市。

按照李曉江等人的設想,每個組團佔地二三十平方公里,容納約二三十萬人,組團內部住宅區、公共服務設施、產業區平衡發展,70%至80%的人就業不出組團,可以從根本上避免交通擁堵、人口膨脹這類「大城市病」的出現。

這次《綱要》在明確採用組團式空間布局的同時,不僅對新區開發強度和開發規模明確作出了框定,也對規劃建設區的人口密度提出了約束要求( 按1萬人/平方公里控制)。

根據規劃,起步區將先行開發。中規院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殷會良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起步區的選址位於整個新區的西北部,處在容城和安新兩座縣城之間。

此前在規劃編製過程中,如何處理主城區與白洋淀的關係一直是一個難題。離得太遠,很難營造水城共融的景象;離得太近,可能會對白洋淀造成破壞和污染,同時也難解決城市的防洪排澇問題。

據殷會良介紹,規劃利用這一區域北高、中低、南窪的現有地形,隨形就勢,形成「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間格局,起步區北部是從東往西排列的5個城市組團,各組團由綠廊、林帶、水系和濕地隔離;中部地區利用低洼地帶,恢復歷史上的大溵古淀,南部臨淀地區結合白洋淀治理,對安新縣城和淀邊村鎮減量發展、改造提升,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淀關係。

大溵古淀現在所在的位置,歷史上就曾是白洋淀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圍淀造田,與淀區隔開成為陸地。事實上,至今這一區域的地勢比白洋淀還要低。殷會良說,恢復大溵古淀是順應起步區自然地理條件,實現城淀共融共生的重要舉措,在城與淀之間起到很好的生態緩衝作用,在多雨的季節還能發揮防洪排澇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起步區的規劃中還吸收了中國古代常見的城市中軸線的理念。根據規劃,位於5個組團正中間的城市組團被稱為「方城」,貫穿城市東西、南北的兩條城市軸交匯於「方城」之中。

殷會良介紹說,城市軸的作用主要有三個:城市空間的骨架、城市文化的體現和公共生活的載體。目前的設想是,南北軸線主要展示歷史文化生態,東西軸線則用於集聚創新要素、行政辦公、總部企業、金融機構等功能。

據他透露,東西軸線地下將修建城際軌道。建成後,從雄安城際站上車,30分鐘可以直達北京市區。

在雄安的對外交通規劃中,一個硬指標是,與北京、天津、石家莊達成半小時通勤圈。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依靠軌道交通。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劉秉鐮此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他們曾多次提出「軌道上的京津冀」這個觀點,中央對此也認可,「因為城市群的建設,一定是通過軌道來銜接」。

按照規劃,雄安新區將構建「四縱兩橫」的區域軌道交通網路,「四縱」是京廣高鐵、京港台高鐵(京雄段)、京雄-石雄城際、新區至北京新機場快線;「兩橫」是津保鐵路、津雄城際-京昆高鐵(忻雄段)。

除此之外,雄安新區還將構建「四縱三橫」的高速公路網,即京港澳高速、大廣高速、京雄高速、新機場至德州高速和榮烏高速(新線)、津雄高速(原榮烏高速)、津石高速。這些外圍交通的建成將使雄安成為京津冀的新樞紐。

京雄城際鐵路已於今年2月28日動工,而在起步區先期建設的則是啟動區。按照規劃,啟動區位於起步區內,包括「方城」東側兩個組團的大部分,建設用地面積20至30平方公里,容納大約30萬人。

雄安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組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啟動區的選址一方面是因為該區域場地條件比較好,另一方面是因為靠近容城東側的安置區,便於區域內群眾的搬遷安置。

根據《綱要》,啟動區將重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優質公共服務,集聚一批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前沿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現代金融、總部經濟等,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據悉,由北京市援助建設的北海幼兒園、史家衚衕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也都位於啟動區之內。

殷會良介紹說,啟動區是一個功能齊備、相對獨立的區域,建好後就可以自我運轉,「建設一片,成熟一片,然後再開發下一個組團」。

在城市風貌方面,《綱要》也作了明確的規劃。楊保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新區原則上不建高樓大廈,不會建成水泥森林和玻璃幕牆,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築;同時也避免千城一面,通過對不同地區建築空間組合設計的引導,構建多樣化、有活力的建築空間環境,塑造輪廓舒展、韻律起伏的城市天際線,再現林淀環繞的華北水鄉、城綠交融的中國畫卷。

「概括起來,就是十二個字,中華風範、淀泊風光、創新風尚。」 他說。

市民中心施工現場。攝影/劉向陽

生態格局:一淀、三帶、九片、多廊

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是雄安新區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早在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設立雄安新區之初,就提出新區絕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並把「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明確為雄安的四大定位之一。

根據《綱要》,新區的藍綠空間佔比將不低於70%,開發建設用地不超過30%。中規院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殷會良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這個比例的確定明確了雄安新區開發與保護的總體格局。

殷會良說,這些控制線的劃定,確保了新區的生態空間,使人與自然能有一個相對和諧共處的空間比例。

為了打造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綱要》提出,雄安新區將構建一個「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格局,形成林城相融、林水相依的生態城市。

「一淀」即開展白洋淀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恢復「華北之腎」功能;「三帶」即建設環白洋淀綠化帶、環起步區綠化帶、環新區綠化帶;「九片」即在城市組團間和重要生態涵養區建設九片大型森林斑塊;「多廊」即沿新區主要河流和交通幹線兩側建設多條綠色生態廊道,發揮護藍、增綠、通風、降塵等作用。

除此之外,新區還將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使森林覆蓋率由現在的11%提高到40%。

在起步區內,則通過修建郊野生態公園、綜合公園及社區公園,構建宜人便民的公園體系,塑造森林環城、濕地入城的高品質城區生態環境,實現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街道100%林蔭化、綠化覆蓋率達到50%。

白洋淀的治理和保護,是整個新區生態規劃的重中之重。為了突出這項工作,中央在決定設立雄安新區之後,在正常的規劃之外,專門啟動了針對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規劃(以下簡稱《白規》),並把這一規劃置於和總體規劃同等重要的位置。

負責牽頭編製《白規》的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曲久輝院士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治理白洋淀的總體思路可以概括為八個字:補水、治污、搬遷、清淤。

在曲久輝看來,白洋淀目前的問題主要有三個。首先是缺水,因為缺水,淀區面積已經從最初的300多平方公里縮減到現在的150平方公里左右;其次是污染,上游部分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淀中,再加上淀中村的排污;第三是生境破碎,導致水體自凈能力下降。

針對上述三個問題,曲久輝領導的《白規》編製團隊提出,要恢復白洋淀「華北之腎」的功能,前提是要補水,讓淀區面積恢復到原來的大小。據悉,這一建議已經得到採納。這次公布的《綱要》明確,通過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和上游水庫補水等措施,淀區正常水位穩定保持在6.5米至7米。

上游部分城市污水順著河流匯入淀中,是造成白洋淀水質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白洋淀由於地勢較低,歷史上匯入淀中的河流有八條之多。因為缺水,現在大部分已經斷流,有水的還有兩條,分別流經上游的保定市和高陽縣。

《白規》編製團隊成員之一、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單保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白洋淀的治理必須從全流域層面部署,僅僅治理白洋淀沒有意義。他說,這牽涉到整個流域產業結構的調整、河流水質的管理、污染治理體系的完善等,是一項極其複雜的綜合工程。

對此,《綱要》也給出了解決方案,提出推動區域環境協同治理。新區及周邊和上游地區協同制定產業政策,實行負面清單制度,依法關停、嚴禁新建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和項目。

此外,《綱要》還提出科學有序實施淀內生態清淤,消除內源污染,修復水體底部水生動物棲息生態環境,提升淀泊水環境質量,將白洋淀水質逐步恢復到Ⅲ-Ⅳ類。同時,對現有葦田荷塘進行改造,恢復白洋淀特有的「荷塘葦海」自然景觀。

對白洋淀的遠期規劃,則是建設國家公園。通過保護淀區獨特的自然生境和景觀,保持淀區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努力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試驗區和科普教育基地。

在曲久輝看來,對白洋淀的治理必將成為中國水域治理的一個標杆。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白洋淀的問題幾乎涵蓋了水域污染的所有問題,不論是治理的手段,還是治理的範圍都會具有示範性和代表性。」

此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曾表示,白洋淀的治理應該與雄安新區的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

他說,「這其實是一種倒逼機制。如果建一座新城,能治理好白洋淀,這種示範意義的價值會更高。因為,整個華北地區的生態修復、環境治理,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很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央企一條街。攝影/劉向陽

公共服務:「社區-鄰里-街坊」三級生活圈

未來的雄安,不僅要生態優美,而且還要生活便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宜居之城。此次公布的《綱要》提出,新區將構建「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路。

按照這個規劃,城市級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於城市中心地區,主要承擔國際交往功能,承辦國內大型活動,同時承接北京區域性公共服務功能疏解。具體而言,就是對接一流高等院校、國家科研院所、國家科技創新平台、博物館、基礎教育、綜合醫院等選址建設,構建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軸。

據悉,未來新區的博物館、大劇院、音樂廳、美術館、科技館、旅遊服務中心、市民共享中心都將主要沿兩條城市軸線布局。

組團級公共服務設施圍繞綠地公園和公交樞紐布局,主要承擔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提供全方位、全時段的綜合服務。這類公共服務設施主要包括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創新創業、體育娛樂、商業消費等設施。

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則布局於社區中心,主要承擔日常生活服務功能,構建宜居宜業的高品質生活環境。

中規院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殷會良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規劃在優先保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需求的前提下,堅持土地混合開發、職住均衡的理念,實現居住、就業、公共服務的均衡布局。新區不會出現像北京天通苑、回龍觀那樣的超大規模住宅區。

城市組團由若干社區組成,社區的定位是步行15分鐘的生活圈。按照規劃,社區可以滿足人們基本的生活需要,比如上學、看病、休閑、健身、娛樂等。社區內部又細分為步行10分鐘的鄰里生活圈和步行5分鐘的街坊生活圈,滿足居民日常的生活需要,比如24小時便利店、社區服務站等。

在公共服務水平方面,雄安新區將引入京津優質資源,在現代化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服務等方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比如,雄安將通過承接北京高校疏解,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區域衛生應急體系;高標準布局建設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劇院;積極承接京津豐富的賽事資源,引進國內外高端體育賽事,形成高水平、品牌化、持續性的系列賽事;建立健全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體系等。

據悉,雄安新區已與北京市在公共服務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制定對標北京的公共服務政策,按照北京的標準提供基礎教育和醫療服務。

為了減少擁堵、營造宜居的生活氛圍,《綱要》對新區未來的交通體系也進行了明確。殷會良告訴記者,交通是整個規劃體系中的核心問題之一,事實上,規劃中很多問題都是圍繞交通開展的。

據他介紹,新區內部交通路網規劃的一個大原則是「小街區、密路網」。按照這個原則,城市交通的疏解,不是靠建幾條主幹道,而是適當提高路網密度。依照《綱要》要求,起步區內的路網密度將達到10至15公里/平方公里。

除了能有效疏解交通之外,「小街區、密路網」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是能夠讓街道從滿足個體交通回歸社會交往。按照《綱要》,新區將構建獨立舒適的城市綠道,設置適宜騎行、步行的慢行系統,與機動車空間隔離,滿足市民健身、休閑、娛樂的需要。

據悉,雄安還要修建環城馬拉松賽道、環淀自行車賽道,形成獨具特色的步行與自行車文化。

殷會良說,雄安未來的街道首先要服務於人們的生活,然後是公共交通,最後是小汽車。堵車問題的解決,不僅要靠增加路網密度,更需要一系列的交通政策去支撐。

鑒於目前大多數城市的交通擁堵與私家車過量有關,雄安新區未來將放棄以小汽車為主的交通出行方式,讓居民出行更多依靠公共交通。為此,《綱要》提出將構建綠色便捷的公交體系,打造「公交+自行車+步行」的城市出行模式,實現綠色交通出行比例90%。

在這個公交體系中,一個亮點是共享智能公交。按照《綱要》,新區將利用智能交通技術,發展需求響應型的定製化公共交通系統,採用乘坐10人左右的智能駕駛公共車輛,智能生成線路,動態響應需求。

「這就是說,公交線路除了起點和終點外,沿途的路線不固定,而根據乘客的需求,選擇路線。」殷會良解釋說。在可預見的將來,新區居民出門前,只要通過智能手機,輸入上車的位置和時間,附近的公交車就會按約定來接,有些類似於現在的網約車,但它是一種公共交通服務。

地鐵現在已經成為一些大城市交通體系的標配。不過,《綱要》明確,雄安初期不建地鐵,地下軌道交通設施除了隨城際鐵路、綜合管廊等大型地下工程同步建設的地下基礎工程外,都只做空間預留。這樣規劃的主要考慮是新區初期的人口規模有限。

另外,《綱要》在其他市政基礎設施方面也提出了許多綠色宜居的要求。比如,新區將來的能源供應將充分利用風電、天然氣和地熱能源,實現100%的清潔能源;污水處理率和再利用率均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建設兼具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處理設施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促進垃圾回收利用。

河北省雄縣風光

產業發展:信息、生物、服務、新材料

雄安新區未來將布局哪些產業,此前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對此,這次《綱要》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按照規劃,新區將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現代服務業和綠色生態農業,建立全國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共享經濟發展的引領區和示範區。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綱要》提出,將搭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重點實現無人系統智能技術的突破,建設開放式智能網聯車示範區,支撐無人系統應用和產業發展。

此前,百度已經在雄安布局。2017年12 月,7 輛「無人車」從安新縣凱盛酒店出發,全程在無人駕駛的模式下行駛了約4公里路程,完成了百度自動駕駛車輛在雄安的首秀。外界預測,雄安新區很可能會成為中國第一座無人駕駛城市。

此外,《綱要》還提出,率先大規模商用5G、率先布局IPv6;超前布局區塊鏈、太赫茲、認知計算等技術研發及試驗。

上述產業的布局,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形成起步區、外圍組團和特色小鎮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具體而言,起步區重點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重點發展人工智慧、信息安全、量子技術、超級計算等尖端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國家醫療中心、中醫醫療中心。

5個外圍組團,則與起步區分工協作,按功能定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布局電子信息、生命科技、文化創意、軍民融合、科技研發等高端高新產業。

其中,容城組團布局電子信息、軟體產業、寬頻通訊、物聯網等產業;寨里組團布局腦科學、基因工程、生物醫藥等產業;安新組團布局文化創意、科教研發、藝術創新等產業;昝崗組團布局航空航天、智能裝備、新材料等產業;雄縣組團則布局雄安中關村科技園等。

按照去年8月北京市與河北省簽署的合作協議,北京將引導以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代表的科技創新要素資源,到雄安新區落地,打造一個升級版的中關村。

周邊特色小城鎮則因地制宜,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形成南北分異的產業發展格局。在北部小城鎮主要以高端服務、網路職能、軍民融合等產業為特色;在南部小城鎮主要以生態環保、生物科技、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產業為特色。

雄安新區希望通過發展上述產業,打造一個全球性的創新高地。這個高地既有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平台、國際一流的科教基礎設施,也有國際一流的創新服務體系。

按照《綱要》的要求,到2035年,新區研發經費佔GDP比重的6%,基礎研究經費佔研發經費比重的18%,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0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80%。

此次《綱要》對雄安新區將主要承接哪些北京非首都功能,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承接重點包括5個方面,分別是高校和科研機構、醫療健康機構、金融機構、高端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具體包括著名高校在新區設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高端醫療機構在新區設立分院和研究中心;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總部及分支機構;軟體和信息服務、設計、創意、諮詢等領域的優勢企業,以及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企業總部等。

去年7月,中關村部分企業家到雄安實地調研。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對他們表示,新區將通過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改革住房保障模式等措施,為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此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副組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也曾表示,中央賦予雄安新區作為開放發展先行區,有一些改革就可以在雄安試驗。通過改革,未來雄安的教育條件、醫療條件、創業條件可能都很好,房價又比北京低,那麼就能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轉移。

這次《綱要》也提出要營造承接環境,確保疏解對象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為此,雄安新區將在行政體制、財稅、金融、人才、土地等方面進行改革,打造創新開放的政策環境。

在今年「兩會」期間,陳剛曾公開表示,雄安新區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新區,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建立體制機制新高地。

他說,「我們堅持把創新和擴大對外開放擺在突出位置,正在全力配合國家發改委等部委研究制定支持雄安新區加快改革開放的措施,健全引進高端人才政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新區開發建設的生機活力。」

陳剛認為,對雄安來說,有創新才有未來,有質量才有生命,「無改革創新,就無雄安價值」。

按照《綱要》,在行政體制方面,新區將實行大部門制和扁平化管理,新區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實行聘任制。同時,新區將被賦予省級行政審批和管理許可權,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建立全新的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有效形式,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強化公益屬性。

在土地管理制度方面,將創新土地供應政策,構建出讓、劃撥、作價出資(或入股)、租賃或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的多元化土地利用和土地供應模式。

在人才管理方面,新區將探索有利於激發新區創新活力的人事、薪酬、住房、稅收、養老政策,探索個人所得稅減免政策。同時,實施最開放的人才引進位度,採用技術移民等國際人才引進方式,建立人才特區。

此前,一直備受外界關注的積分落戶制度,也得到了明確。新區將全面實施積分落戶和居住證制度,建立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公共服務提供機制。

在住房制度方面,新區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售並舉的住房制度;建立公共租賃住房、機構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和商品房等多元化住房供應體系;形成供需匹配、結構合理、流轉有序、支出與消費能力基本適應的住房供應格局。

不難看出,雄安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擺脫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成為一個內生性的創新城市。

作為一個新區,雄安擔負著要在內陸闖出一條創新驅動發展模式的任務。此前,鄔賀銓曾說,「中國很多內陸城市和區域要想複製深圳或浦東比較困難,但與現在的雄安更相似,所以將來雄安走出來的路會具有更大的推廣意義。」

當前,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樣板。如果說「深圳速度」是前一個階段的樣板,那麼雄安的目標就是創造「雄安質量」,成為新的樣板。

3月8日,河北省長許勤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河北團開放日上表示,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必將對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起到引領作用。未來雄安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他說,實現從「深圳速度」到「雄安質量」的歷史性轉變,是雄安新區承載的新的歷史使命。

值班編輯:俞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年輕人都熱衷聊星座?
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抬杠的人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