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製「毛猴拉二胡」 弓弦取材妻子白髮
楊鳳岩和他製作的大聖娶親。記者杜鴻浩攝
不到成人的拇指大小,神態卻活靈活現,玻璃罩里一隻圓滾滾的「毛猴」正坐在板凳上,專註地拉著小巧的二胡。楊鳳岩說,「毛猴」製作的取材是純天然的,都是身邊常見的材料,毛猴用中藥「辛夷」和蟬蛻拼接成,而二胡弓弦則是妻子的白髮。
毛猴「上躥下跳」滿家中
19日上午,生活日報記者來到楊鳳岩在無影山東路附近的家中。茶几上、櫥櫃里、沙發上,擺滿了形態各異的「毛猴」兒,沒有一隻是重複的。打球的、下棋的、彈琴的、紡織的、拉車的,從事各種活動的猴子,兼具人的神態,又帶著一股頑皮勁兒。有的毛猴比賽籃球卻犯規躥到了籃筐上,有的苦思棋局抓耳撓腮,有的身穿兵服站得筆直,還有的戴著墨鏡搖著紙扇,趾高氣揚。
52歲的楊鳳岩製作毛猴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時光,他說自己毛猴製作的愛好,源於父親和奶奶。據了解,毛猴起源於清道光年間,京城一所藥鋪的夥計在煩悶中擺弄中藥材,將蟬蛻和中藥「辛夷」等粘在一起,從此有了毛猴。家長買「猴料」給孩子粘猴玩,民間藝人也在街頭售賣,逐漸演變為一個傳統。但這門手藝在傳承的過程中多有失傳,現有「北京毛猴」和「濟南毛猴」兩派。
楊鳳岩稱,奶奶王玉婷自小喜愛手工製作,結婚後奶奶有一次去藥鋪買中藥,發現了製作毛猴用的材料,便根據見聞和回憶,製作出了毛猴。這項手藝傳給了楊鳳岩的父親,後來又傳給了楊鳳岩。
小時候,父親常用毛猴兒逗楊鳳岩玩耍,18歲那年,興趣廣泛的楊鳳岩突然對「毛猴」產生了興趣,便重新研究起了「毛猴」製作。「當時就是圖個好玩,做成小東西送人。」楊鳳岩的第一件作品叫做求婚,一隻毛猴單膝下跪,手捧玫瑰,獻給另一隻毛猴,在並不開放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男女青年更願意這樣含蓄地表達愛意。楊鳳岩做的「求婚」毛猴兒,送給了自己的朋友,也因此成就了朋友的一段姻緣。
取妻子頭髮做弓弦
據了解,「毛猴」又叫半寸猢猻,是用四味中藥製作的傳統工藝品,主要材料為蟬蛻和「辛夷」(玉蘭花花蕾),辛夷做毛猴身子,蟬蛻的鼻子做頭,前後爪做四肢。藥店的藥材不完全符合標準,為了製作楊鳳岩要親自去採摘。
楊鳳岩說:「製作毛猴很快,十幾分鐘就能做一個,難就難在各種神態動作要做得像。」為了製作,楊鳳岩平時不斷觀察和琢磨。「例如,下棋的猴子其實是模仿人的形態做的,一隻撓頭思考,一隻叉著腰觀戰,另一隻氣定神閑等對方落子。」楊鳳岩用毛猴展現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運動類的如籃球、撞球,風俗類的如娶親、聚餐、工作類的如紡織、拉車等等。
在楊鳳岩看來,製作的另一個難點是做各種器具。毛猴本身就不足大拇指大小,毛猴手裡的器具則更小,更難體現。有時候楊鳳岩要返工四五次才能做成功。「毛猴拉二胡」在2006年的一次比賽中獲得了優秀獎,二胡是楊鳳岩用木片雕刻的,而弓弦則用的是妻子白髮。「起初用細線做弓弦,可怎麼都不理想,太粗了,後來有一天妻子梳頭,看她頭髮掉了不少,撿起來一根白的,試了下做弓弦正好。」細心的楊鳳岩還將頭髮對摺,以體現二胡有兩根弓弦。
希望手藝能傳給更多人
楊鳳岩說,「毛猴」是一項綜合手藝,不止做毛猴兒,還要會繪畫、雕刻、麵塑等等。「例如一個吃火鍋的作品,毛猴面前的菜碟豆粒大小,都是麵塑的。所以這是很需要耐心細心的活兒,還需要一定的靈感。」2017年楊鳳岩所製作的「濟南毛猴」已經獲得濟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獲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後,楊鳳岩感覺很自豪,同時感覺肩上的擔子也重了。「兒子剛剛考完研,他現在對這門手藝越來越有興趣,將來希望讓他成為接班人。」楊鳳岩告訴記者,「現在也開始招收學生了,儘管覺得好玩的多堅持下來的少,但歡迎越來越多的人來學,讓這門手藝更好傳承。」
※林志穎兩任前女友,一個嫁好老公仍像少女,一個卻白髮蒼蒼很凄慘
※曾經是紅遍全球的蜘蛛俠 因為嗜賭一落千丈 如今滿頭白髮沒片可拍
TAG:白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