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同應對美國遏制?西方學者評估中俄進一步聯手可能性

共同應對美國遏制?西方學者評估中俄進一步聯手可能性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近期發布該智庫高級研究員保羅·斯特羅恩斯基和尼克爾·吳題為《俄羅斯和中國在中亞、俄羅斯遠東地區和北極的合作與競爭》的報告稱,自從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因烏克蘭問題破裂以來,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已經變得更加現實。在中亞等地區競爭與合作的平衡最為明顯。在這些地區的參與一直考驗俄羅斯和中國管控它們的分歧並將合作的言辭轉化為具體收穫的能力。

以下為報告節選。

經濟兼容支撐雙邊關係

報告稱,俄羅斯和中國在全球舞台上成為越來越密切的合作夥伴,共同努力擊退美國的遏制,並改變它們認為對它們不利的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共同的觀點推動了它們雙邊關係的加強,自從2014年烏克蘭衝突開始以來,這些努力加快了步伐。

資料圖片:2017年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廈門會見來華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和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的俄羅斯總統普京。

報告稱,俄羅斯與中國日益增強的戰略夥伴關係對西方利益的最大威脅源於兩國為獲得優勢調整國際體系的共同努力。這包括它們在國際機構中的合作,以及它們希望通過互聯網、金融體系和開發銀行重塑全球治理,以加快權力從大西洋向東方的轉移。

報告認為,兩國的兼容經濟支撐了它們的關係。

一方面,對於俄羅斯來說,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和資金來源。與西方不同,北京不要求任何形式的政治改革,也不推動改變莫斯科的烏克蘭政策作為合作或投資的先決條件。

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和工業成功取決於能否獲得俄羅斯油氣和其他資源的穩定供應。在俄羅斯被西方孤立並且陷入經濟衰退之後,俄羅斯迫切需要外部資本來源,因此,北京能夠進入曾經遇到障礙的俄羅斯經濟部門,特別是俄羅斯遠東地區和北極的上游石油、天然氣和其他自然資源項目。

兩國領導人都對雙方關係在公共領域的加強和進步讚不絕口,尤其是在貿易和經濟問題上。

圖片來源:法新社

報告稱,中國在俄羅斯境內日益增長的經濟存在是事實。這在基礎設施方面最為明顯,而中國最近也超過了德國,成為對俄羅斯的主要機械出口國。西方的制裁政策使俄羅斯成為不太有吸引力的經商場所,而中國在俄羅斯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表明中國企業能夠削弱在俄羅斯的西方競爭對手。

應對分歧已達成默契

過去3年來,俄羅斯與西方的決裂鞏固了北京作為俄中雙邊關係中的更強大夥伴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一直善於管控這種不對稱,順從俄羅斯在更廣泛的地區的利益,並且注意俄羅斯對北京在兩國關係中佔上風的關注。

中國企業已投資或承諾投資於俄羅斯領導層重視的關鍵經濟部門。中國表示支持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迄今為止還沒有試圖在中亞建立重要的安全存在。這項策略為北京贏得了克里姆林宮的善意,並消除了人們對兩國關係力量動態變化的一些擔憂。

資料圖片:中國遊客在莫斯科紅場選購紀念品。

在中亞,莫斯科的一些舉動令許多歐亞政府與之疏遠,並促使俄羅斯鄰國加緊與北京的接觸,把中國視為其安全態勢的關鍵部分,特別是在西方整體脫離歐亞大陸的情況下。這進一步削弱了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並有助於擴大北京的影響力。雖然俄羅斯在中亞失去經濟影響力,但它在通過教育、語言和文化鞏固其軟實力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不過,這也會在未來幾年萎縮。

根據這種安排,中國充當經濟推動者,俄羅斯充當該地區的安全提供者。這將持續多久,目前尚不清楚。但中國和俄羅斯將西方在中亞的影響力和存在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共同目標減少了摩擦,並使兩國做出了相當穩定的安排。

兩國關係將長期向好

報告認為,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的現狀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儘管若干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對這一穩定構成挑戰。中國認為,中國應該動用其實力,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

報告稱,中國的決定將在很大程度上為中俄關係確定方向。

資料圖片:2016年9月,中俄海軍聯合演習取得圓滿成功,中俄海軍陸戰隊指揮員擁抱慶賀。

報告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除非俄羅斯與西方關係出現一個調整過程(這種可能性不大),否則莫斯科對北京的依賴就會繼續增強。雙方都會發現對方在國際上有用。

報告稱,由於兩國認為來自西方的安全威脅大於來自對方的威脅,俄中雙邊關係的力量動態變化不太可能導致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夥伴關係放緩。事實上,兩國共同努力設法遏制西方特別是美國獲得的好處會大於彼此對抗的好處。西方政策需要適應這個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民粹主義「攻陷」義大利將成華人「噩夢」?真相是
貿易大棒如期揮來!白宮:將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