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咳喘醫案539期
醫承有道
每個中醫人都值得關注
今日練習
張某,女,1965年12月13日初診。因練氣功不得法,出現氣從臍下上沖至胸已半年多,伴見心慌、汗出、失眠,舌苔白潤,脈緩。
處方:____。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小青龍湯加減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李某,男,年四旬余,昆明市人,患痰飲咳喘病已八、九年,經中、西醫屢治未愈。
診其脈左弦右滑,兩尺弱,心脈細短,肺脈滑大,按之則空,舌苔白滑而膩,面色青黯,目下浮起如卧蠶。咳痰氣喘而短,胸悶痰滯,頭疼目眩。食少無神,畏食酸冷,渴喜熱飲而不多,小便短赤,咳時則遺。入夜難眠,行卧惟艱,值陰雨天寒尤甚。
處方:附片20 克,北細辛4 克,麻茸3 克,乾薑15 克,法夏15 克,五味子1.5 克,甘草3 克。
次日複診。昨服一劑,頭疼、咳痰稍減,痰較易咯,乃照原方加倍分量。服後痰多咳吐如涌,胸悶減,喘息較平。服二劑後,頭痛若失,喘息平其大半。服三劑後,稍能食,行卧已較輕便,唯痰多,氣仍短,小便轉長而色仍赤。蓋濕痰飲邪得陽葯運行,在上由咽喉氣道而出,在下則隨小便而去,乃病退之兆。仍照前方加減治之。
按語
良由脾腎陽虛,飲邪內泛,脾不運化,寒濕水飲上逆犯肺則作痰作咳。腎虛不納,則短氣喘息而遺溺,痰濕阻遏,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肺腎之氣不相接,遂成痰飲咳喘之證。《金匱要略》曰:「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為痰飲病治本之法,稟承此意擬方小青龍湯加減主之。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傷寒論》第41條: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各家論述
《傷寒明理論》:麻黃味甘辛溫,為發散之主,表不解,應發散之,則以麻黃為君。桂味辛熱,首草味甘平,甘辛為陽,佐麻黃表散之,用二者所以為臣。芍藥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溫,二者所以為佐者,寒飲傷肺,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藥、五味子為佐,以收逆氣。乾薑味辛熱,細辛味辛熱,半夏味辛微溫,三者所以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是以乾薑、細辛、半夏為使,以散寒水。逆氣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
《醫方考》:青龍者,東方木神,主發育萬物,方以發散為義,故名之。
《醫學衷中參西錄》:仲景之方,用五味即用乾薑,誠以外感之證皆忌五味,而兼痰嗽者尤忌之,以其酸斂之力甚大,能將外感之邪銅閉肺中永成勞嗽,唯濟之以乾薑至辛之味,則無礙。而愚近時臨證品驗,則另有心得,蓋五味之皮雖酸,其仁則含有辛味,以仁之辛濟皮之酸,自不至因過酸生弊。
——END——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