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旅行不是有電就行,核反應堆不是萬能良藥,宇宙飛船所需的技術很多
資料圖
一提到太空航行,許多人就會立刻想到其距離之遙遠,其耗時之漫長,這是完全正確的。而很多人下一步往往就會想起核動力艦船那「無限續航」的好處來,認為既然核反應堆已經可以做到這樣的小型化,那麼在太空中使用甚至在太空飛船上使用,不就是擁有了無盡的動力了嗎?準確地講,近乎無窮的能量大約是有的,畢竟把小型核反應堆裝到衛星上以期其能夠長期運行這件事,蘇聯和美國在冷戰的時候都早就干過了。其中蘇聯的宇宙954號核動力衛星還因為反應堆出了問題而一度飽受批評。
資料圖
但是在這些應用中,反應堆提供的都不是推進力。也就是說,能源近乎無限則已,是不是能轉化成動力就是另一回事了。核反應堆最初的能量來自於反應時產生的熱能,這個能量可以被吸收被轉化,最終以電能等形式被利用,但轉化為實質的推進力?在太空中可不比在地球的大氣層里和水面上那樣,光是依靠驅動螺旋槳旋轉就能通過向後排開空氣和水而獲得向前的推進力。在真空中無物可依憑,想要向前運動恐怕只有消耗自身的質量向後拋射——考慮到太空航行時以AU為單位計算的路程,恐怕推進劑有限的容量是很可以讓人頭疼一下的。
資料圖
除了動力之外,在遠航時許多其它的問題也是不能忽視的。光是在地球的大航海時期,遠洋的水手們就面臨著各種生理和心理的考驗,以此類推航行於茫茫宇宙的太空飛船,恐怕這個問題還要更加嚴重。在幾十個天文單位甚至以光年計算的範圍之內空無一物,這種與世隔絕的環境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是很致命的。艦船必須有能力依靠自身完成對一切故障的排除,也必須具備調節艦員的身心健康的能力,這些問題,僅僅依靠一個能夠持續供能的反應堆也是做不到的。
※歐洲各國為何不造戰略轟炸機?俄軍的脊樑柱,就這麼不受待見
※為何隱身飛機和無人機都用飛翼式布局?看看這些特點,不難明白
TAG:墜母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