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類因惑造業,因業感苦,最終的歸屬該走向哪裡?

人類因惑造業,因業感苦,最終的歸屬該走向哪裡?

皈依是對生命的回歸

所謂的皈依是對生命的回歸,它讓我們得到真實的依靠。

在現實的人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人生的認識或者體驗。我們處於貪嗔痴的生命狀態,對生命缺乏正確的認識,存在著諸多不解,對自己的心理、社會更存有很多疑惑,這讓人生深一腳淺一腳。有時候,我們學習看歷史甚至得不出結論,展望未來更是憂心忡忡。所以,諸佛、正法、賢聖僧的出現,是為了給人間作一個參照。

佛陀為全人類的福祉而來

兩千五百年以前,佛陀尚未出世,人間沒有三寶。佛陀出世以後,29歲出家,35歲成道。在世間的那一個時刻,菩提樹下,人類的精神層面出現了真正對生命徹底了解的聖人、覺悟者,我們稱之為「佛」。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了解一切人生的真相和宇宙的真理之後,在49天中一直思維、禮敬菩提樹;在這49天里,他在不同的方位,以注目禮來感恩菩提樹對他成就佛道的庇佑。

根據佛典記載,49天之後,佛陀由於自己所證悟的法甚深,眾生智慧的淺薄、福德缺乏,欲入涅槃。四大天王察覺後,以供養佛清凈的缽為緣起,希望佛陀在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為一切眾生說法。佛陀在這種緣起的因緣之下,觀察發現他過去的五個侍者善根已經成熟,用神通知道了他們的方位——鹿野苑,為五位比丘傳法。佛陀說法的時候,五位比丘虛發自落,證悟阿羅漢果,斷了一切煩惱惑業。此時,聖賢僧與法同時具足,佛為他們說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從此世間才有了三寶。

圖 | 繼程法師

有了三寶之後,為了人間的福田,佛陀托缽乞食與一切眾生結緣,人間才有了優婆塞、優婆夷。在世間,以佛弟子的身份生活又想了脫生死的人,被稱為優婆塞或者優婆夷,在中國叫做男居士或者女居士。加上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構成佛陀的四眾弟子。也有七眾弟子的說法,所謂七眾是上述四眾,再加上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見注釋),即比丘和比丘尼的預修。

注釋:

沙彌:年齡不滿20歲,但已滿14歲的少男出家者。

沙彌尼:年齡已到14歲,但還不到18歲的少女出家者。

式叉摩尼:又稱學法女,年滿18歲但還不滿20歲的沙彌尼。

人間有佛教

兩千五百年以來,受佛陀證悟功德的加持,依靠正法的力量、賢聖僧的傳承,作為和平、吉祥、圓滿、清凈、善意的宗教,佛法的真理傳遍全球,撫慰人類的心靈,終結人類的煩惱,促進人類的文明。兩千五百年以來,在這場偉大的人間福祉、光明智慧燈的傳遞中,有太多太多不可思議、超越人類極限又可歌可泣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中國人很有福報,目前佛法僧三寶還在,但印度已經式微了。這是我們自己的福德和因緣,它讓我們明白「一分耕耘,一分存在」,不耕耘就沒有辦法存在——並非佛陀生在印度,諸佛就會特別照顧印度,這是屬於眾生的因緣。雖然知道這段歷史,但現在看到的只是外在的現象,而內在的真實是每一個人對生命的了解。

我們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擁有這麼和諧的社會、富足的經濟和幸福的家庭。我們對於生命的需求是很廣博的,而大多數人只活在生存的狀態中。有關生活的內涵和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生值得追求並為之付出的大事。

圖 | 繼程法師

皈依是具有智慧、慈悲和獨立思考的體現

我們能皈依,說明大家是積極向上的人,懂得追求生命的意義。皈依的意義在於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想要開發自己的生命。這說明大家是有自強不息這一美德的人。

同時,我們的家人也會得到自己對生命的探究而付出的回報。大家肯定也是有智慧、慈悲、獨立思考的人,追求生命的進化,脫離生命的黑暗、痛苦與乏味。

我們如果不經營人生,可能會越來越難受。當你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的時候,有再多的錢也沒有用。我們的生命將是黑暗的,猶如跌入一個冰窟一樣,使盡渾身的力氣也得不到生命的溫暖,缺失生命的方向與未來。在歲月的蹉跎當中,我們日復一日地重複著庸俗與乏味,很難了解真實的人生。在渾渾噩噩當中生,在渾渾噩噩當中死去,有多少不甘心就有多少內心的煎熬。只有佛法能帶給我們內心的覺悟,成就人生的大事,而皈依是佛法的具體實踐。

圖 | 繼程法師

世間的苦構成了我們的人生

根據宏觀的觀察,從現象上來講,世間無非生、老、病、死四個目標,它們構成了我們的人生;從內容上講,世間八苦交加,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每個人拚命追求的東西,最後有幾個能夠實現呢?僅一個「求不得」,我們便苦不堪言。所以,人生的真相便是苦、無奈與被動。

我們覺悟到苦,卻得不到苦的原因。即使得到一個苦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猜疑。比如,我們會覺得某個人傷害了我,所以我苦;因為另一個人對不起我,所以我今天陷入難堪的境地等。我們從來不知道心是由自己創造的,在宇宙當中自己感應出自己的命運。

圖 | 繼程法師

我們往往不明白「集」的道理,就帶著我執與貪嗔痴。在這種顛倒的思維當中,恩德深廣的父母會成為自己抱怨的對象;對所有一切有可能幫助自己的人,我們也可能恩將仇報。這些真相讓天地變色,讓人心沉淪,用這種顛倒的思維對待別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樣去處理人生的問題。比如,有些國家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發動戰爭,實則為了石油,卻用一個錯誤的模式去掠奪。我們把這些叫做顛倒妄想、執著分別,這構成了人類的現實世界。

人類因惑造業,因業感苦

作為一個佛弟子,我們的目標是要正確地了解真正的苦因是什麼。實際上答案很簡單,佛陀教誨我們:因為迷惑產生我執,因為我執產生對境,又因為對境而造業。「業」已成為一種既定的模式和程序,讓我們的心不斷地帶著自我去評判,帶著情緒去傷害;「業」還會不斷地產生顛倒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佛性、障礙智慧和解脫,從而持續地產生「苦」。有關苦的來源,這是佛陀真實的回答。

惑、業、苦在時間上是逐步加強的,就像毛毛細雨的累積,最終匯聚成河流,造成洪水般的衝擊。業力不斷奔騰、難以化解,不斷產生創傷和傷害,這是「苦」產生的原因。我們現在活在過去的惑、業之中,造的業是看不見的命運,因而需要承受當下的苦。

圖 | 繼程法師

點一點,禪修吧

禪修方法:

1.調節身體姿勢、呼吸、心

點擊閱讀

禪修的方法與意義 | 做自己生命的創造者

2.誦《普賢行願品》誦偈部分

點擊閱讀

如孝法師講解《普賢行願品》念誦禪修方法

3.禪坐5分鐘以上

4.迴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佛陀說人人都有佛性。它在哪裡呢?
時時虔誠的禮念觀音,即能得菩薩的慈悲救護

TAG:如孝法師 |