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除了官渡和赤壁之戰,還有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除了官渡和赤壁之戰,還有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標題:東漢末年三大戰役,除了官渡和赤壁之戰,還有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


三國時期發生了許多戰爭,然而當屬三大戰役最為重要,因為正是這三大戰役促成了三國鼎立的基本局面,三大戰役之後三個國家基本勢均力敵,雙方或三方的戰爭都造成不了大的影響,直到三國末期。


首先要說的就是官渡之戰,正是因為官渡之戰鼎定了北方的基本格局,北方由分裂基本走向統一,從此之後曹操集團將重心南移。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紹帶領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其間經過幾次小規模戰爭,雙方互有勝負,僵持不下,互相對持,曹操也因此面臨困境,內糧草不足,外敵軍壓迫,因此曹操寫信給荀彧,商議要退守許都,荀彧回信說:「袁紹將主力集結於官渡,想要與公決勝負。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這是決定天下大勢的關鍵所在。當年楚、漢在滎陽、成皋之間,劉邦、項羽沒有人肯先退一步,以為先退則勢屈。公以一當十,扼守要衝而使袁紹不能前進,已經半年了。情勢已然明朗,絕無迴旋的餘地,不久就會發生重大的轉變。這正是出奇制勝的時機,千萬不可坐失。」於是曹操繼續堅守等待時機,果然天不負有心人,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 ,最後打敗袁紹,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後就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始於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曹操將統一目標南移,開始了對劉備和孫權政權的征討,期間經歷了長坂坡戰爭,劉備棄妻而逃,曹操佔領江陵,劉備與孫權聯合,退守長江東岸的夏口,後來曹操率大軍東下,後來也因此孫劉開始了實質上的聯盟,共同抗拒曹操,後來曹操敗北,退回北方,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曹、劉、孫三家爭奪荊州之戰揭開序幕。此後,曹操退回北方,再沒有機會以如此大規模進行南征,但仍舊佔據著南陽、南郡二郡,劉備則開始揮軍向長江以南的零陵 、武陵、桂陽、長沙四郡發起進攻,孫權則命令周瑜圍攻南郡治所江陵縣。


最後就是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後張飛率兵萬人,從閬中至於江州,與劉備會師,但在出發前,被部下張達、范疆所殺。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人(後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蠻夷加入,總兵力應達到五萬)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東吳 大都督陸遜,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最後劉備敗退,幾乎全軍覆沒,陣亡數萬人。次年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這場戰役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漢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彝陵之戰也因此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從這三次戰役可以看到一個怪現象,基本上誰發動戰爭誰就會失敗,反正本人無法解釋,就交給大家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析 的精彩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八國柱,近乎一半的後代都成王稱帝,或是母儀天下。

TAG:歷史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