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化騰:以「數字工匠精神」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馬化騰:以「數字工匠精神」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4月22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福州表示, 數字中國建設是一個時代的變革與機遇,它需要我們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讓數字創新深入各行各業,讓更多的人能夠跨過數字鴻溝,並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馬化騰是在福州舉辦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表上述觀點的。他說,「我們都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網信工作的新指示中,特別提到『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作為互聯網一線的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振奮,同時也深受啟發,我覺得我們互聯網和科技企業肩負重任,要朝著『數字中國』和『網路強國』的目標,努力奔跑,絲毫不能懈怠。」

馬化騰表示,騰訊希望通過「一三五七」,來響應中央關於推動產業數字化的新指示。他說,一個目標,指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三個角色,就是做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五個領域,包括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和生態環保;最後是七種工具,包括公眾號、小程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大智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雲計算)和安全能力等七種數字工具。騰訊希望發揚精細的「數字工匠精神」,為各行各業提供最有效的「數字介面」和最完備的「數字工具箱」,成為大家最好的「數字化助手」。

他還表示,騰訊希望發揮自身的優勢,投身科技領域。如果我們不做的話,會辜負這樣一個歷史的機遇和責任。去年,騰訊提出公司戰略定位是「科技+文化」,我們正在朝科技公司方向前進。

馬化騰把數字中國建設的三點感受概括為「站上來」、「沉下來」和「用起來」。他說,我們要在數字技術上要「站上來」, 只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我們才有和國際巨頭平等對話的機會;同時我們的數字化創新需要「沉下來」,目前互聯網正在與各個垂直領域深度融合,數字化創新需要下沉,進入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我們要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從外到內打磨每一個細節的改進,而不是熱衷概念炒作;我們的數字化升級需要「用起來」。我們尤其要跨過數字鴻溝,把數字產品和服務做好「向下兼容」,讓儘可能多的人能用起來、用得好,特別是讓弱勢群體、老少邊窮,能夠分享數字紅利。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能夠來福建參加首屆數字中國峰會!作為互聯網企業的代表之一,我感到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跟大家分享,關於數字中國建設的一些思考。昨天我們都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網信工作的新指示中,特別提到「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作為互聯網一線的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振奮,同時也深受啟發。我覺得,我們互聯網和科技企業肩負重任,要朝著「數字中國」和「網路強國」的目標,努力奔跑,絲毫不能懈怠。

福建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源頭和福地。在17、18年前,中國處在個人電腦、互聯網推廣普及的早期階段,當時騰訊創立還不到三年,「數字福建」能夠在那時提出,可以說難能可貴。今天,我們回到福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起來探討「數字中國」建設,是非常有意義的。

過去三年,騰訊一直致力於推動福建的數字化進程。2016年,我們與福建省簽署了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騰訊的第六屆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也放在福州召開。目前我們還有不少項目正在福建加速落地。比如,我們在福州和廈門設立了幫助當地創業者成長的眾創空間。另外,騰訊還通過輸出智慧建築方案,為福建進行古建築保護。去年,福建的數字經濟佔GDP比重超過41%,比全國高9個百分點。「數字福建」的建設成果令人振奮。

大家知道,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互聯網+」,去年又提了「數字經濟」,今年更是提出了「數字中國」,可以說數字化進程每年都在向前邁步。按照我的理解,「互聯網+」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數字中國和網路強國是我們的目標,它們是一脈相承的。對於數字化進程,我理解為一縱一橫一新:「互聯網+」與各個垂直行業不斷深化融合,發展了數字經濟,這是「一縱」;數字化進程從經濟領域,擴展到社會、民生、政務各個領域,推動了數字中國建設,這是「一橫」;而一縱一橫交匯融合帶來的創新,幫助我們從大國走向強國,這是「一新」。

今天,我想結合領導發言的體會,以及騰訊的一些實踐經驗,分享三點想法,與大家一起探討。

第一,我們的數字化技術需要「站上來」。中國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只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我們才有機會站起來,與國際巨頭平等對話。

我記得,今年兩會期間,習總書記來我們廣東團參加審議時,特別提到「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他最近還提到,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昨天,習總書記更是強調,「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他提出,「要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力爭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技術群體突破」。這些話語在今天看來,非常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

過去幾年,騰訊不斷加大在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領域的投入。我們成立了公司級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並在西雅圖設立了首個海外實驗室。這我們希望發揮自身的優勢,投身科技領域。騰訊提出公司戰略定位是「科技+文化」,我們正在朝科技公司方向前進。

第二,我們的數字化創新需要「沉下來」。目前互聯網正在與各個垂直領域深度融合,數字化創新需要下沉,進入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我們要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從外到內打磨每一個細節的改進,而不是熱衷概念炒作。

習總書記這次明確提到,「要推動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形度、全鏈條的改造」;「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騰訊希望通過「一三五七」,來響應這個新指示:一個目標,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三個角色,做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五個領域,包括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和生態環保;最後是七種工具,小程序、大智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移動支付、安全能力等七種數字工具。一句話總結就是,騰訊希望發揚精細的「數字工匠精神」,為各行各業提供最有效的「數字介面」和最完備的「數字工具箱」,成為大家最好的「數字化助手」。

我覺得,這種「工匠精神」事實上一直流淌在騰訊的血液里。我們創業初期,如果用戶有一點不舒服,我們的團隊都會第一時間去解決,這讓我們能夠走到今天。未來,我們需要把這種「數字工匠精神」發揚光大。

第三,我們的數字化升級需要「用起來」。我們尤其要跨過數字鴻溝,把數字產品和服務做好「向下兼容」,讓儘可能多的人能「用起來」,「用得好」,特別是讓弱勢群體、老少邊窮,能夠分享數字紅利。

我注意到,習總書記這次特別提到,企業發展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更好承擔起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

比如,像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10億。我們一直在考慮如果利用那麼大的一個平台的優勢,解決公共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截至2017年底,微信城市服務平台在全國360多個城市上線,累計服務4億多人次,提供了包括公共信息發布、公安交警各類證件辦理和繳費、社保醫保信息查詢、企業工商註冊等在內的30大類服務。

我們還在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新技術來跨越數字鴻溝,分享數字紅利。例如我們和福建省公安廳合作,利用騰訊優圖人臉識別能力,幫助600多個家庭找到了走失的家人;此外,騰訊覓影通過利用AI醫學影像技術,幫助醫生診斷癌症等多種疾病,未來能夠幫助很多偏遠地區的基層醫院,提高診療水平。

我們還充分利用AI等信息技術做好從雲到端的安全防護,有力地打擊網路謠言和網路電信詐騙等。作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我們行業、企業要更加積極地履行主體防護責任。

最後總結,數字中國建設是一個時代的變革與機遇,需要我們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讓數字創新深入各行各業,讓更多的人能夠跨過數字鴻溝,並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數字中國建設將推進數字絲綢之路的建設,為世界提供「中國樣本」和「中國方案」。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Uber事故殃及整個行業 豐田宣布暫停美國無人車路測
馬斯克聽了想打人:特朗普計劃降低能耗標準助傳統廠商賣車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