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臟病患者運動鍛煉別大意,警惕「運動員綜合征」

心臟病患者運動鍛煉別大意,警惕「運動員綜合征」

隨著一年一度的武漢馬拉松圓滿落幕,運動又一次成為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普通人常常對運動員在賽場上矯健的身姿羨慕不已,很多人會認為,運動員長年從事體育運動,身體應該明顯優於普通人,發生心血管疾病也應該遠遠低於普通人。然而關注體育比賽(特別是足球比賽和馬拉松比賽)的人卻會發現,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常常出現心臟不適甚至猝死的悲劇。結合2015年歐洲公布的一項研究,通過對2354名參加夏季或冬季奧運會的運動員進行了心臟病篩查,發現其中171名有不同程度的心臟病,比例高達7.3%,更有6名患者心臟病變非常嚴重,有可能引起猝死發生,而禁止繼續參加比賽。

一般來講,通過長時間大量的運動鍛煉,心肌也會像骨骼肌一樣增大,從而使心臟的收縮力增強、容量增加,可使運動員能在運動時保證對肌肉組織的供氧能力。同時,通過長時間的鍛煉,使得基礎心率減緩。這種現象稱為「運動員心臟綜合征」,一般為適應性生理改變,不會引起不良後果。但如果運動員本身合併先天性心臟畸形而不自知,就有可能導致心臟驟停等災難性後果。

體育比賽歷史回顧

1986年1月24日,美國著名排球主攻手海曼在球場上心臟病發作突然倒下,隨即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死亡。經診斷,海曼死於馬凡氏綜合症;

2001年1月3日,中國著名排球運動員朱剛在訓練中心臟病突發,終因搶救無效死亡。根據診斷,朱剛也是死於馬凡氏綜合症;

2011年12月17日,NBA亞特蘭大鷹隊球員科利爾猝死訓練場,他可能死於心臟擴大症;

2011年,足球明星卡薩諾因卵圓孔未閉導致腦卒中停賽休養;

2018年3月9日,韓國著名羽毛球運動員鄭在成也因心臟問題在家中突然去世,可疑為馬凡氏綜合征。

以上種種例子證明,合併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別是馬凡氏綜合症、卵圓孔未閉、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等疾病的運動員,更容易發生心源性健康問題。

01

馬凡氏綜合征

馬凡氏綜合征為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常表現為四肢細長,而且身高會明顯超出常人,因此更容易表現出身高優勢,成為運動員。但可怕的是,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畸形,如主動脈竇瘤、動脈夾層等。有馬凡氏綜合征的運動員常因運動時壓力升高導致的竇瘤或夾層破裂導致猝死。

卵圓孔未閉

02

卵圓孔未閉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可見於1/5的成年人,因此在運動員中發病比例極高。因卵圓孔未閉的存在可導致偏頭痛,隱源性腦卒中及減壓病等情況,因此會影響運動員的健康及比賽狀態。但可通過微創介入手術關閉卵圓孔,手術效果良好,併發症少,恢復時間短,預後佳。

除以上常見的心臟畸形外,尚有許多隱蔽的心臟疾病發生在運動員人群中,但常因訓練強度大、精神壓力大、休息欠佳等原因忽視癥狀,沒有進行心臟相關檢查,漏診後導致嚴重不良後果。因此,定期體檢及專業的心臟檢查對於運動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往往可得到良好預後,可能不會影響其職業生涯。比如,美國著名滑雪運動員肖恩懷特,患有法洛氏四聯征(一種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大部分患者可通過手術達到徹底治癒),5歲時經過兩次大型的心臟手術得到治療,術後恢復良好,並從6歲起開始練習單板滑雪術。由於自己的天賦及不懈努力,於2006年都靈冬奧會、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2018年平昌冬奧會多次獲得單板滑雪男子U型池冠軍,成為最受尊敬、最優秀的單板滑雪選手之一。

當然,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講,適當運動有助於放鬆身心,促進身體健康,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及過度勞累,如運動時如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同時,定期體檢,早期發現心臟疾患好得到及時治療。

作者簡介

金博文,碩士,住院醫師。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先心病中心病區醫師。擅長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及肺動脈高壓的診斷及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病 的精彩文章:

女性風濕性心臟病還能生娃嗎?寧鄉這位「風心」孕媽做到了
一隻不會撒嬌的「怪貓」,卻救了突發心臟病的鏟屎官的命

TAG:心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