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在線平台模式的改變怎樣影響從業者?iTunes的商業模式為何不行?

在線平台模式的改變怎樣影響從業者?iTunes的商業模式為何不行?

2017年,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的院長Stephen DeRue在其撰寫的一篇福布斯專欄文章中指出,為了讓學生更能負擔得起高等教育,我們需要轉向「iTunes模式」教育。

他寫道:「我構想的未來教育有三層,看起來和今天的音樂產業很類似。第一層,類似於在Pandora和Spotify上的流媒體音樂,基礎知識可以被廣泛傳授,以免費或大量補貼的形式。第二層,將有市場的學歷證書與整個學位相分離,就像在iTunes上,我們能夠購買單曲,而不是整張專輯。第三層,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

DeRue為什麼要提出這些主張?在線教育平台的商業模式怎樣轉變?對教育工作者有哪些挑戰?

在線教育平台商業模式轉變對從業者有哪些挑戰?

DeRue是有先見之明的,但他的這些主張對教育者來說是有問題的,如果以iTunes類比,那麼教育工作者就是iTunes中的歌手。很多在線教育平台,如LinkedIn Learning和MasterClass,都在向基於訂閱的流媒體服務商Pandora、Spotify或者Netflix的商業模式轉變。用戶現在可以以月付的形式進入學習庫。

然而,正如iTunes的商業模式對藝術家非常不利,現在的在線教育平台給導師的分成越來越少,這些平台將商業模式向流媒體方向轉變。數據記者David McCandless算了一下,一位獨立歌手的音樂在Spotify上面的播放量為100萬時,所賺得的收益才能達到美國每月最低工資標準。我們有可能將在線講師也推向了這個方向。

在在線教育平台Skillshare上,講師每分鐘賺5-10美分。同樣,Lynda.com也根據不同的視頻播放量,為講師支付報酬。Ed2Go的版稅為收益的30%。這意味著,那些花費時間來設計課程欄目、構建課程的教育工作者所獲得的收益,與承載課程的矽谷平台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在其他行業,例如娛樂行業,這種薪酬體系是很常見的(甚至可以說是公平的)。但在教育領域,學習體驗通常具有挑戰性,不太容易被消費。與在Netflix上看電影不同,一個好的學習體驗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摩擦和困難,因為學生要應對新的概念。

因此,當學生們在接受線上教育過程中掙扎甚至放棄的時候,課程研發者是否應該接受財務上的損失,或者平台是否應該設計干預措施來幫助學生堅持下去,或者應用更好的過濾機制,讓學生及時找到合適的課程?最合適的情況,就是這些挑戰成本被分擔,但我們看到的卻是教育工作者在不斷付出代價。

這很容易讓人覺得教育工作再一次被貶值,就像幾個世紀以來的情況一樣。即使我們重新設計了教育平台和模式,模式中心的教師還是處於失利的狀態。

從「免費」的深淵中爬出來

我們是怎樣跌入深淵的?在線學習行業已經把自己逼到了一個難以擺脫的困境,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最初提供大量免費的數字內容。從2012年到2015年間,隨著慕課(MOOC)的普及,大學、非盈利組織、學校以及企業都紛紛加入在線課程的研發中,這些在線課程通常帶有免費提供給全世界的承諾。

看到高質量的學習材料面向全世界的學生傳播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大學、投資人或慈善家們想要測試慕課模式是否可以作為一種新的品牌建設或教育研究形式,他們大力資助在線產品的研發,正因如此,才有了免費在線課程誕生的可能。

如今,很少有高等教育機構能夠維持與生產和運行慕課相關的持續成本。它們的重心已經轉向了付費的證書項目和微證書上面,這些證書可以為機構帶來持續的收入。但市場已做好準備,希望用戶可以免費訪問高質量的在線課程。當我們放棄了這些優秀的在線教學和學習材料的時候,我們也降低了幕後教學設計的價值。

如今,在線學習產品的價格也有了很大浮動。我最近對周期為4周的在線課程進行了研究,發現這些課程的價格從199美元到3500美元不等。市場仍然處於激烈的波動之中。在線教育平台已經試驗了很多次,他們想知道什麼樣的價格和購買模式能為他們帶來持續的收入增長,並實現公開募股。但是這些試驗似乎越來越多地落在利潤主體歸於平台而不是內容創造者的模式中。

關於在線平台模式的幾個正面且持續的問題

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對於教師來說,平台的商業模式是有優勢的。這些在線平台讓全世界的人們第一次進入「教師」的角色,並將自己內在的技能和經驗帶給了學習者。他們允許教育者專註於課程設計,而不是創建和維護自己的數字基礎設施。

平台也可以聚集需求,讓那些來尋找一種課程的學生有機會發現其他相關的產品。這些平台還會投放廣告,吸引新的用戶來學習課程。

公平地說,這些平台應該得到補償,用於支持這些公司的工程、設計、營銷和社區建設。然而,就像在音樂產業一樣,天平已經傾斜,偏離了教學設計者、講師以及其他的內容創作者。

為了將這一趨勢考慮在內,我們必須注意到,從歷史上看,教學一直是女性主導的行業,其薪資水平相對較低,地位也較低。根據蓋茨基金2016年的報告顯示,67%的教學設計者都是女性。當我們考慮女性在不同行業的待遇和補償時,我們有必要看看相對於這些平台中男性主導的工程學和商業領導力,女性主導的教學設計和課程發展的職業是如何被重視的。

隨著在線教育平台把教學商業化,變成可下載、可視的模塊,我們處在一個關鍵的時刻:我們需要考慮我們到底願意為那些精心設計學習體驗和課程的工作者提供多少補償。在線教育仍然是一個風頭正盛的產業,因此,隨著在線教育平台規範和商業模式的建立,我們需要不斷圍繞那些工作得到價值的人提出問題並找到背後的原因。

本文來源:edsurge

原作者:Amy Ahearn

編譯:鯨媒體思遙

歡迎多多給我們提供稿件和內容:鯨媒體的公共郵箱news@jingmeiti.com 我們網站 http://www.jingmeiti.com/ 官方微信號為:鯨Media, 微信號為:jmedia36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