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對話劉二囍 | 1200書店肯定會倒閉的,就像人終會死掉一樣

對話劉二囍 | 1200書店肯定會倒閉的,就像人終會死掉一樣






故   事

/


Vol.

356




因為這間書店  許多人愛上廣州








戳視頻

▲ 0:00 - 6:00a.m. 你不知道的另一個世界






▲ 對話1200書店主人劉二囍







你喜歡看書嗎?


閱讀對你來說有多重要?

你有多久沒去書店了?


你上一次看完一本書在什麼時候?


你是否願意在深夜走進一間書店只為讀到一本好書?


你的城市有24小時不打烊書店嗎?




我在這個城市裡,沒有買房沒有買車,但是我有很多間書店。










2014年7月12日,廣州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正式開門營業。走過四年,1200書店早已成為廣州的一張文化名片。劉二囍從一開始的一家就夠了,到現在運營著的五家書店,這個建築師出身的書店主人一直沒有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




如果說以前的1200書店是屬於劉二囍的,那現在的1200書店大概是屬於廣州的,屬於它所存在的這個城市。廣州的夜晚為1200書店的夜間賦予了同樣的活力。




許多讀者因為一間書店愛上廣州,並且把1200作為來廣州的理由。1200書店與常規書店最為不同的是它夜間書店的形式,如果說白天的1200隻是人文的一種表達,但夜晚的1200書店是一種溫度,這種溫度能給人在城市帶來一種歸屬感。




對於劉二囍自己來說,1200就是他的家。如果1200不在了,那廣州在他心中可能又是另外一個樣子。書店作為一個城市文化空間,1200之所以特別,是因為把這種空間一直延續到深夜,它賣的不是書,賣的是時間和空間。當你來到這個書店,買書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你會坐下來想要讀一本書,1200這個閱讀空間讓你產生讀書的情緒。這是很重要的。




劉二囍直言自己沒有遇到過什麼大風大浪,如果有一天遇到了大概就是1200書店消失的時候。






  初遇  




風起了,花開了。


春天大概是一個容易邂逅的季節。




在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我來到了位於廣州體育東路的1200bookshop,這是劉二囍的第一家書店。精緻且溫暖。




書店入口非常窄小,如果你不仔細看,會很容易錯過它。第一眼望過去,一條長長的樓梯直通向上,溫暖的燈光充盈著整個室內,窄小的入口像迷幻的漩渦,吸引著每一個過路人,一探究竟。




拾梯而上,一張張的留言紙,一個個的簽名,代表著這裡發生過得每一個故事。




接待我的是一位用手語說話的女孩,雖然心裡做好了準備。但對話時,老是習慣性的先張嘴發聲。她們看起來實在太難分辨了。




留心細看,會發現,1200書店有很多關於台灣的印記。就連1200這個名字的由來都與台灣有關。入口處牆邊的台灣地圖,代表了書店主人劉二囍環島的1200km。但劉二囍確實不是台灣人,他祖籍安徽,在台灣的兩年里,他迷戀上台灣的書店文化。當他開了屬於自己的書店後,他想把台灣書店裡自己喜歡的人文和人情移植在1200書店裡生根發芽。






  不知名的背包客女孩  




劉二囍說,自己在台灣徒步旅行時,經常被台灣民眾收留。為此他自己得到很多感動。有了1200後,他同樣也想把台灣的這種善意帶給跟他一樣的背包客。而他做的很簡單,就是提供一個空間。你來,我很歡迎,只要彼此尊重。




第一個寫在門上的人,謝謝1200給我陌生城市特殊的歸屬感,繾綣眷離的時間,會是一個喜歡的開始,一起去拉薩!


——2016.5.15 孫銘浮




廣州的驕傲,來自HK人的讚美。


——2018.2.22 Sam Lee 借宿一宿




在沙發客區,擺著一張紅色的床與一張沙發,水泥刷的牆上寫滿了這個房間曾經住過的人留下的贈言。關上門,隔絕外界一切的雜音,遺世而獨立。




坐在我對面的女孩興奮的告訴我,1200書店的沙發客區域自己是好不容易才申請到的,在此之前,她已經關注這家店很久了。用她自己的話說,終於拔草了。家在廣西,學校在大連,廣州常常作為她的中轉站。她說,因為這家書店,她對廣州又多了幾分好感。讓剛離家的她少了些許孤獨。在此之前,她探尋過很多家不同的書店。只有1200真正給了她精神上的安慰。






  獨一無二的深夜故事分享會  




周六晚的深夜12點,體育東路的1200bookshop人逐漸變多,過道間擺滿了黑色的小圓凳子供人就座。一扇窗隔絕的是店內店外兩個世界。 當1200書店因為免費收留背包客被評為全球最酷的書店之一時,劉二囍認為比這更棒的是每周六晚12點舉辦的深夜故事分享會。嘉賓與聽眾聊到天亮是常常發生的事。




161期故事分享嘉賓:小晗




也許你印象中的書店分享會往往是作家高大上的簽售活動,但1200深夜故事分享會的主講嘉賓往往與大咖,大腕無關,主角有可能是一位街邊流浪的歌手,也可能是樓下的保安。你很難想像到,在一間書店裡,100個人聽兩個流浪漢講他們在廣州多年的生存技巧。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間書店做到如此,如今深夜故事分享會已舉辦了161期。下一期仍在繼續。






  他們故事從零點開始  




為了更好的了解1200不打烊書店的深夜人群故事,我和小唐只得「化為」卧底,蹲點六小時,親身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但小唐偽裝的不算成功,因為他手持黑色武器,人群見之必躲。而我成功的在外表上把自己偽裝成了一名小學生。




在書店做採訪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因為凌晨兩點的書店特別安靜,縱使看書的人都比較善良,但總不好開口去打擾。




開口從一群高三藝考生開始。






  來自著名音樂學院藝考第一名的煩惱  




在凌晨四點的1200樓梯間,一個18歲的高三生跟一個24歲一年社會人討論人生。他向我告知自己的煩惱——拿了藝考第一名。理由是,從小自己都很差,怕站得高,摔得痛。用一句話概括他的成長軌跡,大概是聽著別人家孩子長大的小孩。藝考不過是家人為了讓自己有更大的機率考上大學。大概是深夜,大概是一夜成名之後眾人突如其來的關心,讓他在這個時間願意告訴我。他得了第一名,但是他很不開心,他也很不自信。




我用我的24年人生僅有的人生經驗告訴他。你要自信,你要努力去做。這樣的話他大概聽了很多次,接下來的幾十分鐘。他把自己的煩惱打包,郵寄到我的耳朵里。我真的不是特別有耐心,善於傾聽的人。想想自己的18歲,滿滿寫著平凡兩字。怒從中來。




「你的18歲已經被畫上很重的一筆,跟大多數人相比,全國第一不是誰都能考的,例如易烊千璽。」




但願一語驚醒夢中人。






  失業的年輕女孩  




裹著毛毯,窩在沙發,冷眼的看著周圍的人群。這是她留給我的第一印象。一連兩天,她都坐在同一個位置上。也不看書,只是坐著喝茶。當我提出想採訪她的時候,她一口拒絕。直到後來我們關上相機,她才願意與我交談,但我得知的信息僅限於,她是本地人,她正在找工作。我問她為什麼不回家。她有些迷茫的搖搖頭,沒說話。我問她白天去哪裡,她說在街上隨便走走,順便找工作。而在這幾分鐘的談話過程中,她一直處於一種防備的狀態。早上六點1200清場關門時,我們準備撤退時在樓下又看到了她,孤零零的站在門口正對面的街道上,顯然她是等著1200再次開門。當我告訴她,1200白天營業時間是早上八點後。她表現出了一絲失望後仍站在那裡。




後來,當我隔了一天再次來到1200時,她正坐在樓梯口那裡抱著頭睡覺。仍然是裹著那塊熟悉的毛毯。而我,這次選擇與她擦身而過。




在我未親身體驗之前,我以為深夜十二點之後來1200的顧客,大多是被動的。




但事實是,許多人是主動的。




有通宵讀完一本《資本論》的年長者,他說在家孩子太吵了,但人有時需要知行合一;




有連續兩晚過來看書的出差人士,他說他在廣州不知道去哪,他想養成堅持看書的習慣;




有一整晚畫鯨魚的漫畫高手,他說自己正在為維護LGBT而努力;




有剛退了酒店房的三位深圳女孩兒,她們說,1200讓她們免於露宿街頭。




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人或事,但他們確實在這裡。




我們常常在網上感嘆國人的閱讀平均水平逐漸降低,喜歡實體書的讀者越來越少。但事實是,在1200,有這樣一群人,通宵不睡覺,只為讀一本好書。




在蹲點的這六個小時里,我有一次無意中站在店外抬頭看向這間廣州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凌晨的廣州,安靜的街道,臨街黑暗的店鋪招牌,似乎整個世界都陷入沉睡。




只有1200的招牌依然在發亮,二樓臨街的一整面窗戶散發出暖黃色的燈光,讓整棟深灰色的建築在深夜中依然立體。而燈光為窗戶上的一行白色字也添加了一絲溫暖。




1200,為一座城市點燃一盞深夜的燈。






  劉二囍:  


  我覺得我這一生中, 


  最幸運的事,就是創辦了1200  






 

  如何去衡量一間書店的書的重要性,你可以做一個很粗暴的動作,這個空間內沒有書,它會變成什麼樣?




 

  我剛開這間書店的時候,我覺得一個就夠了,沒必要開那麼多。我為什麼會選擇這樣,那可能是我覺得通過做這件事情,我實現了一些社會責任和一些社會價值。




 

  驕傲也好,文化地標也好,並不是說,別人說你是,你就是,你必須有能耐,有基礎,有沉澱,配得起。




 

  我是個書店,我希望這裡成為一個既有人文又有人情味的一個空間。白天它可能是一間書店,是人文的一種表達。但夜間它是一種溫度,它是一種包容。




 

  對於書店,活下去最重要。




 

  書店賣什麼不重要,但一個好的書店應該讓書具備一個核心地位和起碼的尊嚴。得到一本書太容易了,但想找到一個能讓你靜下來閱讀書籍的空間真的很難。




 

  無所謂,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了,我知道自己不會做連鎖書店。




 

  實體書是這個世界中的蠟燭,他有電燈,燈泡所不能完成的東西,比如燭光晚餐。




 

  我盡量避免圖書館式的書店系統,如果你嫌找書麻煩,就去新華書店好了。






- END -






本期故事製作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故事的店 的精彩文章:

你們看到的是翻白眼,而我看到的是她們的相殺相愛
誰說大叔不能追星,他的目標是追一輩子呢

TAG:有故事的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