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物館,一個瞬間把你變成文盲的地方

博物館,一個瞬間把你變成文盲的地方

我每次參觀博物館都會百感交集,

一面讚歎巧奪天工的文物;

一面覺懊惱自己怎麼瞬間就變成文盲了~~

在博物館裡,

隨便一個文物的介紹,

都會有幾個不認識的字;

因為自己又整天假裝文青,

所以也不好意思承認自己不認識。

只能假裝在給拍照片,

趁人不注意,

把不認識的字拍下來,

然後躲在一邊查字典~

我整理了一些博物館裡常見的生僻字

大家來體會一下遭到一萬點暴擊是什麼感覺~

1

簋[guǐ] (音鬼),這個字大家都認識,尤其是北京的簋街出名了之後,更是人人皆知~

簋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開始出現,延續到戰國時期。「簋,黍[shǔ]稷[jì]方器也」――《說文》。

2

甑[zèng](音贈),古代炊具,多為陶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有點像現在蒸饅頭的籠屜~

我們西安人對這個字應該並不陌生,因為我們有一個著名的小吃就叫甑糕。現在的很多人都叫做鏡糕,其實並不對~

甑糕其實就是用甑這種炊具製作而成因而得名~

3

箅[bì](音必)。篦子現在大多數家庭還都在使用,這個小小的廚房工具可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咯~~

篦所以蔽甑底者也。從竹,畀聲。——《說文》。按,甑以蒸飯,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有空隙而能起間隔作用的片狀器具。

4

鬲[lì](音力),古代煮飯用的炊器。其實就是現在蒸鍋的一部分,篦子之下叫鬲;篦子之上叫甑~

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稜。

5

甗[yǎn](音眼),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兩層,中間有箅子,陶制或青銅製。

甗就是現在的蒸鍋,在古代,蒸鍋上下兩部分可以分離,所以上下兩部分也就有了單獨的名稱,上部分叫甑,下部分叫鬲,合在一起就是蒸鍋的全部,叫做甗~~

你可以嫌古人啰嗦,也可以贊古人嚴謹,不過對古人來說都毫無意義,因為他們並不是刻意設計出這麼多名稱,而是必須如此~

舉個例子,你家鄰居問想問你借個甑,如果沒有這個特定名稱,他只能說,「我想借一下你家甗的上半部分~」

如果交流起來這麼麻煩,單獨起個名字便是必須且必要的需求了~~

6

觥[gōng](音工),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約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現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漸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鳥獸形之類。

觥籌交錯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成語,但我一直覺得觥籌交錯里的觥一定不是博物館裡的這種笨重的青銅器~~

觥籌交錯出自宋代歐陽修的著作《醉翁亭記》,而博物館裡的觥西周之後就逐漸消失了,所以歐陽修喝酒用的一定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酒具,只是用了一個古代的名字而已~

7

觚[gū](音姑),飲酒器,作用與爵、角相同。初見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周。

我覺的觚應該是祭祀中盛酒的酒具,並不是平時喝酒的杯子或者裝酒的酒壺。因為這種敞口的形狀,喝酒容易灑在身上,倒酒容易灑在外邊。當時既然已經有了爵、角這種非常方便的酒器,相比之下,觚無論從實用性還是便捷性上都不佔優勢。

反倒是祭祀中倒滿酒的觚要比爵和角更美觀,而且在祭祀中把杯中的酒灑向大地,觚的潑灑效果也明顯好過爵和角~~

ps:以上想法純粹是個人的胡思亂想,學術界尚未有定論~如果我瞎說對了,代表我有先見之明,如果說錯了,我就再瞎說一個,反正總有蒙對的時候~~

8

卣[yǒu](音有),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蓋和提梁。

卣就是現在的酒壺,如果說的在形象一點就有點類似於酒桌上的分酒器~

一般情況,我們都是從酒瓶里把酒倒在分酒器中,然後用分酒器再給杯子里倒酒~

所以分酒器的大小、容量介於酒瓶和酒杯之間,卣就是這麼一種器具,它比爵和角都大,但比彝和罍要小~

當然分酒器也有很多種,卣只是其中一種~

9

彝[yí](音移),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

彝[yí]就是古代的酒瓶,當然也是酒瓶的一種~

10

瓿[bù](音布),古代的一種小瓮,青銅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我認為瓿更多的用途是盛水而並非盛酒,因為幾乎所有盛酒的器具都有蓋子,除非是酒杯這種馬上就喝的酒具。

我們都知道酒精是易揮發的液體,所以儲藏酒的器具就一定要有密閉性的要求。敞口而無蓋的容器本身就不符合儲藏酒的要求,所以它更多的作用是盛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彈爸爸 的精彩文章:

不給別人添麻煩,才是最高的修養!

TAG:子彈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