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下令對美國產高粱實施反傾銷後,至少5艘船改變航道尋找新買家

中國下令對美國產高粱實施反傾銷後,至少5艘船改變航道尋找新買家

【編譯/觀察者網 陸雨聆】17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但中國畢竟曾是美產高粱的第一大進口國。就在最近,中方還在源源不斷地向美方「下訂單」。一大批貨物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悄然上路了。它們現在一旦到達中國,就將面臨著支付高達178.6%的保證金的境地。

於是,在發布公告的僅幾小時後,至少5艘船急忙改變了航道,朝著其他方向「跑了」。

根據美國農業部聯邦穀物檢驗署的資料,現在,還有20艘左右載有美產高粱的船隻,正在海面上航行。這些船隻上的高粱共計120萬噸,價值超過2.16億美元。

路透社20日發布消息稱,這些船中,有至少5艘突然改變了航線。巧的是,事件發生的時間,是在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的幾個小時以後。而目的地,則無一例外都是——中國

路透社報道截圖

從路透社繪製的圖中可以看到,這5艘船全部由德克薩斯州墨西哥灣出港。有3艘剛離開美國不遠,原本將分別駛往山東的青島、廣東的黃埔和江蘇的張家港。而另2艘出發得早,已然進入了印度洋。但他們的具體停靠的港口不詳。

報道稱,他們分屬美國農產品巨頭嘉吉公司(Cargill Inc.)和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簡稱ADM)。

分析人士認為,這兩家公司之所以命令船隻改道,就是因為他們不願向中國支付高達178.6%的保證金。據推測,這批貨物的盈利額,還未必能抵得上稅款

而改道之後的去向則眾說紛紜。有人覺得,這些高粱最終會被賣給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給後者用來做豬飼料。

也有人不贊同這個想法。他們認為東南亞國家的需求量太小,打折賤賣也不一定能賣掉多少。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越南此前從未進口過美國高粱;菲律賓在2016-2017一年間,不過也只進口了19000噸。

作為對比,中國去年從美國進口了520餘萬噸高粱,是第二大進口國日本的近10倍。

隨後,彭博社跟進了印度洋上的兩艘船的情況。21日,載有70223噸高粱的「RB Eden號」完成了一個180度大轉彎,向西南方向返航了。

圖源:彭博社

「RB Eden」號貨輪 圖源:Marine Traffic網

載有67000餘噸高粱的「N Bonanza」號,也不再往亞洲方向行駛,而是改道西北向非洲而去。賣給東南亞國家的推斷,又被畫上了一個問號。

圖源:彭博社

「N Bonanza」號貨輪 圖源:Ship Spotting網

報道稱,嘉吉公司始終沒有公開承認,改道的決定是受中國反傾銷措施的影響。他們還拒絕透露船隻的新目的地,以及新買家的情況。

ADM的發言人傑基·安德森(Jackie Anderson)也不予置評。不過她提到,公司對中國徵收保證金的決定「非常失望」,他們正在評估此舉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所以,直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這幾艘船究竟會到哪裡去。

據了解,2月初商務部宣布將對美國高粱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就曾導致美國高粱的價格下滑。彭博社數據顯示,作為高粱的替代品,玉米則一度價格飆升。

圖源:彭博社

而這幾天,美國高粱的價格再次經歷下滑。據了解,由墨西哥灣出口的高粱,最低價一度降到了每噸181.29美元。

擁有120年歷史的美國農產品公司——斯庫勒的高管鮑勃·勒丁頓(Bob Ludington)嘆道,「最近已經沒什麼客戶來了,沒有人想買高粱。」他表示,短期內,美國或許只能瞄準墨西哥的高粱市場了。

由此,美國穀物協會也對中美高粱貿易的現狀表示了擔憂和惋惜。

該會CEO湯姆·斯利特(Tom Sleight)直言,貿易之爭應該今早結束。「必須開始商討合理的長期解決方案了。我們可是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找到了這些忠實買家。」

另一方面,路透社稱,澳大利亞正在成為中國的「新賣家」。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已經預定了40000噸澳產高粱。受中國巨大需求的影響,澳大利亞本地的高粱價格,已經出現上漲。

那麼制裁美產高粱,會不會對國內相關消費也產生影響呢?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於19日指出,做出如此決定是經過認真評估的,總體對中方影響不大。比如穀物,中國自身就是糧食生產大國,糧食產量總體呈上升趨勢,且近兩年糧食產量連續在6億噸以上。根據統計,中國自美國進口的小麥、玉米等穀物數量佔國內消費量比例不到2%,主要是調劑品種需要,即使加征關稅,也對國內消費基本沒有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中國出拳後,駐美大使崔天凱會見美國代理國務卿沙利文
扎克伯格作證征服華爾街?臉書股價創兩年最大單日漲幅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