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小伙的特殊約會
我叫王志濤,是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的一名專責,負責應急保電工作已經11個年頭了。剛上班時,我結交了一位特殊的朋友,我叫TA「大黃」。這11年中,TA見證了我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
記得第一次見面時……
怦然心動,難忘的元宵煙火
第一次「約會」
2007年元宵節,鄭州五一公園是我和「大黃」第一次「約會」的地方。
當時,鄭州市政府在五一公園舉辦元宵節煙花表演,為保障煙花活動的可靠供電,我跟著兩位班組老師傅帶著「大黃」趕到了現場。
沒錯,「大黃」就是我身邊的這位,一台250千伏安的「拖掛式」應急發電車。
這是一次普通的保電任務,只要確保現場有備用電源電即可。然而,對我來說,這卻是一次十分難忘的經歷。
「拖掛式」應急發電車容量小、噪音大不說,接入操作還十分複雜。敷設電纜、做接頭, 一個多小時忙活下來已然是滿頭大汗。雖然整個操作流程在我的腦海里演練過數遍,但緊繃的神經還是沒有放鬆下來。
忙活完接線的我,本來準備休息一下,突然「嘭!」地一聲巨響,嚇得我一下就躥了起來,趕緊查看「大黃」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但幾秒鐘後,看到夜空中盛開了一朵亮麗的「牡丹」,我才知道原來是煙花表演開始了。
這是我第一次和「大黃」一起執行保電任務,那時的我沒有什麼保電經驗,與「大黃」的磨合也是剛剛開始,儘管準備得很充分,但是還是控制不住緊張的情緒,生怕稍不留神出點什麼問題,不過還好,總算是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72個小時,情有獨鍾
第二次約會
時間一晃,8年過去了,我在成長,「大黃」也在變化。2015年12月,我們迎來了我上班以來最重要的一次保電任務——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會議保電。
我非常有幸地參與了主會場保電。大家都是連軸轉,會議舉行那幾天,我和同事們基本都是72小時沒合眼。當同事推開會展中心高壓室的門,告訴我主會場燈光已經熄滅的時候,我才徹底鬆了口氣——我真怕籌備會上我立下的「軍令狀」落實不了。摸摸嘴角的胡茬,靠在和我共同守候了72個小時的400千伏安不間斷電源車上心裡由衷默念了好幾遍:「好夥計,辛苦啦!」
我知道,從發生故障到普通發電車接入供電會有一個短暫的停電時間,而不間斷電源車能夠做到電源的不間斷切換。全靠這台不間斷電源車我才敢在會前拍著胸脯保證當天會場供電「零差錯」。而TA也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從這次「約會」之後,我就開始對這台不間斷電源車「情有獨鍾」了,許多重要保電工作都帶著TA。
風雨中的「移情別戀」
第三次約會
2016年7月9日,新鄉發生特大暴雨災害,供電設施遭受嚴重衝擊。為了確保所有供電設施儘快恢復,在省公司的統一指揮下,與新鄉一水之隔的我們當天就接到緊急馳援的任務。9日晚上,我接到電話就趕到單位,帶了倆「大黃」去了新鄉,直接奔赴搶險救災指揮部保電。
10日中午,我和倆「大黃」在新鄉搶險指揮部院內先後到位。從發電車接入到10日晚上11點,我還是和「TA們」形影不離。平時收放十幾米長的電纜就不是件輕鬆的活,更何況下雨。當時人手少,幸虧「大黃」們自帶電動轉盤,不然電纜一旦卡住就耽誤大事了。
剛接入電源,我正在查看發電機運行情況的時候,突然一陣狂風刮過,一段樹枝被刮斷砸在了「大黃」身上。雖然只是劃掉一點漆,也讓我心疼得不得了,趕緊找來防水膠布給粘好。
那次幸虧帶了這種大容量的車載式應急發電車,發電機不用人員直接接觸就能自動啟動,下雨天操作,速度和安全性都比原來高不少。在回鄭州的路上我還給同事說:「還是這大傢伙靠譜哇!」同事們都笑話我說我「移情別戀」了。
我和TA越來越默契
11年之約
2018年3月25日早上5點,我就和3個同事趕到了位於鄭東新區的鄭開國際馬拉松保電現場。我們安頓好「大黃」就開始檢查保電車的運行環境。 十年了,活動流程,接線方式,應急預案我都早已爛熟於心,「大黃」也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大黃」。
這些年,TA從運行方式到操作流程、從維護保養到故障處理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雖然我對這次活動現場的設備情況,負荷情況和接線方式都早已瞭然於胸,但是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發生,在完成接入後,我還是按照圖紙制定了詳盡的故障應對預案。保電就要確保萬無一失!
「嘭!」發令槍突然在我旁邊打響,恍惚間似乎回到了十年前。這已經是我和「大黃」第十次在這裡「約會」了。
十年前,參加這個活動的只有幾千人,今年有將近5萬人參加。十年前帶的那台拖掛式發電車移動下位置就要費好大勁,現在電纜都能自動回收。十年前,我還是個毛頭小伙,現在雖然不敢說自己是保電專家,但也是個行家裡手了。
2007年至今,我們的應急發電車無論是從容量上還是數量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這11年,我們和「大黃」共參加大大小小保電工作1100餘次。因為有些任務可能涉密,有時候我給家裡打電話都會開玩笑說:「今天我就不回去了,要和我的『大黃』約會去咯~」
供稿單位:國網河南電力
鄭州供電公司 韓彥 申永濤等
責任編輯:楊堰川
TAG:國網故事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