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學第一奇書《傳習錄》中的經典名句,每讀一遍,醍醐灌頂!

心學第一奇書《傳習錄》中的經典名句,每讀一遍,醍醐灌頂!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被譽為「真三不朽」者,他的心學對明後期哲學與文藝影響巨大,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而且傳播中外。


一、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出自王陽明 《傳習錄》。意思是內心要謙虛謹慎、不要自滿,肚量要寬宏大度,能夠容人。

二、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貴於,可解釋為可貴之處在於。這句話的大意是:"沒有過錯的人並不可貴,可貴的是有了過錯,能夠接受並虛心改過。"


三、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意思就是世界上沒有知而不行的人,如果這個人知而不行,是因為這個人對問題沒有「真知」。


四、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王陽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堅定、堅持自我、特立獨行的一生。以高度自信的姿態屹立於世間。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怎樣做,最可靠的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

五、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應該在具體的事情上磨練自己,才能站得穩,才能靜亦定,動亦定。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


六、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

堅守自己的志向像自己心痛一樣,你一心都在疼痛上,哪裡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呢?


七、這良知人人皆有。聖人只是保全無些障蔽,兢兢業業,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學。

王陽明繼承了孟子思想中的精華,他說良知良能人人皆有,聖人和愚夫身上都有。聖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讓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良知自然常存,這也是修習。


八、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學習應該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責別人,就只能看到別人的錯誤,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哪還有時間去指責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傳習錄》中最經典的八句哲言,讀懂心學第一奇書!
古詩詞中的愛情令人神往,美得讓人心醉!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