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溝通力是怎樣煉成的》:事業成敗,關鍵在溝通
《溝通力是怎樣煉成的》
姜漢忠 著,冶金工業出版社2018年3月版
作者/夏侯冉成
「溝通」這個詞的興起大概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至少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是很少聽人說起這個詞。人與人之間在二三十年前好像也不怎麼講溝通,與溝通具有類似含義的在我印象中就是「做思想工作」「交談」。在那個時代,「交流」這個詞似乎也不常用。之所以那個時代這兩個詞沒有成為常用詞,就在於那時人與人之間平起平坐的意識比較淡薄,強勢一方常常可以向弱勢一方發號施令,弱勢一方除了乖乖服從多半沒有別的選擇,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在社會中,都是如此。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不論是哪種關係,再像過去那樣發號施令或者要求對方絕對服從肯定是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是平等對話,也就是相互交流,彼此溝通。不論是「對話」還是本書所說的「溝通」抑或「交流」在潤滑人與人之間關係上恐怕都不應該算本地產品,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彼時根本沒有令其生存的土壤或者說環境。也正是這個原因,西方這方面的研究與著述比我們多。不過,就我有限的觀察來看,西方講溝通的書大多以語言溝通為主,常常是以人際溝通為重點。
如果從理論上研究溝通,這樣說似乎並無不妥,如果要付諸實際,從實踐中總結溝通規律、原則和方法,這個說法恐怕就很難成立了。只因為溝通是需要很多條件的。其中一個就是溝通雙方均有溝通意願,這是不可或缺的基礎。還有一個就是溝通雙方要有旗鼓相當的水平,否則張良踩劉邦腳要其滿足韓信要求,加封韓信假齊王時,劉邦若是反應不過來,那也是沒用的。這第二個條件講的就是溝通者自身素質問題。如果我們撇開這個問題不談,只從技巧上去論述,溝通是很難展開的,張良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當然,溝通還有其他一些經常產生影響的條件,諸如環境、場合、家庭、目標、志向,一樣也離不開。
有鑒於此,本書才從自我溝通談起,讓自己的想法與修鍊結合起來,讓自己的目標與眼光結合起來,不僅要緊密結合,還要貫穿始終,從而使一個人的各個方面在統一的思想指導下。當一個人的各個方面步調一致、協調有序時,與人溝通才有可能取得預期的成效。當然要做到這一步並不是看幾本書就能做到的,還需要實際生活的磨練,尤其是艱難困苦的磨練,歷經磨難之後很多問題才看得清,很多道理才悟得透。本書作者將自己從不會溝通到熟練溝通的轉變過程呈獻給廣大讀者,就是要告訴大家自我溝通得當與否對人際溝通有著多麼大的影響。
在如今這個時代,行走於社會的人大多有自己的專長,不論你是給人家打工,還是自己創業,差不多都是如此。然而光有專長還不夠,還要懂得如何與人打交道,也就是本書所講的溝通。本書的讀者對象恰恰就是這樣一群有專長、做業務的人,本書討論溝通的切入點就是作者本人的專業——編輯出版與版權貿易。為什麼從業務談起?為什麼不從生活開始?原因很簡單,人際溝通極少簡單地談天說地,即便是談天說地,也會不斷深入。交談一深入,不觸及專業與業務是很難談到一起的。專業最熟悉,業務最門清,錘鍊溝通若是從專業與業務領域開始,最容易樹立自信心;郵了自信,溝通之路會越走越平坦。本書作者的實踐經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搞專業、做業務時與人溝通有了重要突破,推而廣之便簡單得多,容易得很,也湊效得多。
翻閱本書,感觸最深的是溝通無處不在,不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溝通也無時不有。有時候睡覺說夢話,都會對清醒時的溝通產生作用。本書中,溝通上乘的案例是比比皆是,認真品味其中的奧妙所在,不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都有利於提高讀者的溝通水平。本書不僅介紹了作者本人的親身經驗,還總結、梳理了很多溝通道理。這些道理看上去好像只是道理,很多時候仔細琢磨之後會發現方法、技巧就在其中——能否看出這一層,就看你的悟性如何。
本書是一本根據實踐經驗撰寫的溝通專著,也是一本融匯了很多溝通道理、策略與訣竅的溝通百寶箱。我相信,閱讀本書之後,只要體會透徹,認識深刻,書中講述的很多案例都會為你所用。如果你再能推陳出新並且活學活用書中講的案例,你定會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而為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偉大目標奠定雄厚的基礎。溝通雖說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它萬萬是不能的。
簡而言之,事業成敗,關鍵就在溝通力是否很強大。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底誰說的?
※錫林郭勒盟紮實開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基礎工作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