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南瓜提梁
每日一壺│49期
品茗 ? 修心?慢生活
追遠堂 ┃ 宜興紫砂茶器
沒有誰是完美的,
只要在大多時候肯彼此遷就,
肯相互體諒,
已經至為難得。
一葉萱《紙婚》
瓜壺小趣
南瓜提梁
作者劉雅
歷 史 淵 源
陳曼生是個文人學士,他一生所崇拜的便是蘇東坡。在一個冬天陳曼生的生日聚會上,爐火燒得旺,陳曼生呼朋友喚友喝茶吟詩,期間好友郭麟把壺言歡之間談及「松風竹爐,提壺相呼」,今天是曼生你的誕辰,何不古為今用呢。一語驚醒夢中人,曼生對提壺二字甚是驚異,想到提梁,於是等賓客散盡,一整個夜晚陳曼生都在繪製提梁壺,更改數次都不滿意,轉眼就到天亮曼生漫步到庭院,正好碰到侍女婉兒送來南瓜羹,曼生頓覺靈感突現,想到當年蘇東坡回歸田園生活,院內外都種有南瓜,而自己又自稱東坡之徒,便以南瓜為型,以南瓜為壺身,繪三叉提梁,得南瓜提梁壺。
此壺系有感於東坡提壺所得,故文人氣息最濃,文人雅士,群聚得以高朋滿座,獨處得以與古人神交,人生之樂,莫過於此。其風神可謂典雅,把玩此壺,猶如茅屋賞雨,竹林讀詩。似眠琴綠陰,上有飛瀑;如白雲初晴,幽鳥相逐。典麗高雅,正是落花無言意當遠,人淡如菊品自高。
造 型 藝 術
花塑器又稱為「花貨」,是對雕塑性器皿及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器皿造型的統稱。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如將松竹梅等形象製成各種樹樁形造型。這種壺藝造型規則是「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誇張,又應著意於風格瀟洒」。
例如此類壺藝以松竹梅為裝飾題材時,勁松要刻划出枝幹勁拔,針葉挺秀,氣勢鏗鏘;秀竹則要求嫻靜有致,俊逸瀟洒;冬梅又須主幹蒼勁,寒中獨俏,素枝閑花,以簡為主,達到疏中見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氣息的藝術效果。
「南瓜壺」,以瓜形為壺體,瓜柄為壺蓋,瓜藤為壺把,瓜葉為壺嘴,構思巧妙,雅而不俗,陳鳴遠作傳世品現藏南京博物院。
名 壺 欣 賞
最美的10把南瓜壺,讓人不禁心歸田園
南瓜壺是紫砂仿生器的經典壺型,歷史悠久,現在我們所見最早的著名傳器,為明末清初陳子畦所制南瓜壺,此壺現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陳子畦 南瓜壺
1989年,台灣郵政總局首次發行了一組共四枚茗壺的郵票,此南瓜壺即為其中之一。
陳子畦南瓜壺,紫紅泥調砂,溫潤細膩。壺身作八瓣南瓜形,腹部圓鼓,向上漸收斂而成小圓口。流似卷狀瓜葉,把作成隨意彎扭的瓜蔓,藤蔓貼飾壺身,瓜蒂作鈕。整體渾然天成,自然有致。
整體造型以視覺上的回顧轉向,來表現自然生機的變化,趣味性與藝術性皆臻妙境。壺把稍下蓋有「陳子畦」三字篆書方印。
▲陳子畦 南瓜壺
陳子畦之後,便是陳鳴遠,陳鳴遠將以花木蔬果等為造型的,自然仿生器創作演繹到極致,使花貨紫砂成為繼幾何形、筋紋形紫砂器的又一典型形制。
▲陳鳴遠 和正瓜壺
陳鳴遠的南瓜壺更是其代表名作,2016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陳鳴遠南瓜壺以3220萬元高價成交,為史上最貴紫砂南瓜,根據壺上的銘文,稱其為「和正瓜壺」。
除此和正瓜壺外,陳鳴遠南瓜壺傳器還有,南京博物院藏的東陵瓜壺、虛齋龐元濟舊藏的一啜瓜壺、台灣翦淞閣藏萬年瓜壺,遺憾的是萬年瓜壺為殘器。
▲陳鳴遠 東陵瓜壺
▲陳鳴遠 一啜瓜壺
時光轉回到200多年後,汪寅仙南瓜壺,又將這一經典的形制發展到新的高度,是與紫砂先賢跨越歷史光陰的藝術唱和。1987年,汪寅仙金秋南瓜壺、大南瓜壺等在香港展覽及競購。
▲汪寅仙 金秋南瓜壺
▲汪寅仙 大南瓜壺
▲汪寅仙 綠泥南瓜壺
▲汪寅仙 南瓜壺
▲汪寅仙 南瓜壺
▲汪寅仙 南瓜提梁
▲汪寅仙 南瓜提梁
這些精美的南瓜壺,讓人睹物神思,此刻最渴望的,便是心歸田園,讓奔忙的身體停一停,使你的靈魂跟上你匆匆奔忙的步子,回歸一份寧靜,回歸內心深處那份質樸與本真。
賞 析
此壺,外形似南瓜,嵌蓋,瓜蒂形紐
彎嘴,壺把是提梁式
作品不僅外形酷似南瓜
帶有一股來自鄉野的清新活潑氣息
更是凝聚南瓜神韻,猶若瓜熟待落
壺鈕、壺把提梁皆以南瓜藤為原型
提梁形象逼真,蒼遒有力
壺把提梁處壺身貼塑莖,葉,須,
紋路逼真細緻,瓜棱勻稱飽滿
壺嘴則若南瓜葉包裹而成
精巧別緻,創意極新
蓋與壺身上下貫通,弧線優美和諧自然
又顯得玲瓏精巧,溫雅可愛
相關文章:鄭志賢南瓜提梁
」
一把靜心的茶壺
一個人文的平台
一個純粹的圈子
致力於推廣紫砂傳統文化
讓全世界讀懂紫砂壺
※住瓊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建議:協調減免海南瓜果菜運輸過海收費
※南瓜別再蒸著吃,這樣做更美味,孩子一口一個,吃過的人都喜歡!
TAG:南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